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高中政治课堂情境的思考与实践

2015-04-29 00:00:00宋亚鹏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4期

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能使学生身处教室,心在情境,在生动、互动、主动的情境探索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客观地看待社会现象,针对学生不同的状态加以引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寓教于“情”、寓教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政治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合实际选择材料创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创设情境时脱离了实际生活和教材,违背了创设情境的出发点是“有效性”这一原则。其实,教师只有结合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特征,仔细筛选和灵活运用情境材料,创设情境,“复活”政治,引领全体学生“神入”政治,亲身体验和感知真实的政治,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政治知识,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

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之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iPhone6 plus上市,‘果粉’彻夜排队,只为‘尝鲜’。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这一行为是否值得提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随后,笔者又追问:“不同的消费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消费理念?”这样一来,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并初步形成了判断鉴别能力。

二、角色分配亲身体验激兴趣

政治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参与情境角色的分配,成为“主角”,有效避免政治学习的枯燥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某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的含义及区别,让学生理解企业成功经营的措施,了解企业的破产和联合的概念。这些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记这些知识,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一筹莫展,不能灵活运用。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分配的方式,使学生进入角色,主动探究。

教师设问:“小张、小王、小李准备创业。三方家长给他们凑了100万启动资金。小张准备开设股份有限公司,小王建议开办有限责任公司,小李想三人合伙开厂。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学生分别代表小张、小王、小李,谈谈自己的理由,第四组做总结。”

要开办企业,学生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类型,初步掌握企业经营成功的措施,所以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探究企业成功经营的条件,积极参与角色分配教学,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就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提升能力渗透德育促发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如巧妙地把新闻、电视节目、美术引入课堂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政治实质,把握政治内涵。关于雾霾的新闻,能使学生理解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使学生体会生活的变迁;《时间都去哪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明白时间的宝贵。巧妙预设的各种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鲜活有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高中政治教学要求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境促发师生双向的情感碰撞,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笔者旁听《实现人生的价值》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二:“他用生命成就‘世界高度’——追记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副总经理王松明。王松明只有高中学历,从操作工做起,刻苦钻研,学习材料配方、制造工艺技术、工装技术、试验技术等知识。由于爱钻研、执着、不服输,他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成为行业公认的顶级专家。作为AP1000壳内电缆等第三代核电缆研制的技术总指挥,为攻克研发难题,他在胃切除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废寝忘食,导致癌症复发,于2012年9月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0岁。”

上述案例选自身边的事例,生动的故事演绎出奉献、爱岗敬业、砥砺自我、自强不息等内在品质,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升华情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单纯地说教,只能使学生反感和厌烦,但寓情于境,就能很好地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