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强化和训练知识上,更要求教师关注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让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笔者谈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魅力教师促成活力课堂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不仅要有时尚端庄的衣着、亲切自然的教态、漂亮潇洒的书法,还要有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教师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一句委婉动听的吟唱、一句赞扬欣赏的话语,对学生的注意力都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控制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不断进取。语文教师授课的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言简意赅的简明性,这样一定能使学生体会到美的感染,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
二、运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从而改变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西沙群岛画面: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茂密的森林等。精美的视频、动感的画面,让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了初步的了解,再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西沙群岛,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学生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这节课,笔者运用丰富的视频、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美丽的西沙群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讲究提问的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时,笔者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笔者表扬学生后,再让全班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结果怎样?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上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紧贴课文内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动、贪玩,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可以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他们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通过游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学生在游戏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把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课堂创设游戏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挖掘出来,充分展示其内在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此外,教师不仅要在上课伊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还要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到桃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中,始终保持紧张、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更好地创建小学语文课堂的良好氛围,还需要各位同仁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和总结,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铜钹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