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人生

2015-04-29 00:00:00司晶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9期

司晶,女,1963年6月出生,从事心理咨询。曾获全国自强模范、市三八红旗手、省十杰、十大女杰、十大巾帼文明标兵等荣誉称号。二十年来,她不顾身体严重残疾,以超人的毅力,把拯救人的灵魂,呼唤爱心和责任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全身心地奉献于他人和社会,被誉为“精神巨人”、“心灵的天使”、“真善美的化身”。

在我刚刚出生九个月的时候,就被小儿神经麻痹彻底夺去了健康,周身瘫痪,医生当时就断言我将不久于人世。一夜之间的突变,注定了我一生的不幸。从此,我就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开始了艰难而又痛苦的人生里程。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在我不满3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外县的亲属家里。

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能上学我羡慕极了,那个时候我最想得到的就是孩子们脖子上的红领巾和身上背着的书包。我永远也忘不了,有一次被背到校园里去玩,被一群小学生围观取笑的情景。他们揪着我的头发让我站起来,我站不起来他们就打我,直到上课铃声响了他们才散去,当时我的嗓子都哭哑了。

这件事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的创伤太重了,它告诉我一个残酷的事实:残疾的孩子没有资格进学校。那天晚上,我趴在被子里抚摸着自己那又软又细的双腿,边哭边问自己:“别人的腿能走路,为什么你的腿不能?为什么不能走路的孩子就不能进学校?”我尝到了一个几岁孩子所不应有的压抑、痛苦和心酸。一夜之间我好像长大了好几岁……

那个时候远离父母,最盼望的就是爸爸妈妈的来信,可每次都要求别人给我读。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做一手好针线活,所以每次帮我读信时,他们都要我做点什么为代价,每到这时我就感到一种屈辱。

有一次帮我读信的是一个男孩子,读到一半时突然停下了,让我叫他一声“好听的”。我气愤地让他把信还我,他竟放到一个我够不到的地方就跑了。我气得浑身发抖,眼看着那封信被一阵风刮跑了,我却一动不能动,急得边哭边喊:“快来人哪,把信递给我……”可是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就这样,我坐在那里整整哭了一个下午。这件事严重地挫伤了我的自尊心,同时也激发了我摆脱文盲耻辱的决心。

17岁,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上高中了,我却刚从零开始。没有老师,没有课本,糊在墙上的旧报纸成了我求知的唯一源泉。这时家里再来认字的小孩子,我明知道他们认字,就说他们是文盲,为了证明不是文盲,他们就争先恐后念给我听。所以我觉得有时人的聪明是逼出来的。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非常好,不管多长的一段文字,只要有人给我念过两三遍,就基本记住了,然后再对照认字。当我第一次读懂墙上的一小段文字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那黑漆漆的一面墙竟成了我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从一字不识到能读长篇小说,我没有写过一个字,没有用过一只笔,全凭记忆力。我完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青春之歌》,所以每当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就会涌起一种充满辛酸苦辣的自豪感。

19岁,我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看到爸爸妈妈那么辛苦,心里非常不安。我觉得一个人首先应该爱的就是父母,如果连父母都不爱,那么他爱谁都是不可靠的。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为了尽一份儿女的孝心,我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擦地板,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全家六口人的棉衣(一年20多件)都是我一个人做。我不仅织得一手漂亮的毛衣,而且做一手非常好的饭菜。至今,家里有些尖端的“项目”仍然是我的个人专利。

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去做这些已经超出了我的力量所能承受的事情?因为我要用铁的事实证明我不是废人!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比别人做的更好,别人不能做的我也要争取做到。

同时我也在不断征服生活的艰难困苦中磨练了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这一点我始终感到很幸运。因为一个好逸恶劳的人,即便再聪明也将一事无成!

