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文
语文教学“意”与“言”的关系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也是课堂教学实践中比较难把握的一个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语文教学日趋理性,然而得意忘言的现象仍然充斥课堂。赞赏者以为此乃教学的高潮,是师生情感的自然喷发;反对者以为此是语文学科本质的迷失。其实,细思之不难发现,得意忘言只是“重道轻文”的翻版,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错误演绎,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意”我所求也,“言”亦我所求也,本文试着从重点转移、意言融合、课堂主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追寻语文有真“意”,欲辩不忘“言”的课堂境界。
一、 课堂瘦身,剔除语言分析“冗赘的脂肪”
说起语言学习,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陷入一个误区:即对语言进行深挖深究、层层剖析、逐条讲习,使课堂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尽的分析之中;也使我们刚刚跳出“内容分析”的泥沼,又陷入“语言分析”的误区,分析、支解的弊病仍充斥着语文课堂,使人压抑窒息、不堪忍受。这种语言分析究其实质是语文工具属性的过度强化与异化,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做派的改头换面与变本加厉,是语文课堂“冗赘的脂肪”,使语文课堂发胖、变形。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在这种繁琐的、机械的文字游戏与变味训练中得到提高,它只会使学生兴趣丧失、个性消解,在条分缕析的语言折磨下逐渐窒息。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①作者把邱少云比作什么?
②石头有哪些特点?
邱少云与石头有什么共同点?(在教师边启发下,边板书了“不怕火烧”“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坚硬坚强”等特点。)
③“巨”是什么意思?
什么地方说明了一个“巨”字?(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体积大、分量重、形象高。)
④“千斤”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⑤“千斤巨石”在火中是什么状态?这样比喻突出了邱少云的什么特点?你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比喻吗?
对于这种教学现象,可借用李吉林老师的两句话来说明问题:“阅读课成了分析课,似乎不分析,就没法进行教学。”“‘发胖式’的分析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可以说,‘分析’已成为小学语文的一大‘公害’。”
那么,如何应对呢?重点转移,从语言分析到语言学习。
分析语言同学习语言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分析语言是指对语言进行理性的剖析与归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其典型的方法是分析与讲解;学习语言重在掌握与使用语言,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的是语言的实践性,其基本方法是朗读与背诵。与语言分析不同,语言学习型课堂呈现的是全新的境界,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自觉能动的语言实践中触摸语言、运用语言。在读、品、悟、背、写的过程中达到不待老师讲自能读文、不待老师评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摈弃了灌输,强调了实践;淡化了分析,注重了品味;减少了识记,加强了运用;放弃了肢解,重视了整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规范的语言。用崔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它是语文不忘“言”的基本体现。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呢?
一是语感训练。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与语文潜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在语言的直观启示下,能快速地激活表象,喷薄情感,驰骋想象。可以说,语感训练是语言学习的灵魂所在。
二是朗读积累。读书、背诵乃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法宝与精髓,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里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进行通读、美读、品读、赏读、比读、诵读、研读,使学生读出情、读出意、品出味、读出理。
三是写作运用。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消化吸纳,把优美的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类似的情境中自由运用。语文课堂应大力提倡练说,特别是课堂小练笔,使习得的语言词汇成为积极、活跃、流动的语言资源。
二、 情感退热,冷却人文熏陶宣泄的热狂
语文的情感是那样的丰富,以致于我们在品读、在体验课文时会情不自禁地被点燃、引爆。此时,教师也会推波助澜,在感情宣泄上飙高温度。
如《麻雀》教学片断:
师: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做?
生:我不敢冲下去跟猎狗斗,我怕……怕死。
生: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命。
生: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也是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窝小麻雀。
……
教师再作启发:有没有同学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呢?
“我会这样。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母爱的力量顾不上这一切了。”
……
类似的情境或案例屡见不鲜,教师已习以为常,且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即感受文本的意、表达文本的意。于是,在情意的无限膨胀下,“言”便成了摆设。其实,语文学习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结论、明白一个道理、了解一种态度,而是通过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用语言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溶化、提升,使学生的知情行得以健康、协调地发展。
那么,如何应对呢?意言融合,从情意发挥到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非常清晰地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堂的根本,是重点,是第一位的任务。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几个可供模仿、品味、感悟的立足点。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窥探作品思想内核、触摸作者意趣情致、学习文本词语佳句、训练语文基本能力的实练平台,它是知识点与教育点的有机融合。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可以由几个相互关联、理思兼备的立足点连缀而成。好的立足点辐射全文、张力明显、落点清晰、目标明确,既有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得,又能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受到水到渠成的人文熏陶。而教育点的渗透与体现,又往往以知识点为切入口,在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推敲过程中得以滋润,而且在对语文知识、技能外显性的扎实训练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中,人文得以传达、感情得以渗透。
三、 掘挖止步,抑制咬文嚼字的无度蔓延
得意不忘“言”,并非要排斥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丰富的人文性,而是要在探究、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神奇、彰显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使语言文字在生命的观照下鲜活充盈。不少教师会在关注语言与咬文嚼字之间画上等号,把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或者在文本内涵上过度深挖、过深叩问,追求微言大义。
如教学《全神贯注》一文:
师: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赞美罗丹?
生:专心致志。
生:执着。
生:精益求精。
……
师:请你根据自己赞美罗丹的词语,在课文中寻找依据,然后说说你是如何看出罗丹的专心致志、认真执着,或者精益求精的。
这位教师所提的问题,都在围绕内涵挖掘做文章,走的是一条“内容—内涵”老路,忘记或者疏忽了文本的形式——言语。没有从语言形式入手去挖掘内涵,没有引导学生研究语言是如何表达内涵的,没有带领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这是典型的得意忘言,不是我们需要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应对呢?课堂主脉,从内涵挖掘到语言品味。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无法严格地按照知识体系的框架来组编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目标上”。这在给教师带来更多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与随意性,导致教学的立足点模糊不清与千差万别。一篇文章,便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腔火热的激情,即使是一个汉字,也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与绵远的文化。所以,阅读文本,人文气息便扑面而来,让人无法拒绝。也正是由于人文内涵的加盟,才使文章千回百转、扣人心弦。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少教师喜欢对文本进行深挖,课堂也在深挖内涵上做足了文章。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散发应该体现在读、体现在写、体现在品、体现在想象之中。比如说《搭石》一文,其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美。这既是意的体现,也是言的落实。如何让学生在朴实的文字当中体会到作者渗透其间的融融暖意呢?那便是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之后进行诗情画意般的想象:让学生想象画面自然风景之美,想象老人调整搭石动作之细,想象行走搭石和谐之景,想象同过搭石的礼让之态。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