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材料作文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个性化创意,是它的特质要求。在新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求创新,多琢磨,别出心裁做文章,写好个性化新材料作文。
关键词:作文;命题;新材料;发展;别出心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28-03
新材料作文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由学生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 ”为特征的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既有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又体现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的开放性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利于发挥其所长。
一、立意的创新是鲜活的灵魂
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材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首先从材料中挖掘出不同的角度,在进入写作实践时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选择比较新颖的角度来确定文章的立意,这样才能从大多数普通的考场作文中跳出来。当然,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立意的新颖而一味的去求新,文章的立意首先要服从于材料的整体,其次要让自己有话可说。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与立意】
1.从自己只是个孩子,只发现了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却没有发现浩瀚的真理海洋,可以提炼出立意“谦虚 ”(最普遍的立意)。
2.从牛顿评价自我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自我认知”。
3.从别人没有发现,而我“不时发现”从而获得成就的角度可以提炼出“善于发现”。
4.从只发现贝壳没有发现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提炼出“人生追求的高度”、“追求无止境”。
引导学生选好写作的角度,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就要切实要求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力避千篇一律。
二、题目的创新是闪亮的眼睛
新材料作文对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高要求就是拟题。在平时的作文中,一些学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写题目,很多是考场时间不够而匆忙中随意写个题目上去,有的干脆就把作文题目遗忘了,痛失两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的题目往往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也有的根本不是围绕作文题目来写,造成文不对题。醒目而新奇的题目才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考生的文章才可脱颖而出。
如何做到题目的创新呢?首先,可借用古代诗文为题。中国是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借用古诗文为题,能为作文增添更多的韵味。其次,可以利用修辞。例如,《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比)、《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双关)、《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对偶)等题目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再次,可以利用熟语或流行歌词。用熟语拟题,借“它山之石攻玉”,匠心独运;借用流行歌词拟题,标新立异,时髦亮丽,让人耳目一新,如《近墨者未必黑》、《千里之外》等。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常规题目】换个角度看人生
【创新题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用诗句)、《诗意与失意 》(谐音) 、《风雨之后有彩虹》(化用歌词)、《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影》(对偶)、《雨中赏花花不同》(化用诗句)
新材料作文的题目必须要紧扣文章的中心和材料特点。准确、简洁、新颖是拟题的原则,其中新颖别致是作文拟题的高要求,这是为考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灵气的机会。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的题目,必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三、文体的创新是闪光的外套
考场作文在训练的时候,偏重于记叙和议论文体。如果学生在充分掌握这两种文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新的题材,一定会在同立意的文章中大放光芒。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习作一】上榜人物:林冲 上榜理由:看透官场
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家有温柔贤惠的妻子,一身好武艺,前途不可估量。但他透过金钱权势,看到官场中官官相护、勾心斗角的黑暗。也许他本可以顺从高太尉,甘受侮辱,或许可以得到重用。叛逆、敏锐的他终于在风雪之夜,痛杀仇人,上梁山。而后来的事实也可以证实,宋朝最终因奸臣当道而毁于一旦。
上榜人物:贾宝玉 上榜理由:远离世俗
……
【学生习作二】[演播大厅内,小崔欢喜迎接]
小崔:(微笑)这次游世博园都看些什么呀?大叔您来说说。
黑土:(缓慢抬头)也没啥,抬头是人低头是人。
白云:(抢话)你叔是说呀,咱都忙给人签名了,抬头是姚明,低头是外国来的小洋人儿。
小崔:(微笑)真叫人羡慕呀!
黑土:(私语)羡慕啥呀。
白云:(兴奋不已)崔呀,你是不知道。就咱俩往世博园门口一站,数万国内外游客都拿相机左拍右拍。……
选用不同体裁创新,首先要明确该文体的特点,不能写出“四不像”的文章;其次在选用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什么体裁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要做好相关的辨别;同时建议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体裁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妙笔生花!
四、语言的创新是魅力的谈吐
平淡朴素是一种美,但考场作文的语言更提倡风格多样化。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是一个先声夺人的制胜砝码。满分作文都在语言上占据了先天优势。文章在强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把语言的整体美感推上了一个较高的地位。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清新明快、有的绮丽明艳、有的婉曲蕴藉、有的大气质朴、有的情理兼备……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一】珍惜拥有
【精彩语句一】每当看到母亲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似蜻蜓点水后荡开的涟漪,柔美了一潭的碧浪,又似长久年代的红酒,饱含着历史的诉说。心中的伤痕都化作无尽的力量,去追寻心中洁净的乐土。窗外阳光不锈,信念永存。珍惜拥有,体验未知。
【精彩语句二】虽然时光一天天飞逝,但我相信,那份真情永远不变,就像一朵永不衰败的花朵,开放在枝头。
【精彩语句三】有时错过并不一定会衍化成过错,珍惜拥有也会成就另一场完美邂逅。
【精彩语句四】因为拥有你,我的灵魂渐渐得到了升华,文笔也变得张扬。席慕容曾说过“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不论是星的陨落,还是月的沉沦,你都会一直在我心中。因为已经拥有过,所以再也不会放手。
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平时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可以通过摘抄、记忆、借鉴、模仿等方法,多模仿来增加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作文写完后要仔细修改,用词锤炼。对优秀的作文中其语言优美处要给予肯定,给学生一个感官和心理上的激发,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的训练上,才能打造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新材料作文既给了考生挑战的机会,也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考场上作文不能千篇一律,只要我们在平时多训练,找好发力点,就一定能够写出新意迭出、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