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基础等级之议论文要中心明确

2015-04-29 00:00:00颜伟斌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5年33期

【写作指导】

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文章的思想仅仅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大家都能明白。”写议论文也一样,考生所持的见解和观点必须明确、鲜明,让读者清楚、信服。可以说,中心明确是写议论文最起码的要求,要做到这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单一集中法

单一集中,就是说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把道理说深说透。考生在动笔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根据文章的内容确立一个中心。文章中心的确立,必须从材料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少考生的作文词不达意,或者中心分散,多个观点、道理齐头并进,没有主次,结果如蜻蜓点水,哪个方面都没有说透。如某位考生在一篇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作文开头提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中心论点,但接着列举的事例却说明了“真正正确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然后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作者到底是什么观点,令人捉摸不透。有的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甚至根本不知所云;还有的作文所写事情不大,材料有限,却偏要确立高、大、全的中心,以致给人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感觉等等。以上这些毛病的出现,都是写作前没有确立好中心,动笔时随心所欲造成的。总之,一篇好的议论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约束和统领,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二、多点扣题法

多点扣题,简单地说就是写议论文要注意多点题扣题,把议论文的题旨讲深讲透。考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必须在文章中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文章主旨、揭示文章的主题。点题的目的在于鲜明地标示自己文章的中心,以便使阅卷老师能很快地知道自己文章的中心。点题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安排或抒情的方式,放置于醒目的位置,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开宗明义,篇首点题。如高考满分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的开头:“生命是一次不可轮回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唯有不断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孔子云:‘生无所息。’它阐明了生命的常态,鼓舞人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作者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紧扣话题,阐明“生无所息”的重大意义,入题快捷,不枝不蔓;也可以卒章显志,结尾点题;还可以在文章中间部分适时地点题。

三、因果分析法

有时候,要使议论文的中心明确,考生还必须注意论证过程的因果分析,讲究行文逻辑的严密性。当事例带有结论性的时候就分析其依据,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所分析的原因和论点相一致,否则的话,就不能将材料和观点联系起来,也就做不到中心明确。如高考满分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一文,文章紧扣作文材料,阐述了为什么“诚信不可抛”的道理。文章中间五段首句为:“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选择诚信,……在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原来是那最朴实、最没有矫饰、最不花哨的诚信!”文章通过分析因果关系,反复对比,层层推进,写出了一篇中心明确的议论文,意蕴隽永,极具说服力。总之,运用因果分析法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可以帮助考生写出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优秀议论文。

四、辩证推求法

辩证推求,就是指考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而要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发展的观点等来推求文章的中心论点。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研究问题时要全面看待。如高考满分作文《感情不是保险绳》中的开头两段:“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大国,除宗族关系中的亲情之外,又有诸如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之类的感情。在处理各类事务中,喜欢拉关系、走后门等等,仿佛这样做才能万无一失,如同上了一道保险。”“我们不能否认这样做带来的好处,但靠感情的亲疏来处理事情,是否片面了些?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得不偿失,会蒙蔽我们看待事物的双眼!”文章围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开篇先肯定重情谊是人之常情,且能为处理事情带来好处,然后再针对情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批评说理。议论文写作中,如果考生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等辩证推求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写起文章来就能游刃有余,把问题分析得严密透彻,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说理的效果。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群大学生向教授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繁重。教授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让他们自己倒水喝。精美的杯子被取一空。这时,教授说:“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喝水,为什么还要刻意选精美的?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

成功不一定要光鲜亮丽

□苏国锦

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同。其实,成功的道路不一定要太多的光鲜亮丽。

要通往人生的顶楼,不一定要选择搭乘电梯,看似轻便快捷,实则拥挤难入。电梯好似体面的人生之路,大多数人都追求体面,奋不顾身地往里面挤,却不知那已渐渐变得人满为患,成功变得更加艰难。

但不要忘记,通往顶楼的不只有电梯,还有楼梯。许多人嫌它耗时间、耗体力,但总有聪明的人会选择它。因为他们知道,在其他人等待人生电梯的同时,自己可以悠闲地漫步在人生道路上。虽然不够光鲜亮丽,但也可以达到人生的目标,又何必随波逐流呢?

成功之路,也不一定要体面的皮囊。

爱迪生在做实验时,总是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大衣,毫无体面可言。但谁又能想到他会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呢?他不曾选择光鲜亮丽,却依然成就了自己。

韩信受胯下之辱,又有何体面可言呢?但就是懂得忍辱负重,他才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这样看来,达到人生的目标,光鲜亮丽的皮囊并不是必需品,只不过看自己如何选择、如何做罢了。

喝水需要杯子,需要的是完整的杯子而不是精美的杯子。当精美的杯子被一抢而空,只剩下普普通通的几个,没关系!你的目的是喝水,普通的杯子依然能让你达到喝水的目的,又何必抱怨杯子的精美与否呢?

在这个信息世界,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以此作为成功的标准。但很多人在做法上却本末倒置:选择所谓“体面”的就业方式,在房地产、电子商业等人满为患的行业作斗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因而始终达不到成功的目的。

何不学学朴实的农民朋友呢?养猪、种树等看似“不体面”的职业也是一种好的选择。其实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们不必抱怨自己的工作,因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能够达到目标,即使不够光鲜亮丽,又有何不可呢?

生活就是这样,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所谓的体面的与不体面只是一种形式。

与其在人满为患、“光鲜亮丽”的大道上寸步难行,不如踏踏实实地走一条或许不那么“体面”的人生之路,因为成功,不一定要光鲜亮丽。

这是一篇中心明确、格式规范的议论性文章。该文写得有棱有角,观点鲜明,又不偏颇。文章开篇就用语简练、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成功的道路不一定要太多的光鲜亮丽”,论述时,第二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辩证推求了“电梯”和“楼梯”的选择、“体面”和“不体面”职业等的对应关系,彰显了作者缜密的辩证思维能力。第十自然段更是运用了因果分析法,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来诠释自己的见解,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很好地强调了文章的主旨。结尾部分以“成功,不一定要光鲜亮丽”来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同时,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论据资料,既富有新鲜性,又富有时代感。全文语言流畅,整句和散句的使用穿插自如,给文章增添了几分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