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强调主旨与话题有关,规定了审题立意的范围,要求考生进行“发散思维”。从高考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和发展趋势看,“紧箍咒”越念越紧,审题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认真审视材料和要求,明确命题人的意图,带上无形的“镣铐”去“跳舞”,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
一、明辨话题,确定重心
话题作文必须是在给定话题的范围内进行有价值的言说,而不是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因此,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深入理解话题内涵,然后从相关或相反的角度展开联想,寻找话题外延。独词类的,如以“习惯”为话题,明确“习惯”所规定的写作范围,进行发散思维,可联想到生活中既有起正面作用的良好习惯,也有起反面作用的不良习惯,可把写作的重心放在如何看待习惯上。限制类的,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90后”规定了写作范围,“我”限制要从自己的角度去看,“说”暗示适合写议论文,联系当今各界对“90后”褒贬不一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是写作重心。关系类的,如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两词规定了写作范围,二者组成并列关系的话题,需要将二者并列起来进行立意。寓意类的,如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要明确话题的比喻义或象征性,“雕琢”可理解为“行动”“完善”“实现”等,“天使”可理解为“人生”“心灵”“理想”等,话题可立意为“用行动完善人生”“以执着实现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等。
二、吃透材料,明确要旨
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写作话题作文,不能仅读了话题就轻易动笔,需要深刻理解材料内涵,明确材料与话题的关系。材料是对话题的定向解读,是启发我们思维的媒介,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题。解读材料的内涵,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明确材料的观点和意旨。对于寓意型的材料,更要发散思维,联系实际,明确暗含的事理。如果提供的是多则材料,还需要借助求同思维找出材料的共性。如话题材料: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也会减肥: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这是一则寓意型材料,要求以“雨燕减肥”为话题作文。审读此题,只有先结合材料明确“减肥”的含义,才能恰当行文。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减肥”的含义即经历磨炼。经历磨炼,才能经受人生道路上各种风浪的考验;不经过磨炼,就不可能放飞自己,不可能实现理想。
三、分析提示,领会用意
话题作文后的提示语往往体现出命题意图,在选材范围、写作重心、写作走向等方面给话题加以指导、限制,起着引领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语,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写作思路。因此,认真分析、领会提示语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话题用意,开拓写作思维的方式,从而选定最佳的写作角度。
四、遵循要求,依照注意
话题作文往往有相关“要求”或“注意”,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是对写作的具体限制。要严格遵循这些硬性要求,不能“越雷池半步”。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违背“禁忌”,就会使一切付之东流。如:“你对‘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这道题要求考生围绕“怕”或“不怕”展开作文,材料明确了“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并指出了学生的不同态度。立意选材难度不大,但要遵照话题范围,不能抛开“怕”的内容另起炉灶。该题还有下述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700字。写作时首先要明确文体,只能在记叙文或议论文中选取一种,并且做到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则要求必须是自身写作水平的体现,不能投机取巧;另外,不能有“个人信息”的透露,字数“不少于700字”。这些都是具体要求的内容,必须做到,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