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2015-04-30 13:32齐晓迪祁晓冰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4期
关键词:多丽丝生态女性主义莱辛

齐晓迪++祁晓冰

摘 要: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虽以长篇小说闻名,但其短篇小说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颇具研究价值。以《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和《吾友茱蒂丝》为例,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究作品中男权中心主义的二元论及理性主义对女性与自然的伤害,呼吁我们只有尊重自然、众生平等自由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生态文明、缔造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 《吾友茱蒂丝》 生态女性主义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世界文坛上最具盛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为女性经验的史诗叙事者,她用怀疑、热情和想象力审视分裂的文明”。她的代表作有读者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青草在歌唱》《幸存者回忆录》以及短篇小说《十九号房》《屋顶丽人》等等。莱辛的作品风格鲜明,内涵丰富,读者群广,曾荣获多个国际性的文学大奖,如英国科恩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国际加泰罗尼亚奖等等。

生态女性主义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奥博纳在1974年首次提出来的,这种新型的理论赞颂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不是要强化女性在这方面的本能,它将自然与女性受压迫的状况等量齐观,希望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来颠覆男权社会凌驾自然、男性凌驾女性的意识形态[1],把对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对女性的解放联系起来一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用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极具潜力与前景的新兴文学批评理论来解读莱辛的作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发现其小说所具有的时代性与世界性特征,不仅可以为我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一些思路,还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短篇小说《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和《吾友茱蒂丝》作为莱辛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在其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女性意识。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三个批判对象入手,对小说所展现出的深刻文化内涵进行剖析,探究这位祖母级的作家对生态、对女性的关怀与期待。

一、批判统治逻辑

美国生态女性主义者卡伦·J·沃伦在考察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统治关系后指出,在父权制意识形态下,对于任何的X和Y,如果X优于Y,那么X统治Y就是合理或正当的。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父权制”统治模式下,自然被认为是低于人类,而女性则低于男性,由此而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男权中心主义就变得合情合理。由于自然与女性的弱势“他者”地位使得她们在社会上长期处于“失语”的境地,也正是由于父权文化的征服与压迫使得女性与自然倍感亲近。

《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中,盖尔太太是追求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的女性代表,她欣赏并敬畏自然的美与力量,她认为动物和人都是一样的,自然就是自我的化身,“它们就是她;它们成就了她,把她的孤独升华为力量,维持着她,滋养着她”[2],自然让人亲切而又神圣伟大。与盖尔太太对待自然的态度背道而驰的是她的丈夫,他是统治、压迫自然的代表。她的丈夫想把路旁的树砍倒当柴烧,盖尔太太一番求情才让它们保留了下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尤其是男性为了自己的喜好或自身的利益,而对自然进行无情地掠夺与摧残。和男性相比,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盖尔太太极力劝阻丈夫的破坏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自然的美好。

面对父权主义世界观下对女性的扼杀和权利掠夺,多丽丝·莱辛给予了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德威特太太以深切的同情。德威特在小说中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出现,从来没有意识到女性也有自尊与选择权。他把自己的妻子当做生育的工具,时刻用命令的口吻与太太对话,并将她的不满当成笑料,认为女性对他的臣服与付出才是理所当然。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理应遭到男性的奴役与压迫,于是两个女主人公的反抗体现出一种觉醒意识。

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占有与歧视关系,可以看出作者强烈的生态女性意识:在传统的父权制权威之下,自然与女性成为男性利己的工具,丧失了主体性与话语权,她们无法反抗社会对她们的定位,更是长期被“主宰”世界的男性孤立于主体社会之外。人们对待自然与对待女性的态度是相通的,都根源于男权主义统治模式,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世界以本来面目,就必须颠覆、摆脱这一文化模式[3]。

二、消解二元论

二元论不只是二分法或是差别关系,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等级关系。在这种“天经地义”的划分中,处于对立关系的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不同,而是分属完全不同的等级和种类。与他者这种低级存在的区分要求的不只是差异,而且是极端排斥,不只是区分,而是要极度区分,极端排斥是二元论的核心标志[4]。《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中,作者却打破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制二元关系模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立双方极度区分、极端排斥的现象,试图构筑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小说中,作为人类的盖尔太太与作为非人的自然不再是极端排斥的两极。在与自然的相处中,盖尔太太感受到了自然的人性化与美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身体越界”的情况,她自己本身就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小说中,人与自然相知相融:花朵与枝叶的芬芳与美让盖尔太太“飘飘欲仙”,在她眼中,树木、花园、山峦、群山都是她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她相信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与关系。在盖尔与太太的和谐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与女性不再对立与疏离,不再是主宰与奴隶的关系。盖尔与太太能够自由地交流,他尊重并欣赏自己的妻子。在他们的关系中,不再是谁附属于谁或听命于谁,而是互相呵护,彼此分担生活琐事。

莱辛作品中对等级二元关系界限的探寻与消融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人道主义的先锋意义,折射出她对新型社会关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只有摆脱二元论的对立,才能重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真正实现万物和谐共生。

三、质疑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与二元结构相连,与压迫与统治形式密不可分[5]。生态女性主义所反对的理性主义割裂了人与自然、心智与身体\自然、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把特殊性、身体性与情感性的东西都视为理性的敌人,将世界异化与割裂开来。

《吾友茱蒂丝》中,作者质疑理性主义,赞扬自然与情感,体现了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倾向。茱蒂丝是一个在当今这个工业理性社会中勇于坚守自己精神阵地的人。尽管周围的人将茱蒂丝定义为稀有人种,但她并没有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和看法而改变自己或随波逐流,她是一个没有被社会理性思维同化的保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人。她没有因为左邻右舍的投诉而对她的猫实行违背她道德的阉割手术,也没有遵守女性的普遍规律——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而是一切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她敢于接受新挑战,勇于探索新东西,而不是让诸如金钱、舆论、规则一类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当她因为卢格伤害了一只猫而离开他的时候,“我”认为她相当不理智,但茱蒂丝却不以为然并反驳道:“人要是不能依赖自己的感受去行事,那还能依赖什么?”面对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勇于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抗争,从而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情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一部分不应该被理性排挤和压抑,一个有情感有自然欲望的社会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实世界。

长期以来,在父权制统治模式下,以主宰者、统治者自居的“男性”对“女性”或具有女性气质的人与物采取俯视的态度,他们以自身利益为考量,将世界划分为高低、强弱的两极,忽视情感与道德,让生活变得机械而不公平。小说《德威特夫妇来到峡谷农庄》以及《吾友茱蒂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关怀与爱护,对摆脱男性权威、逃离女性宿命、走向诗意栖居的愿望。作品涵盖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要义,揭示了男权统治下的二元论及理性主义对自然及人类的戕害,体现了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对生态、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众生平等和谐的憧憬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念。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女性问题争论不休的今天,多丽丝·莱辛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3YSY021。)

注释:

[1]Gaard,Greta,and Patri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USA: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98年版,第3页。

[2]多丽丝·莱辛著,陈星译:《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3]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民族文学,2006年,第4期,第110页。

[4][5]Val Plumwood:《Femi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3年版,第47-49页。

(齐晓迪,祁晓冰 新疆伊宁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835000)

猜你喜欢
多丽丝生态女性主义莱辛
高贵的“伪证”
失散53年美国姐妹因疫情团聚
高贵的“伪证”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莱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