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青春期男孩儿的胡子教育

2015-04-29 00:00:00烟南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8期

某学校对100名青春期男孩对待自己长胡须的态度问题进行了调查,60%的青春期男孩都不愿意接受自己脸上的胡须,25%的青春期男孩认为无所谓,5%的青春期男孩接受了家庭或学校的教育,能对胡子有正确的认识。被调查的青春期男孩中大多数是用最不可取的拔胡须方法意图消灭胡子,还有的学着父亲的样子刮胡子,也有很少一部分没有对胡子采取任何行动。那么对待刚长出来的这些小胡子到底该不该拔掉呢?

认识胡子的结构

首先胡子由毛干、毛根、毛球和毛乳头构成。毛干露出皮肤外面,毛根埋在皮肤里面,毛球是毛根末端膨大的部分,而毛乳头则是毛球下端凹陷的部分。毛乳头含有神经末梢和血管,负责给毛发提供营养。只要还有毛球、毛乳头和完整的毛囊存在,就有再生胡子的能力。这就是拔胡子却不能灭绝胡子的根本原因。

再次,要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长胡子是青春期的必经阶段,男孩必然要变成男人,小小的胡子是一个过渡的标志,标志着男孩即将成熟。青春期男孩要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并且要善于接受这种变化。

认识“危险三角区”

所谓的危险三角区的顶点是鼻梁骨的根部,底边的两点是两口角,以此三点连线的等腰三角形以内,包括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两侧的主要器官。危险三角区内的感染易扩散,常常能引起严重的炎症。如果蔓延到颅腔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就有可能引起脑膜炎、脓毒败血症及严重的并发症等。

由于长胡子的部位正处在危险三角区,操作不好会刮伤皮肤,轻则血染下巴,重则疾病侵袭。尤其是胡子稀疏、纤细的时候覆盖不了下巴,所以下巴的裸肉比较多,容易被刮伤。至于有的青春期男孩采取的连根拔起的拔胡子措施,风险指数更大,一定要杜绝。

拔胡子的危害

拔胡子拔掉的只是毛干、毛根,所以胡子仍然可以再长出来。每拔掉一根胡须都会形成一个创伤面,极易损伤面部皮肤、毛囊及相邻的皮脂腺。如果这时有细菌进入创面,就会引起感染,形成毛囊炎。有的毛囊炎痊愈后,会使局部的皮肤留下小疤痕。炎症扩散时如果处理不当抑或是不及时,细菌有可能侵入血液,致使患上败血症、脓毒血症。

经常拔胡子会对胡子根部进行刺激,破坏胡子生长的生理环境。使后长的胡须变形、变色、弯曲,甚至参差不齐,这样就会破坏容貌的和谐。

莫愁“小荷才露尖尖角”

胡须生长的部位有丰富的血管,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和营养的充足供应,胡子很快就能变得浓密,告别稀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胡子是男孩长大的标志,正确对待小胡子,是男孩青春期健康保健的重要环节。青春期是生理迅速变化的阶段,每个小小的部位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育成长。小胡子也不例外,当那个奶味十足的小不点突然长得越来越像男子汉了的时候,爸爸就应该挑起健康指导的重任。

1.不要取笑青春期男孩那几根柔软稀疏的胡子,而是要乐于接受男孩的青春期变化。

2.给青春期男孩讲解关于胡子的生理知识,避免青春期男孩对自己的小胡子胡乱下手。

3.与青春期男孩共同期待青春期的变化,例如小胡子变成浓密的大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