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漂去懈怠与安逸

2015-04-29 00:00:00查章维
北京文学 2015年6期

再次背起沉重的行囊,踏入拥挤的列车,来到这座梦想的城市——北京。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2014年9月16日,我第一次踏上这片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中心”符号的热土。如今重返,我更加义无反顾,抛却了初来乍到时的那份逼迫与不甘,这次可谓北漂生活的真正开始。

列车一路向北,到达终点站北京时已经是晚上11点11分。一路疾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是没能赶上与西客站相衔接的9号线最后一班地铁。此时出租车通道上已经排起了长队,再看看车站旅馆的标价,不由得把头扭向了“打地铺”的旅客。

在喧嚣的吵闹中,在冰凉的地板上,我熬过了5个多小时,在无所事事的长夜中省下几十元钱,再坐上第一班地铁。北京地铁在2014年底告别了2元时代,但它仍是最便宜快捷的长距离交通工具。地铁内,多是带着大包小袋的像我一样的返京一族,还没有开始上班路上“煮饺子”的景象。太阳还未升起,霓虹依旧闪烁,北京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我能想象到工薪阶层的人揉着惺忪的睡眼,掀开了被褥……

回到半地下室出租房,总算躲避了室外的呼啸寒风,但这样的房屋不是久居之地。不流通的空气,以及安静得有些可怕的封闭空间,虽然能让人躲避一时的喧嚣,但是让心有些孤立了,也时常出现头晕耳鸣的不适。即使蜗居在仅能容纳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小桌,还有一个人的出租房里,依旧怀揣梦想前进。这样的生活,不只是我一个人在经历着。在快节奏生活的城市里,你不由得加快本来就急匆匆的步伐,倘若你驻足懈怠,你就不可避免地被抛在后面,成为时代的弃儿。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倘若不残酷,又怎么会激励你努力?

作为一名求职者,我并不是看中了这里有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也不是为了沐浴这里的高等学府里的真知恩泽,而是为了留在北京发展事业。选择留在这里,便选择了在这里漂去小城市的安逸,从而寻求梦想。我想说,“这里”不仅仅指北京,还有上海、广州、深圳。当然,眼前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路面奔驰的豪车座驾,时时刻刻提醒你,你不属于这里,你或许只是千千万万的过客。但倘若不趁着年轻奋斗,你又到哪里去当主人翁呢?

一年前,我同样背着行囊,去到一座北方省会城市。在那里的生活,我过得安逸又惬意,流连于山水美景的同时,佳人的浪漫情怀占据了内心的大部分空间。没有拥挤的地铁,只有不算太贵的物价,租着廉价的房屋。日子就这样在指缝中溜走,而我浑然不知。当然也时常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难道我要在这样的安逸与闲适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可是当现实与理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后,曾经内心的热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于是乎,在懊悔与自责中,消磨着不温不火的日子。当失去的一切无法重拾时,也只有再次背起行囊,再次向北,去兑现大二时许下的承诺。

知耻而后勇,男人有再多的眼泪,也只能像打掉了牙齿一样,往肚子里咽。一个“田”、一个“力”,即使对于如今不从事卖力耕田的男人来说,在内心深处也仍有需要耕作的“一亩三分田”。我深知肩上的重担不轻。初到北京,由于当时我所在公司的业务不景气,我即使想出力也无田可耕。不习惯赋闲的工作,总期望工作的忙碌能涤荡内心的痛楚,然而拿着养得起自己的薪资,住着老板提供的房屋,却预感到危机的存在。命运似乎召唤我回去,但江无回头浪,我宁愿选择再次启航。

在重新找工作的日子里,作为一所普通二本大学的专科生,我深刻明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资深的工作经历,只能展示出曾经的工作能力,方可在这座不缺人才的都市里,找寻养活自己的一只饭碗。无论你是否喜欢目前的工作,但是为了生存,作为男性,你也不得不暂时向梦想低头。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头低久了,不然你看不到前方的曙光。

在朝阳区富力广场,我时常听一些街头歌手卖唱。我总觉得,在凛冽的寒风中,使我驻足倾听的不是他们感人的歌声,也不是他们动听的嗓音,而是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一个百无聊赖的假日夜晚,我裹着厚厚的棉袄,去轧马路。听到了那位“东三环是我的舞台”的原创歌手,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没有俊朗的面庞,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只在部队文工团服役期间自学过吉他,却依旧为了心中的梦想呐喊歌唱。他的嗓音已经沙哑,手指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我不知道他在北京还能坚持唱多久,但只要信念支撑他,我相信他的梦想就不会凋谢。

北京作为祖国的心脏,吸引无数人纷至沓来的不是壮丽的天安门、肃穆的紫禁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蜕变。当然,也正是基于此,当我们有一天不得不远离承载着我们青春奋斗汗水泪水的都市时,我们才不会忘却那些热土我们踏足过,也不会忘却我来过北京,或者说我去过上广深。也正是因为在北上广深的历练,才使得我们回到故土时,拓宽了生存之道。也许,这就是去北上广深的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