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男孩子都有成为浪漫、体贴的情人的潜力。男孩的浪漫故事早在女孩加入之前就展开了,一开始只有一个男主角,说的是青春期少年的性觉醒,是一个男孩对于性的态度与认知。男孩子的性欲大部分来自先天的生物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表示男孩子的性欲就排除了感情上的亲密与稳定的亲爱关系。男孩子的性欲驱使他们展开漫长的旅程,探索之路从简单的生理需求以至建立负责任的关系,一路上充满了挑战。对于每一个男孩来说,这都是一段艰辛的路程,而对于那些仍踽踽独行,游荡在寂寞的性满足与亲密关系之间的男人而言,探索之路仍漫漫无尽头。
到底,男孩子所拥有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亦或是无爱的性关系,端看男孩如何在其中做移转——通常,他们会同时追求两者。由男孩子处理情事的态度,我们可以窥见他内心复杂的感情世界。在了解男孩子可能会因鲁莽寻求性经验而伤害女孩后,我们应肯定男孩仍有表现关怀与爱的潜能。男孩子因怀着爱与被爱的渴望而寻求爱情关系,当然,他们也会从中发现“性”的面向。对许多(或者是说大部分)男孩来说,爱情关系的建立没办法像水到渠成般自然,男孩们面对着许多心理力量的冲突,再加上情感教育的失败,使得男孩们无法准备好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在青春期男孩身上看到的是一则则充满情欲与亲密关系的复杂传说,其中伴随着因恐惧、希望与期待所形成的紧张。从古至今,爱情持久不衰,不管是现代或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少年都会大声喊出对爱情的渴望,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就像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慕一般,大部分男孩子第一次拜倒在女孩的石榴裙下时,所演出的都是一幕幕充满感情的戏剧。在我们与男孩们一起相处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他们的伤痛、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无知,有时候也看到他们的希望有多么不切实际。我们更看到他们是如何缺乏爱与信任的能力,使得他们无法让自己的生活获得平衡。
男孩的渴望
每当你看着男孩内心的希望与恐惧,你就会了解为何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会有如此的挣扎。他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内在需要,他想要性、想要爱、想要成为一个男人,而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同时,他不想被拒绝,不想被伤害。这些内在的需要中隐藏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以及难以承受的结果,对于男孩而言,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男孩渴望爱与被爱
男孩子渴望感情的联结,但是他们并未有太多的机会来练习。在进中学之前,男孩子与同性朋友一起玩的都是充满竞争的游戏,彼此作弄,或者玩一些“作大男人”的游戏或实际尝试。当他们渐渐长大,许多人才发现,在分享亲密关系时他们所表现出的温柔有多不自然。男孩希望与女孩们建立联结,但因为他们缺乏情感沟通的经验,有时候,他们连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都无法想象。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少有机会去“阅读”他人,也学不会如何从对话、表情或肢体语言中发觉别人情绪的蛛丝马迹。如果无法了解别人的感觉,一个人很难对别人感同身受。而男孩子一向就不被要求建立同理心,这使得他们经常误解发自女孩的社会线索或是性别线索,他们根本就找不出女孩子所想的、所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情感复杂的亲密关系中,男孩子很容易迷失,他们会用简单的性关系来取代亲密关系,或者干脆就放弃,像是变成:“喔,这真的是太复杂了!我们还是去打篮球算了!”
男孩希望满足性冲动
男孩子的性冲动一般而言都很强,他们最初的性经验都是非常私密的。早在青春期开始之前,男孩子对于“性”的关心,包括生理发展以及对于生理的感知等,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男孩“性别导向”的发展强弱当然有所差异,但不论如何,一个男孩子在青春期时都会关心“性”这个问题。如果要说男女之间的性欲有何差异,最明显的,应该是男性较女性更易于被挑起欲望。部分原因是男性的世界充斥着女性的性感形象——信箱里塞满了充满性感美女的运动画报,电视中充斥着《海滩游侠》(Baywatch)影集里或是啤酒广告中的性感美女,甚至,有一些是他们每天一同上课的同班同学们,这些身材姣好的少女穿起短裙与紧身衣来展现自己傲人的青春。面对这些诱惑,即使男孩们有意,他们也很难遏止自己的性幻想。为了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会自慰,而且是经常自慰。