周围的朋友都相继考上了大学或调往外地,在与他们来往的书信中,我才发现自己的感情那么丰富,但一落实到纸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有时一封信里有几十个错别字,左右结构的字颠倒过来写,缺一点多一横在我的信里是常有的事。

有的朋友劝我说:“司晶,你别太要强了,你连一天书都没念,怎能和上大学的人比呀?”这些好心的劝慰恰恰挫伤了我的自尊心,也形成了一种反作用力。我心中暗想:学历并不代表才华,有才华也不一定非要有学历,我就不相信校园之外出不了才子。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价值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从此我迫使自己天天练习写日记。因为右手不好使,最开始的时候是用左手写,后来觉得太别扭,就改用右手写。这只右手无力得连笔都握不住,于是用脸贴在上面作辅助,这样眼睛和纸之间的距离就变得太近了,两只视力极好的眼睛硬累成了几百度的疲劳性近视。

有的时候干完一天活后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但我从不允许自己偷懒一次。人的随意性非常强,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深知自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我必须有极强的自我完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事不愿意做也必须做,不该做的事想做也不能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现在我的双手都能写字了。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不要说你做不到,起码你应该试试看。人的潜力就是这样挖掘出来的,人的意志力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早晨五点半必须起床。从没有过节假日,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睡过一个懒觉,只要一睁开眼睛就马上爬起来,不能犹豫。因为我身体不好,早上醒来的时候,浑身又酸又疼,如果稍一犹豫就可能再也不想起来了。晚上最早也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不管多晚多累,每天必须写篇日记,将近二十年,从没有间断过,这给我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健康人眼里,残疾人无非是失去了某种肌体上的功能罢了,到底他们忍受的是什么,常人无法想象。有人问我:“司晶,假如让你站起来走路,你第一件事干什么?”我说:“我站起来就跑,直到再也跑不动为止,因为我太想走路了。”有时我就想,哪怕给我一天健康的时间,让我尝尝走路是什么滋味,死也瞑目了,可我这一生连站都不曾站过。

其实人的聪明才智,除了在书中汲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靠外界事物的触发,在大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世界上没有一个天才和伟人是在屋子里关出来的。

我无时不感到生命灵性在压抑中窒息,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折断了翅膀的鹰,只能趴在冰凉的地上看着鸟儿在空中翱翔。我不止一次面对中国地图大发感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没有一处留下过我的足迹。

为了治病我做了三十多次大小手术,忍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肉体痛苦。因为脊椎的严重侧弯,肋骨和髋骨深深地陷在腹腔里, (没做手术前我的腰弯到什么程度……) 当时呼吸困难,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1989年我做了第一次脊柱矫型大手术:脊椎强直,是把一根40厘米长的钢棍用5根钢丝固定在脊椎上。然后把髂骨锯下来一块切成碎片铺在上面,起焊接作用。竖着的刀口四十厘米长,还有一个从腰横切过来的,长度是腰的半径。手术整整做了七个多小时,术后一直处于危险之中,剧烈的疼痛更是忍无可忍。看我疼得大汗淋漓,大家都说:“司晶,你喊两声吧,也许能好一点。”可是为了不给亲友增加精神负担,我一声没哼过。

出院后我的嗓子突然哑了,原因是手术用人工呼吸,插管时把嗓子刮坏了,形成了息肉。就这样我躺在床上做了17次嗓子手术,由于创伤过重,医生让我3年之内不能讲话,否则容易病变。但是,有人来找我,我就得讲话,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开始搞心理咨询了。

奇怪的是,我的嗓子不仅没出问题,连音质都没有变。大家听听我的声音是不是仍然很洪亮,是吗?所以我又一次发现,有时人的精神力量可以胜过科学的判断,甚至可以出现奇迹。

然而由于植骨量太少,加上我的背部肌肉全瘫,直起来的腰不到半年又弯了。后背的钢棍支出两公分,形成一个包,坐不住也躺不下,特别痛苦。1991年我又被迫做了第二次大手术,当时身体非常不好,有可能都下不来手术台,但我还是坚持要做。我觉得有时候冒险和转折是紧密相连的。

这次手术更危险,意外的情况接连发生。本想把体内那根让我痛苦不堪的钢棍拿出来,可是打开一看,钢棍已经和骨头绞在了一起,不仅没拿出来,反而又加进了两根。而且这次植入的是同种异体骨,最怕感染,当时哪怕是伤风感冒也能导致我丧命。

好多来看我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可我始终保持着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其实一个人,如果你能唯物地对待生命,一旦将生死置之度外,你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潇洒和解脱,所以我又一次战胜了死亡,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可是,就在我卧床半年的时候,医生来复查,结果发现骨头没有长上,这就意味着要无限期地躺下去。万一真的再也坐不起来了,不仅自己痛苦,还要拖累别人,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一个人向前张望的时候看不见一个快乐的前景,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98年检查身体,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演讲,结果发现脊椎里面捆钢棍的五根钢丝硬磨断了两根,这是非常危险的,它随时都可能刺到我的某一个神经上,导致下肢,甚至是周身失去知觉。由于长时间坐着,肋骨胸腔变型,压迫心脏,已经发展为肺心病,晚上睡觉经常憋醒。

