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微课的视角,通过论述微课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以微课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作用
近年来,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利用微课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反思能力,对于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意义重大。
一、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开始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Perry提出,“教师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自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升华,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1]Johnson Golombek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现有知识、信念和实践的不断重构,而不只是吸收新兴理论或知识方法”,[2]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3]
综合以上观点,外语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困惑,自我思考、学习,改善行为,得到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4]相比于其他专业,外语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因而,在专业教学能力发展的同时,外语教师需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发展其专业技能,表现专业道德,三维度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专业化。
目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如“构成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反思与协作意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薄弱”,“科研意识与能力需要提高”及“职后培训与研修体制不够完备”。[5]微课(Microteaching)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被列为当前最有前景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一,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笔者将通过分析微课的内涵特征,探讨微课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系,分析英语微课的制作过程,揭示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针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
二、微课内涵
(一)概念界定
焦建利提出:“微课(Microlectuer)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该定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属性,即“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并且强调微课是在线教学视频。[6]黎加厚定义“微课程”为“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强调微课程除了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如音频、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7]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2014)则提出微课是为了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教师就某个知识点或某种微技能开展的一般不超过10分钟、能够自成一体的教学活动,突出强调了微课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作品评审标准》则要求参赛作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时长为5-10分钟的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教案、习题、课件(PPT)等辅助材料,更关注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设计。
(二)微课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形式微小”,“内容微少”,但却能从“微小的形式”和“微少的内容”中见到“大”,见到相对独立的主题和完整的结构,能见微知著。教师如何能做到教学时间“微”、内容“微”、容量“微”,关注的现象“微”、策略“微”,以微见大,这一过程无处不体现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情感投入,亦是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发展的过程。
三、微课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相较传统课堂,“微课”作为一种以微视频为载体、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资源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具有深远影响。[8]
(一)微课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创生
知识的创生就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变换,使得知识的量与质发生变化的螺旋循环过程。微课具有空间的随意性,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及资源的丰富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外空间的转换,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难以言明的知识,通过图像、声音、文字进行表征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显性知识的默会化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的转化,教师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渗透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创生。另外,高开放度的教学空间更能使教师发挥教学创造力,激发更高的教学热情,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使用,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提升教研水平。
(二)微课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转换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微课给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讲好一节微课,教师会从选题之初进行聚焦,认真思考、反复筛选重点、难点或考点,进而完整地设计一节微课,并要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术以及录屏软件等微课制作技术,写出教案,合理制定考核方式,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此外,微课具备可以进行广泛交流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众”的及时点评和反馈总结经验,有针对性改进教学,不断优化自身教学实践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微课打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需要整合资源技术,从而大大驱动了联合开发微课的合作教研形式,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激发出的火花能够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三)微课反思
微课为教师提供了独特的反思平台,它将教师置身于微课实践与微课观摩的情景下,对自身和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审视,始终处于“分享-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系统中。微课的反思是在视、听的情境下发生的,是一种动态的、多元化声音的反思,教师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在视与听中回顾自身教学经历,丰富个人教学实践性知识,反思获得教学灵感,指导下一次教学实践,在动态循环中实现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由于微课设计制作参与的多元化、微课反馈的多元化,教师的反思必定是立体的多元化的,可促使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性”教学向“反思性”教学的过渡,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的晋级。
四、英语微课制作与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英语微课制作(以参加河北省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作品为例)
文秋芳从选题、目标、过程、方法、语言五个方面提出了外语微课的评价标准:微课选题应小而精,应用性强;教学目标恰当,成效明显;教学过程应微而全、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应新颖生动,理念清晰;教学语言应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英语教师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设计英语微课并评估已设计好的微课。
以笔者为主的教研室3人团队参加了2014年河北省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英语专业组),3人均为第一次制作微课。为准备此次大赛,团队派出1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外语微课培训,从微课理念,设计及技术制作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进而与团队进行分享。经过头脑风暴,仔细筛选,团队选定“How to Choose a Graduation Thesis Topic”为微课选题,因为通过日常教学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继而确定教学目标为“Students are Able to Choose a Proper Graduation Thesis Topic”。接下来的难点就是如何通过微课设计来实现该教学目的。经过3人反复推敲与改进,考虑到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性、教学对象及团队技术水平决定采用微课模式中的“无极模式”,即:教师不出镜,以呈现内容为主,制作PPT,通过录屏软件进行旁白解说,考虑讲解的趣味性,将课程内容设计于毕业季场景,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探讨,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为学生为选题而困惑,向指导教师询问意见,导师给出选题总体原则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设计学生拟出5个同方向题目作为例析,但都存在一定问题(过大,过窄,过酷,过敏感,过浅),由导师讲解否定理由,通过反例引导学生选定合适选题,继而总结。在脚本撰写后,采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屏,进行声音与PPT画面的合成。制作完成后,邀请学生观看,根据反馈进行反复改进,包括教学设计,声音与画面的同步,PPT的制作,讲解语言的准确度等;在教研室活动中邀请同行教师观看,再改进;在专家来校讲座后的研讨中再次请教后持续改进,最终向大赛组委会提交时长为7分钟的作品。
团队在参赛后反思,发现微课给教学带来了新变化,如下表:
通过全程参与此次外语微课大赛,确确实实调动了团队的教学创造性与教学热情,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能力,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反复的课堂设计提升了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也通过制作PPT与学习录屏软件增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自我效能感大大加强。如果是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好任务学习单,准备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设计好主题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随时准备好指导有困惑的学生,这一切都将推动英语教师的转型,都将带来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转换。
(二)微课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教师是微课的开发者,也是专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微课能够切合教师职业的领域特征,整合多种传统课堂研究途径与现代教师培训模式,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针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进行微课培训。培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参加前沿英语微课技术的培训研修,通过系统学习,参加研修实践,实现专业发展;另一类是利用已有英语微课资源库,进行观摩学习,分析总结听说读写译英语技能课程的实现方式,借鉴有效教学设计,指导自身教学,同时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及时反馈,促进观摩教师与共享微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2.进行微课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回放录像直观地发现课堂各种要素的优点和不足,有效地开展反思构建,包括自己对教学目标定位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反思,对教学手段和技巧的反思和对教学评价准确性的反思。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主讲课程微课,分项技能练习及综合技能演练提高教学技能,通过反思不断改进,很快提升综合教学能力。
3.开展微课研究。当前微课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势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科研新机遇,高校外语教师应以微课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契机,以微课研究促进外语教育教学,积极开展外语微课教学与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
4.构建校内微课学习共同体。校内微课学习共同体相对较易构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4-5名教师组合,其中至少要有1名教师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共同体成员要共享微课资源,共同开发外语微课资源并进行共同反思与持续改进,每个学期可以选一门外语课程做系列微课,或就各成员主讲的专业课程里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共同体成员分工协作,增强认同归属感,实现专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ry P.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London:Kogan,1980:183.
[2] Johnson K.E. Golombek P.R.Teachers Narrative Inquiry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87-406.
[3] 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61-66.
[4] 吴一安.Aspiring after Continued Teacher Development-A Studyof Effective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in China[J].中国外语,2005,(2):67-69.
[5] 燕芮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以教师实践与反思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1.
[6]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7]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8] 李慧芳.论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