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空:亚裔不再是“哑裔”

2015-04-29 00:00:00卢楚函
环球人物 2015年14期

2015年5月15日,赵宇空在亚裔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人物简介

赵宇空,1963年生,1992年移民美国,毕业于南卡罗来纳大学。现任西门子能源公司(美国)全球规划总监。

“申请顶尖高校时,不要在申请书上贴上你的照片,也不要回答任何有关你的种族背景的问题,要写一些跟你的种族背景无关的东西。”这是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入学指南《普林斯顿评论》中提醒亚裔学生的一段话。如今,这成为亚裔组织申诉哈佛招生歧视的一项证据。

5月15日,包括华裔、韩裔、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等64个亚洲族裔组织,抗议哈佛大学等常春藤盟校在招生中的“种族配额”存在种族歧视,并成立了委员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申诉。这被认为是20多年来亚裔团体为争取平等教育权采取的规模最大的联合行动。

活动发起人之一赵宇空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常春藤盟校实施的“种族配额”造成亚裔孩子在少量配额内残酷竞争。一直以来,亚裔忍辱负重,几乎是彻底的“哑裔”,但现在,他们决定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认为亚裔缺乏创造力,本身就是歧视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了“平权法案”,旨在帮助美国历史上长期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和女性受到更好的资助和教育,以改变其在政治、经济、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即来源于此。1988年,亚裔就因配额较少,向美国教育部对哈佛进行申诉,经过两年调查后,哈佛对亚裔的录取率从1988年的10.8%,增加到了1991年的16.1%。

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电话采访时,赵宇空说,哈佛等常春藤盟校以“种族配额”而非分数高低来招生,就是明显不公。

《环球人物》:促使你联合发起“亚裔申诉哈佛”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赵宇空:作为一名华裔,我本来就很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看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孩子因为种族配额问题而被挡在名校之外,会非常痛心。最近,一个被哈佛录取的华人孩子,竟在高中毕业前修完了20多门具有大学二年级水平的课程,可见学习压力之大。同时,这种歧视还使亚裔孩子常有一种不被社会接受和公平对待的感觉。

不仅如此,美国华裔平等权益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其它族裔学生,亚裔向哈佛大学提出入学申请更容易被拒。1993年亚裔学生在哈佛大学的比例超过20%,随后下降,始终在15%至17%间徘徊。过去20年,全美亚裔学生增加了近一倍,哈佛及其它常春藤盟校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比例仍然停留在14%—18%。亚裔学生进一流名校的学术能力评估测验(简称SAT)分数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班牙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

《环球人物》:媒体报道中,普遍认为亚裔学生往往长于SAT分数,其他方面却十分薄弱。哈佛校方曾表示,亚裔学生分数高,但缺乏创造力及领导力,课外表现不够抢眼。这种说法您认同吗?

赵宇空:这正是美国大学以及主流媒体对亚裔的歧视的反映,给亚裔打上的这样一个标签,为招生歧视找借口。

实际情况是,在过去这20年间,亚裔特别是华裔学生不但数量增加,素质也显著提高。过去5年中,亚裔学生获得31%的“总统学者奖”,这个奖是选拔和表扬美国最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它的评选标准可不光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还有个人品质、领导能力和社区服务综合评比得出的。再者,我们有12位华人获得过诺奖,还有著名艺术家马友友、设计大师贝聿铭等等。从2006年到2012年,美国科技创新公司,42%是由亚裔发起的,而亚裔人口只占6%。怎么能说亚裔缺少领导能力和创造性呢?

你不争取,权利不会自己来找你

为华裔争取权利,赵宇空已不是第一次。2013年10月,美国广播公司(简称ABC)旗下节目《吉米秀》中涉及“杀光中国人”的辱华言论,赵宇空率先在媒体发文抗议,在美国社会取得积极反响。“后来ABC出来道歉,而且现在一个讲述华人的电视剧也在ABC播出了。在捍卫华裔的尊严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赵宇空不无自豪地说。

《环球人物》:为什么现在美国华裔虽然在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却仍然比较弱小,甚至常常遭到打压?

赵宇空:主要是华人中普遍存在的三种心态: “小农心态”,逆来顺受,明哲保身;“过客心态”,不把美国当做自己的家,每天只看中国新闻,不看美国新闻;“难民心态”,觉得美国啥都好,能将就就将就吧。这三种心态限制了华人参政的积极性。因此,一直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政治力量,无力维护华人在美国的正当权益。

《环球人物》:如今华裔依然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情形吗?

赵宇空:过去,在美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华裔一直是一群沉默的羔羊。但近年来,华裔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开始愿意发声。这次活动中,华裔唱了主角。

《环球人物》:那也就是说,华裔不再继续沉默了。

赵宇空:对。像我们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美国,要读学位、拿绿卡,安身立命,所以那时大家真是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但当这些都具备了,你就会关心你的孩子,关心你的社区,也就开始逐渐涉足政治。

这也和美国存在限制性政策有关。美国政府中的左翼为了照顾落后民族,在学生入学、公司招聘等方面搞“种族配额”。而且,随着教育水平低的西裔人口的增多,追求结果平等而不是机会均等的“平权法案”只会越来越多。要想有一个公平的生活空间,华人就要关心美国社会的发展,参与美国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当它的规则不合理时,就要以投票、舆论参与等手段来影响和改善它。你不争取,权利不会自己来找你。

好的,成功的,都要讲出来

除了为亚裔权利鼓与呼,赵宇空还希望藉由写作,来树立华人的信心,并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教育经验,介绍给美国主流社会。

2013年,赵宇空出版了《华人成功的秘诀:五个激励人生的儒家价值观》一书,认为东亚经济的巨大成就没有在非洲和拉美发生,很大原因就是儒家伦理价值观的独特贡献——它有助于培养出有进取心、高教育、注重家庭的人力资源,促成了华裔和东亚裔在美国的成功,成为美国收入最高和教育程度最好的种族群体。

赵宇空坚信:“这些进取、向上、重家庭、乐于交友等若干儒家伦理价值观,也可以给美国以借鉴,用来抵御美国通俗文化中所倡导的那些崇拜明星、厌学、过度消费等不良习气。好的,成功的,都要讲出来。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讲我们的成功,你不讲,会觉得老是比别人低一等,会自卑,那以后人家能尊重你吗?咱们优秀的价值观,这些是帮助咱们成功的,要自豪。华人要争取自己的权益,争取社会地位提高,首先就要有自信心,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