几位医学专家语重心长地说:“为了对你的生命负责,今后必须长期卧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寸步难行到卧床不起,是多么残酷的巨变。生命又一次向我亮出了黄牌,我该怎么办?如果遵医嘱咐,我的后半生只能躺在床上,生命也许能延长10年,或者20年。可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这次生命出现的新危机,对我的意志力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更大的一次向生命极限挑战。不止一位医生说我的生命是超期服役,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我的原则是,只要我活一天就要保证质量,活出自我价值,活得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更多的人。

我深知自己这几十年来就是靠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奇迹般地从死神的手中一次又一次地挣脱出来,现在仍然靠着这种精神支持着这个随时都可能垮下去的生命。一旦精神垮了,就等于生命的终止。显而易见,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要么就颓废下去自消自灭,要么就在极度的痛苦中重新振作起来,去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可是,对于我来说,生,比死更需要勇气。但是,天性不服输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比死更艰难的生。

由于太多的苦难经历,使我对人生比别人多了一份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能把它升华成一种道理告诉朋友们,使他们的生活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失误。渐渐地我成了朋友们的精神支柱,找我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从外地来找我。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就使我萌生搞心理咨询的念头。有一个女孩子,因为情感的挫折,两次自杀未遂。一个朋友硬把她拉来找我,希望我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影响她。

可她竟然毫不客气地对我说:“因为你没有爱过,所以你才乐观。”我说:“是的,我没爱过,如果爱的结果就是自我毁灭,那我宁愿一辈子不爱。”我说:“你这叫爱吗?纯粹是错误的选择,盲目的投入,悲惨的结局。”她瞪大眼睛看着我,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说:“你死也可以,给人留下一个耻笑的话柄,让亲者痛,仇者快。反过来给伤害你的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得意: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因为得不到他的爱而死去了。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生命只配做一场失败爱情的殉葬品,那么你可以去死!”

她如梦方醒大哭了起来,我的心在她的哭声中颤抖着。后来她感慨地说:“司晶,你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们全家。”她这句话份量太重了,一下子激起了我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

每当看到那些悲观绝望的人们,一个又一个在我这儿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内心都感到一种莫大的安慰,同时也坚定了我义无反顾的人生追求。我要搞心理咨询,把调整人的心灵,指导人格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职业去面向更多的人。

然而,我深知这种选择对我意味着什么,心理咨询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一个没有进过校门的人,整天困在屋子里,却要为那些来自大千世界、不同层次和经历的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这不仅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但是我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达不到的目的,只有下不到的功夫!

就在我大手术后的卧床期间,报了中国科学院医学心理学函授。当时我虚弱得连书都拿不动,后背的碎骨头还没有愈合好,一扭动就会脱落下来。我每天看书到半夜,两只拿书的手不停地颤抖,当时不动都疼得忍无可忍,一动活活能把你疼昏过去,有时真是汗水和泪水一起流。我就是这样忍着巨大的痛苦,躺在床上读完了11门课程,终于以各科的优异成绩拿到了毕业证。

为了更大地发挥社会效益,95年8月我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所,给迷茫困惑的人们敞开了一个倾诉苦闷的大门,也及时避免了一些悲剧的发生。

我担任多所高校心理咨询兼职教授。一次,在为哈工大的学生作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个研究生来找我。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直想出人头地,从小学到大学学习都非常好,考上研究生以后,他发现同学都很刻苦,而他的成绩在班里却只是平平。他的压力非常大,就在这时和他很要好的一个女同学与另一个男同学谈恋爱了,他绝望了,认定家庭出身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和感情成败。他感到前途渺茫,并且想到了自杀。

一听“自杀”两个字出自于一个研究生之口,我顿时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慨,我说:“别人的歧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看不起你自己。一个人想出人头地,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没有错,但由于思想观念的偏差,造成了他主攻方向的错位,本可以成为动力的东西,竟成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狭隘的虚荣心导致了他最终的精神崩溃。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他的行为,而他的行为最终决定着他的命运。”最后,他终于承让自己错了。

望着他走出去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知道,在大学里面,像这种由于意识的错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有很多,很多。大学,本来是一个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地方,可是就因为做人的问题,人生价值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有可能使他们成为中途夭折的废品。

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残酷无情的,如果没有一个过硬的意志品质,随时都有被生活击垮的可能,所以好多青年朋友来找我,我都要告诉他们一句话,下面我也要把这句话告诉在座的朋友们:靠别人的力量只能站一时不能站一世,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才是响当当的人!

