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活化语文课堂

2015-04-29 00:00:00裴卉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4期

摘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对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活化 语文课堂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运用已普及到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已经渗入课堂教学中,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更为显著。

语文课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不仅突破了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而且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影视等为一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生动地将知识呈现出来,将观察、欣赏与学习紧密结合,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形象生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的感观认知和听觉认知,创设了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开放、探索式的学习平台,真正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密切相关。创设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习兴趣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知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知过程活跃起来,主动 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转化为个人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笔者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精彩片段为导入,在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它们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问:“看了刚才的片段,你们觉得小鱼在大海里生活得怎么样?”此时此刻,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大海就是鱼儿的家,它们在色彩斑斓的家里生活得非常悠闲和幸福。接着,笔者进一步深入话题:“如果有一天,小鱼被搁浅在浅水洼里,变成了浅水洼里的小鱼(通过课件展示小鱼困在浅水洼里的画面),将发生什么事呢?它们的处境又会怎么样呢?”这个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改变平面化、抽象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将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抽象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效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疑点和难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鱼被困的悲惨命运,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困”和“蒸”的动态过程,然后引导学生从“困”字的字形结构上去理解,并结合原有知识体验——水放在炉子上蒸,水会慢慢蒸干。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小鱼的悲惨处境。

又如《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介绍它们生长情况和性格特点的不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道理,笔者通过多媒体,把柳树、枣树的生长特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并配上生动的对话,再抓住重点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了多向互动,理解课文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升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美霞.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

语文课堂教学活力[J].新课程(教师版),2010,(8).

[2]罗文健.利用多媒体技术活化小学语文课堂[J].教育革新,2012,

(6).

(作者单位:江西省庐山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