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是干什么的呢?概括地说,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的完整表述有一个逐渐明确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最早确立的一项主要职能,早在1949年人民政协诞生时所制定的《政协组织法》中就有明确规定。
民主监督职能源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以及各级政协接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对政府提出建议和批评的实践。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1989年全国政协制定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将这个文件批发全党,从此,民主监督同政治协商一道作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被明确下来。
参政议政职能是在1994年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修订政协章程时增加的,当时章程的表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1995年1月,全国政协八届九次常委会议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修改为《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规定。从此,政协的主要职能就以正式文件形式规范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据此修改了政协章程。
2006年,中央5号文件又重申了政协章程对政协主要职能的规定,并且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平易近人”最早形容政事简易
“平易近人”现指态度谦和,但这个词最早不是用来形容人的,而是用来形容政事的。
“平易近人”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西周初,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在朝摄政辅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姜子牙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姜子牙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
为此,周公叹道:“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意思是说,鲁国后世必定会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所以“平易近民”本指政治的通俗简易。
到了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这句话时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为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骨朵”是一种兵器
骨朵一般与花连用,专指花蕾。它最初其实是一种兵器。
骨朵这种兵器为铁或硬木制成,长棒的顶端安装有石质或金属的头,头呈圆形、蒜头形、蒺藜形等多种,俗称金瓜。宋人吴处厚所著《青箱杂记》载,五代时徐温的儿子徐知训“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余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另据《辽史·刑法志》记载,当时的杖刑中有“铁骨朵之法”,这是把骨朵当刑杖使用了,比如酷刑之一的“金瓜击顶”。
宋代以后,骨朵并用为仪仗。如《宋史·仪卫志二》:“凡皇城司随驾人数,崇政殿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二人,执擎骨朵充禁卫。”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中也提到,“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
骨朵指代花蕾大约出现在明代,倒非常符合花蕾的特征:花茎似棒身(支撑的骨),花蕊似蒜头或瓜形。
信为什么论封?
汉代以前尚未发明纸张,人们便把信写在一种称为“牍”的长条形木板上。因其长度为一尺见方,所以又叫“尺牍”。信写好后,需要密封起来向外发送,于是古人就用大小相当的另一块木板将“牍”有字的一面扣住,这块木板称为“检”。“检”上雕有线槽,用细绳捆扎三道,把两块木板缚牢。为保密起见,又在检的中心位置凿出一个小孔,把系好的绳结塞进去,然后填泥封实,加盖印章,此谓“泥封”或“木牍封”,也叫做“缄”。
后来,封黏的材料不断改进,出现了火漆,亦名“封蜡”,或曰“封口漆”。此物以松脂、石蜡、焦油及颜料混合加热制成条块状,一般呈红色或棕红色,也可按要求制成蓝、白等特殊颜色,遇热则软,其性黏,专供瓶口、信件封缄之用。密封时,用烛火引燃火漆,在其熔成稠状瞬间滴注需要封黏之处,并于凝固前加盖印章,冷却后则留下清晰钤记图案,既美观又能防止私拆,此谓“火漆封印”。此法还用于鸡毛信的黏合,以防脱落。几经演变,“封”最终成为修饰“信”字的一个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