我觉得一个人不管你做什么,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做人,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根基,就像盖楼一样,如果地基没打好,楼盖得越高危险越大。

我的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八小时之外,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不分昼夜,午夜12点以后来电话是常有的事。经常是拿起电话,听到的是绝望的哭声和悲痛欲绝的呼救声。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我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现在每天靠药物维持睡眠。

不止一个人问我:“你那么不幸,那么痛苦,反过来却要去帮助那些实际上要比你幸运多少倍的人,你的心理能平衡吗?”我说:“正因为我的生命中遗憾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要用我的聪明才智,使那些有条件享有生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最终都能成为社会肌体中的良性细胞,这就是目前我所做的工作,也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十几年来,不知有多少将要自杀的人在我这儿重新获得了新生,不知有多少悲观绝望的人振作了精神,踏上了新的征程,可他们姓什么,叫什么我根本不知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永远看不见产值,没有丰碑,更无利可图的事业,但它起到的社会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提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和道德水准,小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败,大则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如果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事业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使命的时候,你就再也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了。

从95年挂牌到现在,我已经通过不同形式接待了万余名的求咨者,在省内外演讲了近三百场,可我所作的这一切几乎都是无代价的付出,而我自己过得却十分的节俭,甚至是负债累累,但我无怨无悔……

好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人有时候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顾此就只能失彼,甚至让你付出巨大牺牲。如果我的一场咨询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场演讲能使所有的同学备受鼓舞,然后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和奋斗,将来都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别说是牺牲经济利益,就是牺牲生命我也在所不惜!

其实我比谁都清楚,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没钱是寸步难行的,尤其像我这种身体,随时都有可能住进医院里,所以我比别人更需要钱。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我不能把工作绝对的商品化。其实咨询并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想通过咨询给对方树立起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境界,让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知有多少人劝我说:“就你的身体状况还能活多久,高尚也得有个限度啊!你做得已经足够了。”我想,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了证明高尚去做事,肯定是一个很尴尬的结局,如果你的行为是自然流露,是发自肺腑的愿望,那么这种人格的魅力就将伴随你终生!

有人问我:“是什么精神使你有这么大的毅力?”好多家长向我“取经”。我总结一下,只有二十一个字: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不服输,不怕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大家都能有这种决心和毅力,那么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没有克服不了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挫折。其实人的潜力有它的无限性,一个不怕难,肯吃苦的人,他的聪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承认天赐的区别,但使人成才的决不仅仅是天赐。我的观点是:堕性滋生蠢才!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人格品质、思想境界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在座的同学们将来都要做家长,做爸爸妈妈。十七年的心理咨询告诉我,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得当,给无数孩子酿成悲剧的案例履见不鲜。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使那些因教子无方而困惑的家长不再茫然,我将在北京成立一所家长培训学校,现在正在准备之中。

由于身体的缘故,我对时间的紧迫感更强了,我怕某一天突然倒下留下太多的遗憾,现在我正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巨大工作量与生命抢时间。

我计划一生至少要写五、六本书,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拼命的占有时间。我现在多一份努力,就给后人多留下一份精神财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不同,我认为:一个人在他死了以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价值仍然被后人所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人说:“唯有流着眼泪吞咽面包的人才能理解人生的真谛”。这一点我体会很深,因为苦难是孕育智慧的摇篮,它不仅能磨练意志,而且能净化人的灵魂。我曾千百次诅咒上帝对我的不公平,让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可现在回想起来反而觉得非常幸运,如果没有那些坎坷和挫折,我绝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内心世界。苦难能毁掉弱者,同样也能造就强者。

现在蓦然回首,每一份痛苦都是一份收获,沉甸甸的收获。我可以骄傲地讲,我是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虽然我将被轮椅困锁终生,但我从来没觉得坐着的比站着的矮,在生活上我一无所有,但在精神上我是富翁!

下面我用两句歌词与青年朋友们共勉:“人生能有几回活,活就活出个好人格;人生能受几回罪,笑对人生你就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