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04-29 15:22赵锋
医学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分析临床护理

赵锋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检查费用、药物治疗费用以及总治疗花费等都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一般是由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诱发的气流阻塞,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之增加。目前,临床上对于COPD并没有根治的方法,而系统性、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41~76岁,平均为60.5岁,病程在2~14年,平均为8.5年,其中BB型慢性支气管炎31例、PP型肺气肿19例,合并呼吸衰竭13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0~76岁,平均为60.2岁,病程在3~14年,平均为8.6年,其中BB型慢性支气管炎30例、PP型肺气肿20例,合并呼吸衰竭15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措施有:①补充患者遗失的体液: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从而导致呼吸道水分大量丢失,此时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静脉补液处理,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②湿化室内空气: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16~22℃,湿度控制在50%左右,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呼吸通畅[1]。

1.2.1观察病情 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活动量、自理能力进行分析,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咳痰、呼吸频率、咳嗽以及血氧饱和度,有些患者还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其分析结果来调节氧浓度或流量,从而有效的预防氧中毒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准确记录痰液的量、色、质,为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2.2 心理护理 大部分COPD患者年龄比较大,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发作,所以会产生悲观、恐惧、失望、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指导,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2.3 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叮嘱患者首先进行深呼吸5~6次,连续数次咳嗽,当痰移至咽部时,再用力咳出。对于严重感染、痰液黏稠无法咳出的患者,或者长期卧床和久病体弱而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协助其排痰,具体方法是每隔2~3h翻1次身,2~3次/d拍背,轻叩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松动,从而利于痰液的排出。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叮嘱患者多饮用水,通过祛痰剂或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有效的促进痰液咳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体位引流法来促进患者排痰,一般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极限来调节其时间间隔和次数。

1.2.4饮食护理 对COPD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由于呼吸功能、发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会消耗患者大量的能量,从而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感染无法控制,呼吸肌易疲劳,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问题。因此,良好的饮食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医学研究表明,COPD患者每天热卡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正常人的141%和118%。所以,COPD患者需要改变传统的饮食结构,增强营养摄人,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以软食、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宜少食多餐,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的蛋、鱼、瘦肉、蔬菜和水果等。最好将脂肪控制在20%~25%、热量控制在350%-50%,蛋白质控制在10%~15%。如果患者处于应激状态,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比例在20%-30%。同时,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清洁的、舒适的病室环境。

1.2.5氧疗护理 科学、合理的氧疗护理不仅能够降低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概率,而且还能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抑制肺动脉高压症状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合理的氧疗护理还能够提高心肺供氧量,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粘稠度,延缓肺心病的发展过程。但是在进行氧疗护理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有效的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最好将其控制在25%~29%,这样可以确保用氧安全[2]。

1.2.6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COPD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比较高,而且多发生于夜间。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夜间的值班工作,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情况、吸氧管是否通畅及吸氧浓度等。一旦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嗜睡、神志恍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抢救。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检测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未见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的研究数据均采用了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混着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关费用比较 经过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检查费用、药物治疗费用以及总治疗花费等都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治疗困难、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主要特征,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对COP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制定与之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加强呼吸锻炼、进行氧疗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

本文的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明显好于对照组(86.0%),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2.0%),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检查费用、药物治疗费用以及总治疗花费等都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艾宏,程祥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药治疗的临床护理[J].西部医学,2012,14(7):68-69.

[2]金艳,郑则广.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5(14):181-182.

[3]张艳玲.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4,9(14):214-215.

编辑/苏小梅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分析临床护理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疗效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