在青春期男孩的生活中,自慰是非常普遍、自然的经验,男孩子在经历拥有伴侣的性经验之前,他已经享受过性所带来的欢愉了。当他将欲望引入包含爱的成熟的性关系时,他所做的是一种跨越,将充满回报的、可以预期的私人狂喜经验转向一位活生生的女性。就“技术”的观点看,自慰几乎没有“失败”的问题,但如果加入女性,这一项原本看似简单的任务就会在生理上与情感上变得复杂起来。复杂来自于潜在的挫折与失败,如果一个男孩子没有学会如何管理类似的负面情绪,情绪一旦发生,他就会选择用敌意或是愤怒的态度来响应女孩。
男孩希望成为男人
男孩子希望符合文化与同伴团体所赋予的能干、独立的雄性形象,但这个形象与建立圆满关系所需的特性形成了直接的冲突。基本上,这个形象期待男孩能干、强壮、独立,使得男孩子对于互相依赖与互相信任等行为尽量保持距离,但互信互赖是所有亲密关系的核心。在童年期与青春期,男性世界的残酷文化非常绝对,要求男孩子们要坚强,不可以表现脆弱的一面。依赖女孩子是一种“娘娘腔”的表现,会被男孩群体的极力嘲弄。男孩群体会不断地对“见色忘友”的伙伴增加压力,以免失去一个一起喝酒的朋友或是一起打球的球伴。男孩群也会对女孩表现出嘲弄的态度,采取一种“谁需要她们”的防卫姿态,以证明自己是强悍的,或是以一种酸葡萄的心理来挽回自己的面子。
男孩子之所以害怕对女孩子产生依赖,主要是恐惧拒绝,以及那些随着拒绝而来的羞辱与痛苦。男孩子对肌肉强壮程度的要求总是高于他们对于心灵的要求。而且,如果你容许自己依赖某人,依赖她的微笑、她的爱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与自尊,你也将因为她而落入痛苦的深渊。
男孩情绪生活中有三大挑战:亲密、欲望与权力,男孩子面对这些挑战时所采取的态度决定了亲密关系质量。每一个男孩长成男人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情绪经验与教育,与父母关系亲密或是父母婚姻关系和谐的男孩有较多的学习机会,他们较能为爱与亲密关系做好准备。他们认知到亲密关系是一个可行的真实存在,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不幸的是,这一类男孩并非多数,大多数的男孩对于如何处理爱情关系的复杂都毫无准备,因为他们缺乏表达感情的基本技巧,不懂得同理、认知,也无法顺畅地表达情绪,他们更不懂感情上的互相依赖是一种资产,绝对不是负债。
要能有意义地探讨男孩生活中的性与爱,我们必要先将性别议题、性别憎恨以及互相攻击放在一旁。男孩子们自有他们的故事。在与男孩们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对女孩心存敬畏,对于性充满好奇,也对与女孩们的相处充满挫折感。他们害怕自己毫无经验,也因为对自己的不确定而深深恐惧。他们的发展过程是从性别觉醒开始,从独立的练习到有伙伴的亲密关系,在这过程中,他们不断经历着内心的挣扎。许多男孩都愿意努力建立男女间的关系,可能是群体约会,可能是纯纯的爱,可能是“经常一起出去”,也可能是轰轰烈烈的爱恋。在男孩子的情感尚未准备好之前,这些爱情故事已经发生。
一个男孩子会成为献身于爱的伴侣或是性探险者,会变得体贴或是无情,决定于男孩早期的情感经验、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接触的同伴团体以及他所面对的女性文化为何。从早期的性别经验以及青春期对于性的兴趣与好奇中,男孩子会逐渐发展出他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决定他所想要的爱情究竟是哪一种。
性好奇与性实验
何谓健康的男性性欲是由社会、文化所定义的,但它的发展却来自于男孩子天生对于性的好奇、生理活力以及毫不掩藏的热忱。在初访这个世界时,健全的男孩与女孩对于性有相同的兴趣与好奇,除非女孩被教导着远离性,否则男孩与女孩应该一直维持着相同的好奇。过去社会文化教导着女孩们有些行为必须受限,但在媒体与文化对于性态度逐渐开放的现代,再加上校园里的健康教育日受重视,使得以往被视为禁忌的话题得以被公开讨论。也因此,有愈来愈多青春期的女孩在性方面有更多的觉醒,她们之中有许多人在性方面都较过去更主动,甚至是激进,这也使得现代的男孩有更多的机会,而不只是像他们的祖先只能依赖自己的性幻想。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孩的性活动所加诸的限制相对较少,在今天标准更是宽松。当机会愈来愈容易取得时,男孩从事性活动或是准性活动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
强调青春期男女孩之间彼此是“生理上的同志”的观点愈来愈受注意,这也反映在现代中学与高中的校园氛围中。
多年前,我们曾经拜访一所位于华盛顿州的圣?乔治学校(SaintGeorge’s School),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秋日,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一条小河蜿蜒穿越校园,在那个秋日的午后,孩子们乘着竹筏溯溪而上,摆荡在小河里,笑声穿过整个宁谧的校园。在每条竹筏上有两三名孩子,彼此依偎着,有时候是堆叠着。可能是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也或许是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有时候更多,或有三个女孩或两个男孩。男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跟着竹筏上的男孩一起负责掌舵,让小船别弄翻了或是撞倒其他的船。当这些男孩、女孩彼此靠在一起时,他们所感受到的是一种身体接触的愉悦。因为有小河的限制,让他们之间的接触维持在“安全”的范围之内,这种气氛让所有的孩子都觉得十分享受。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今日的经验正可为日后的亲密性接触热身。当然,或许在这些孩子中已经有人曾经偷尝禁果,但对于那些还不解人事的孩子而言,这种群体分享的身体接触正是难得的练习机会。在学校里,只要容许孩子们采取自由的坐姿,他们都会选择倾倒在别人身上或是彼此交叠。
