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青必 李常乐
摘 要:《廉之恒道: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研究》是在当今不同廉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部代表性力作。该著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进行了历史考察和全面审视,展现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逻辑生成、主体内容和基本特征;著作深入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动力、路径、目标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觉悟和自信。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1.017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1-0075-03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著名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圈中的人对自身固有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其中包括对自身固有文化发展历程的透彻理解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在当今世界不同民族文化日益交流交汇的大趋势中,如何体现应有的文化自觉,对于一个民族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特色而彰显自身的文化魅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唐贤秋教授的《廉之恒道: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研究》(以下简称《恒道》,201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便是在当今不同廉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部代表性力作。
一、对传统廉政文化的解构:一种文化“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的第一要义在于对文化要有一种“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原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1]就是说,了解自己是一种明智之举。自知之所以“明”,是因为人往往不容易自知。也正因为如此,生活中将那些自知者称之为“贵”。故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就文化自知而言,它需要一种智慧,即需要对自身固有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理,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自觉自知,同样需要对其进行系统而清醒的解读和整体把握。
对传统廉政文化的解读来自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历史考察,只有如此,才能真切把握传统廉政文化基于历史背景的现实生成、运行逻辑,进而把握其精神实质。《恒道》便遵循了这一逻辑规律,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而且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解构,对传统廉政文化体现出的内在“病理”进行了客观的解剖分析。
《恒道》认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作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行为规范要求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综合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涵盖由教育、制度、监督以及反贪等要素构成的文化综合体,呈现出与宗法血缘关系的社会结构相吻合的种种特征,即基于宗法血缘的国家结构、社会生产关系的对抗本质和传统社会的伦理治理模式。《恒道》充分肯定了传统廉政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光辉,但也由此揭示出其运行的内在缺陷——君本性、实用工具性、廉政主体单一、廉政基础薄弱和德治模式下的人治化。正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促使与之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只能在固有且僵化的模式中重复而不能有所推进和深入,这些内在缺陷成为其不可克服的体制性障碍,从而促使中国古代社会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贪贿盛行的社会现实。
《恒道》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考察与全面审视,为我们展现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逻辑生成、主体内容和基本特征这一整体构架,也为我们科学地、辩证地扬其合理性精华而弃其封建性糟粕提供了依据。可以说,《恒道》对传统廉政文化的科学解构,正是对传统廉政文化之文化自觉的一种“自知之明”。
二、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动力分析:一种文化自我觉悟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解释,对固有文化的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从本质上说,这是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反省。对文化的自我觉悟或自我反省,是文化自觉的根本。
基于这一逻辑理路,《恒道》详尽地分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必要与可能。其中认为,传统廉政文化的君本取向,成为封建社会包括吏治腐败在内的一切腐败现象的总根源。它不仅无力解决封建社会的腐败问题,而且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推进了死胡同。中国古代私有制社会关系的对抗性,决定了基于统治者自身利益的廉政努力,始终面临着廉政主体单一的尴尬困境。中国传统廉政价值的工具化,使得统治阶级关于廉政实践的种种制度设计,成为各种官僚集团培植各自势力并互相倾轧的工具。德治主导型的廉政模式,将治国理政的全部希望落到个别的“圣贤”身上,从而不可避免地滑向人治的泥沼。传统廉政治理的人治化使得廉政治理措施与制度经常处于一种游离不定的状态之中,也使得官吏无所适从,于是,他们干脆照贪不误。作者在著作中指出,在人治泛滥、贪污成风的社会,要实现廉政,无异于水中捞月。
这些观点可谓是对固有传统廉政文化的一种大胆的自我反省。这也决定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现实必要。即产生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总是表现出与新的时代特征的种种不适应性,因而,无疑需要不断地赋予其与新的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新内涵、新特征与新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新的时代服务。作者认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之所以能够实行现代转换的原因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可遗传性特质、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其内在规律性、中华文化当代传承者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路径、目标与方法:一种文化自信
文化的自我觉醒,需要一种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对自身文化尚需完善的自觉大胆承认。文化自信需要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别的民族文化的长处,并为我所用,从而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葛剑雄教授在“复旦人文智慧课堂”所作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演讲中谈到,文化自信就是在了解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有魄力承认自己的不足”,且能够大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为我所用[2]。即“洋为中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并坚持的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升华,它体现了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基于此,《恒道》作者清晰地为我们提出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基本路径,即在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协调、大众性与先进性相一致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采取批判继承、借鉴改造与综合创新等方法,从其形式、内容与功能等方面实现其现代转换,即根据时代的要求,注入传统廉政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新内容。在其目标定位上,实现由廉政取向的君本性向民本性转换,由廉政主体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换,由廉政模式的道德主导性向德法并重性转换,由廉政价值的工具化向目的化转换,由廉政治理的人治化到制度化转换,由事后惩罚向惩防并举、重在预防转换。
这一目标定位的实现,需要借鉴西方廉政文化。因为,追求政治关系的廉洁性,是古今中外不同国家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性价值追求。尽管西方社会同中国社会相比,在文化传统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西方文化也凝聚了西方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智慧创造,其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因子。因此,应当拿来进行改造并为我所用。这也是《恒道》作者在书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一章中,将“西方社会关于廉政建设的文化资源借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资源”的缘故。事实上,我们的新文化建设,需要走马、中、西三方面相融合的道路,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中西文化综合以及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其核心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关于批判继承、借鉴改造和综合创新的关系,作者指出,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方法,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的根本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错误倾向,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借鉴改造法主要是针对西方廉政文化,通过借鉴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因子,丰富我们的廉政思想,以弥补我们自身传统廉政文化的一些固有缺陷。综合创新法则以前两种方法为基础,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先进性,以有效应对新问题,使反腐机制、体制和制度始终能够满足社会要求。批判继承、借鉴改造与综合创新,这几方面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没有批判继承,就无所谓改造,也就无所谓创新。不以时代实践为本,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就可能变成无根之木;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魂,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可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无从谈起。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增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转型中的自主能力,我们才能逐步形成引领中国道路、凝聚人心力量、解决发展问题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者在处理廉政文化时就特别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妥善地运用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准确地区分并把握了一般廉政文化、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通过阐释三者的异同,从而使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特质,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性质相吻合,突出时代性、世界性与未来性,把握民族性,遵循科学性,坚持大众性,体现时代性的廉政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实现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转换,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回归事实本身,以包容心态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理性地把握自身的未来趋向,努力去创造未来,发展自身,从而真正做到在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时代精神,展现中国气派。也正是基于此,《恒道》一书,给人以启迪,值得深思,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张五良.老子译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144.
[2]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葛剑雄教授在“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的演讲[N].解放日报,2014-09-06(07).
责任编辑:韦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