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娟 王琰
摘要:脑梗塞(脑梗、缺血性脑梗塞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本文对脑梗塞病症患者的护理以及康复治疗方式进行了探讨,并首先分析了脑梗塞病症的前兆,希望病患的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提高护理水平有所帮助。利用正确的护理以及康复治疗方式,可以实现病患恢复神经系统等各项功能,还可以使其尽快恢复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护理;早期康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梗塞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80%以上。这类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上如何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脑梗塞患者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并在此作一详述。
1脑梗塞的前兆
根据我国有关学者对中风患者发病前的调查分析,表明出现以下症状预示中风可能:
1.1以麻木为表现的感觉障碍方面症状 患者仅表现为手麻,无偏身麻木症状,手麻是这一时相的主要先兆症状。
1.2以体胖臃肿为表现的形体方面症状 表现为形体肥胖。
1.3以口臭为表现的胃肠道方面症状 表现为患者常常口臭,说明患者胃肠道有郁热,上冲于口所致。
1.4以眩晕为表现的平衡障碍方面症状 患者或见持续眩晕、或头晕。
1.5以饭后犯困为表现的睡眠方面症状 患者在吃过饭后,会出现极度瞌睡的状态,这说明患者的机体升降出现了失常问题,而且神智也被搅乱了。
1.6以面色晦暗为表现的颜面方面症状 患者的面色比较晦暗,这说明其身体内缺血较为严重,而且容易引发中风等疾病。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患病时间比较长,其与发病早期以中期的症状有一定区别。
1.7以眼涩为表现的眼部方面症状 患者如果阴精亏虚,则会出现两眼干涩的症状,这也是患者平时不注意保养眼部导致的。另外,病患如果出现头晕或者眩晕等问题,都说明其肝阴虚,需要对眼部进行护理以及保养。
1.8以急躁为表现的情绪方面症状 表现为患者常常情绪急躁,急躁可使肝气郁结,气机郁滞,以致于体内气机运行不畅,气逆上扰于脑络。
2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脑梗塞患者患病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即属早期。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经过讨论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脑梗塞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稳定,而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反复,则在48h后便可进行康复治疗,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患者生命体征较为正常,则在12h后也可开始康复治疗。所以,在现代医学理念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时间大大提前了,这对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着促进意义。由于脑梗塞患者的中枢神经造成了破坏,所以,为了尽快帮助患者恢复中枢神经的功能,实现再生以及恢复,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这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强,偏瘫患者发病数日后便可进行康复治疗,在1~3个月内,需增加康复治疗的强度,而3个月后则可以适当的减慢速度。一般在康复治疗6个月后,90%以上的患者都达到了恢复的最佳效果。所以,提前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可以有效增强治疗的效果。
3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
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脑梗塞病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建立在内科治疗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还没有提出利用康复治疗法彻底治愈脑梗塞疾病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方法主要有:Bobath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以及其他机械辅助疗法等等。通过实践证实,这项康复治疗方法都具有可行性,而且其治愈的概率达到了90%以上,与静脉注射以及口服药物的质量效果相比,早期康复治疗方法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脑梗塞康复治疗临床中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笔者对其中较为主要的进行简要介绍。
3.1早期康复治疗与药物结合 在我国,对脑梗塞病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会与药物治疗结合,这些药物有中药也有西药,这种方式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3.1.1早期康复治疗与中药结合 治疗脑梗塞的中药主要是金纳多,其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梗塞疾病,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以及纤维蛋白原,通过对照发现,其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比,其疗效更为显著。也有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应用中药水蛭干粉及血栓通治疗脑梗塞中偏瘫患者,也取得明显疗效。在早期康复与中药结合这一方面,还有其它许多方式,如早期康复与中药烫疗、中药足浴等理疗方法的结合。
3.1.2 早期康复治疗与西药结合 治疗脑梗塞的西药主要是依达拉奉,将这种药剂与生理盐水按照一定比例融合,并注射在患者的静脉中,2次/d,14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治疗后30 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也有采用早期康复加低分子肝素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52例,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88.5%,与对照组51.9%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3.2早期康复治疗与针灸结合 在早期康复治疗时常将现代康复方法与针灸疗法相结合,如康复结合头针、康复结合体针、康复结合头体针并用,疗效以康复结合头针最为显著。用早期康复及针灸治疗脑梗塞中38例,取得满意疗效,还指出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的针灸与现代康复既注重局部,也注重整体,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标本兼治,能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
4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是脑梗塞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其他多种方式并结合药物医治,对对脑梗塞患者的早日康复及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很大,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且指出临床多种康复方法的的使用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参考文献:
[1]李秀珍.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工企医刊,2007(06).
[2]高艳玲.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7(05).
[3]屈检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06).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