然而,现代男孩与女孩之间仍存在着因不同情感教育所造成的鸿沟,并在情绪的游乐场中以不同于以往的新面貌呈现。从中学男孩的眼里看来,女孩子一般说来都是比较成熟的、比较占优势的,也比男孩们自信得多。这些印象大部分由于两性不同的生理发展所引起。
女孩比男孩发育得早,一般来说约早两年,大概从十岁到十一岁就已经发生变化了。女孩子在此时开始发展第二性征,在此期间长得比男孩子来得快,男孩子的发育期约开始于十二岁到十三岁之间。差异非常明显,只要看一看七年级的学生就明了了——胸部微微隆起的高瘦女孩,旁边站的同班男同学却仍是稚嫩的童音,性别发展的差异在此再明显不过了。我们经常会在学校里做咨询时跟八年级的女生会谈,问她们是否向往进入高中,她们的回答是:“喔,当然是啊!我们等不及要上高中,去看一看什么叫真正的男孩子。”
有一个七年级的男孩子对于“女同学的变化”感到非常抑郁,过去她们曾经是易于相处的朋友,但七年级时她们却变成一群“骄傲自大的家伙儿”。“她们过去都很尊重别人,也不会一天到晚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但现在她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而且她们所做的一切都诡异极了。首先,她们几乎全都一个样,看起来就好像她们都读同一本时装杂志,都照着书上所写的方式打扮,学着书上的方法走路,梳着杂志照片上的发型。就是这样。这真的是诡异极了!然后她们一天到晚说谁在跟谁生气,还有一些三姑六婆的事情,像是谁又亲了谁之类的。
不管在哪里,她们都说个不停,即使是上课、在教室里也停不下来。一开始可能是两个,后来就变成五个,然后就是一大群,一群女生大声地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她们真的很无聊!”
男孩子开始对女孩子发生兴趣的年龄因人而异,但在七年级或八年级时,对大部分的男生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要用尽全力保护自己,千万不要被贴上“胆小鬼”或是“蠢蛋”的标签。一旦他们准备好,再加上一些吸引力,这些男孩不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孩,而这些女孩因为社会风气的开放,在性方面也较主动,让男孩子深觉挑战,同时又是一种解放。
罪恶与成长:通往成熟之路
基欧福是一名政治顾问,四十出头,回忆起他自己对女孩子的剥削行为。年轻时的他很喜欢跟女孩子在一起,也深知应该如何与女孩们维持关系,这让他十分受欢迎。
“我知道怎么跟女孩子交谈、怎么倾听。”基欧福说,“我只是找出她们想要的东西,然后给她们。还有什么比这更容易的?当时我满脑子最想要的就是性,而几乎所有女生对于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都会提供回报。在中学那几年,我一直保持着完美的形象,是一个很酷、自我控制良好的男孩,但之后有一些类似的事情发生,我再也没办法假装我是个控制良好的人。非常自然的,我把这些失败都归罪到女孩身上,我把自己抽离出来,并拒绝交谈,但我跟她们谈话时,我所说的都是一些很卑鄙的事,连我自己现在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愿提起。即使是对那些我在乎的女孩,我的态度也一样。当感情变得很复杂时我会退缩,并开始使用暴力,不是身体上的暴行,而是说一些很伤人、很残酷的话。在那些不安的日子里,我会攻击每一件事,但其实我并不想伤害任何人。当我回首过去,看看自己十几岁时是如何对待那些女孩时,我真的觉得很羞愧。我真希望能回到过去,向她们说声抱歉,当时的我真是个道德上的侏儒!”
基欧福最后停止扮演一个残酷的操弄者,有一部分的原因很单纯,只因为他个人的成长。就如治疗者所深知的,每一个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机。如果不存在这种动机,几乎所有心理治疗都无效。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只要未曾受过太严重的心理创伤,当他慢慢步向二十岁、三十岁时,他也会变得更成熟。当男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在处理两性关系时会变得比较不剥削、不无情。
就像许多受父母全心栽培、要成为感情完整的男孩一般,我们深信,在每一个人、每一个男孩身上,都有一股驱使成长的力量,也就是那股期待自己变得更好的希望。在成熟的道路上,有些男性会偏向力量的一方,有些会偏向亲密的一方,还有些是在两者之间挣扎。有一些会习得如何建立关系,有些则终其一生都不明白。有一些课题非常清楚而容易,有一些则非常复杂。但很重要的是男孩需要教育,才能真正体验宝贵的人生经验,才会明了恋爱关系所带来的愉悦,也才不会伤害身边的他人。
(选自《男孩不该走的路》,(美)丹·金德伦 麦克·汤普森 著,金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