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一、倒装句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形式有四种: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1.谓语前置,也叫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3.定语后置。定语往往表示领属性和修饰性,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在文言文中定语却常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形成定语后置,常见的形式有三种,其标志是“之”和“者”。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4.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常见的形式有两种。
(1)以“于”为标志词。如:赵氏求救于齐。——赵太后向齐国求救。
(2)以“以”为标志词。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
倒装句在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也就是说,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应把主语放到谓语前;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将宾语放至动词或介词之后;定语后置句则把修饰语或限制语放到中心词之前;状语后置句则把“于”或“以”所引领的状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总之,倒装句的翻译应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权起更衣,肃追(权)于宇下。
4.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省略句的翻译原则同样遵循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同步突击】
1.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甚矣,汝之不惠/悲哉,世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下列各句中,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渔夫)便舍船,从口入
B.竖子不足与(吾)谋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5.下列各句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6.下列各句中,不是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7.下列倒装句形式与另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8.下列各句中,省略宾语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明日朝,以告管仲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奠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10.下列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与其他三句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D.口技人坐屏障中
11.下面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③宋何罪之有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⑤客何为者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⑦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⑧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⑩惟你是问
A.①⑧/②⑥⑨/③⑤⑩/④⑦
B.①⑤⑧/②⑥⑨/③⑩/④⑦
C.①⑥⑧/②⑨/③⑤⑩/④⑦
D.①⑧/②⑤⑨/③⑩/④⑥⑦
12.下列倒装句形式与另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何功之有哉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省略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A.有碑仆道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C.又试之鸡
D.晋军函陵
14.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丑妇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③,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④;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选自《庄子·天运》。②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颦:读pín,皱眉。里:乡里。③美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美”。④坚:紧紧地。⑤挈:读qiè,锲,带领。去:离开。走:跑。
(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