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 马斌
构建数字世界
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是一个产品对一个产品的颠覆;移动网络取代固定网络也是一个产品对一个产品的颠覆;Android/iOS操作系统取代Symbian系统还是一个产品对一个产品的颠覆。
如图1所示,第一圈的产品对产品的颠覆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行业对另外一个行业的颠覆: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互联网。
行业颠覆的背后,其实是科技的换代和时代的变换。比如: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衰落,就是时代变换的见证。微软和英特尔的强大组合,在时代的转换中也面临着危机。这就是时代变换的脚步,我们正在构筑新的数字世界,冲击着现实的物理世界。
第二圈的取代—平板电脑对传统电脑的取代,移动操作系统对桌面操作系统的取代,社会化媒体对专业媒体的取代已经接近尾声。信息时代曾经辉煌的公司,如:戴尔、惠普等电脑时代的企业已经渡过了最辉煌的时期,光环逐渐暗淡,软件时代的王者微软也失去了昔日风采。
第三圈的取代已经开始,这次取代的巨浪还没有到来,但是我们已经嗅到了咸咸的海风。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所有的转换都是为数字化时代让路。
所谓的“万物互联”将呈现如下的景象:
首先,所有的物体都有连入数字世界的标签。比如,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二维码等,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标签技术,都能让我们很容易地把各种物体连入物联网的世界。
其次,人类用数字化的设备武装自己。比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帮助人延伸自己的感官,使人体的各项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后,人类用机器人重塑自己—这也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进展。可以预计,类似“谷歌大脑”、“百度大脑”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得到迅猛的发展,它们和原有的各种技术相结合,将会爆发出极大的能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
相比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转换,互联网时代的转换更加迅速。移动互联网的转换是在几年间完成的,对企业的冲击非常之大,我们还没有积累任何的经验来应对这样的冲击。
从产品对产品的颠覆,到行业对行业的颠覆,今天我们将进入时代对时代的颠覆。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是处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的一次机遇。
媒介延伸,我们也延伸
技术不停地更新,媒介不停地延伸,从文字时代延伸到形象时代,从1到N的传递效率延伸到N2传递效率,从经验时代延伸到大数据时代,从信息不透明时代延伸到信息透明时代。
正如马歇尔 ·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描述的一样:一切的技术都是人体的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媒介延伸人体,赋予其力量,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既延伸了人体,又“截除”了人体。增益变成了“截除”,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就阻塞了感知,借此回应“截除”造成的压力和迷乱。
“舍近求远”的现象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新常态
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延伸,人们不断地向外延伸,视觉和听觉从身边延伸到了远方,但是这种延伸只是距离的延伸,不是能力的延伸。
手机技术是最重要的人眼、人耳的延伸,它让我们看到、听到人眼、人耳无法接收到的信息,增强了人体的视觉与听觉的功能,让人体功能得到了延伸,同时却瘫痪了被延伸的人眼和人耳的肢体功能。
人眼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要么盯着手机关注远处发生的事情,要么盯着身边的亲人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们盯着手机关注远处发生的事情,却忽略着身边的人。
就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看手机。”
我们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能够将交流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同时,又“截断”了和身边人的交流。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而这种现象正是延伸了人体功能的同时“截除”了自身功能的体现。
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通过电子产品延伸出去的面向远方的“眼睛”和“耳朵”上,却忽视了近在身边的自身的眼睛和耳朵。
有这样一则新闻:青岛的一位老人十分想念自己的子女,就挑了个日子把子女叫到家里吃饭。子女们都到了,但是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和老人聊天,每一个人都在盯着自己的电子设备。老人忍无可忍,最后掀翻了桌子愤然离席。
互联网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惑。
人们通过聊天工具、论坛、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方式相互联系,建立数字世界的社交关系,和从未见过的、远隔千里的人谈天说地、互诉衷肠,在网络上,人们不需要带上虚伪的面具,交流更加直接。但是,网络人际交往的繁荣景象却没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现代人反而更加孤独了。一项针对美国人社会交际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美国人比网络普及之前具有更深的孤独感,很多人只是把网络社交当成自己排遣寂寞的工具。然而,数字世界的社交并没有赶走他们的寂寞,反而不断地加深了他们的孤独。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 "邓巴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人类能够维持的交际范围,他发现:任何时候,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这个研究成果被称为“150定律”。
罗宾 · 邓巴认为:决定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朋友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我们必须在朋友身上投入时间,才能够获得友谊,如果投入的时间不足,友谊可能会在6个月内迅速减退。
尽管如此,很多人在无法保证与朋友们充分交流的情况下,仍旧乐此不疲地增加社交网络上的好友,对此,心理学家称之为“网络社交成瘾症”。我们一边社交成瘾,一边加深孤独。
《群体性孤独》的作者雪莉 "图克尔曾说:“几年前的美国,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打电话给507个人求助。4年前,这个数字减少为3。现在,人们似乎只能给自己的伴侣或者父母打电话了。很多人甚至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能让我们摆脱孤独的只有真正的朋友,因此,即使一个人有上千个社交网络好友,仍旧会处在孤独之中。
因此,媒介的延伸更多的是距离上的延伸,我们身体的能力并没有延伸,我们从“看身边”变成了“看远方”,舍近求远。原来以近距离的亲属关系所建立的道德关系被打破了,我们现在关注的都是远方的事情,近处的亲情、友谊淡漠了,今天的人更孤独。正是这种孤独导致了现代人害怕面对孤独,人们一直在“赶场”,赶完这个“场”一定去赶另外一个“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在这个“场”上担心错过了那个“场”,于是就一直看手机。
舍近求远的心态让人们赶赴了所有的“场”,但也错过了所有的“场”。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一族
在过去,社会交往活动都是在我们身边进行的,一个人待在家中是无法与别人交往的。
今天,技术的发展允许我们通过延伸出去的眼睛、耳朵去进行社会交往活动,虽然一个人待在家中,但只要有智能手机、联网的计算机等,社交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甚至在任何地方都可进行社交活动。
当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社交活动的时候,很多人就真的足不出户了,“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他们握着鼠标、抱着平板电脑、拿着手机,整天待在屋里。“宅”成为了“舍近求远”的典型表象之一。
无可否认,互联网的便捷性可使我们在家中工作、学习,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也能够让我们远离拥挤人群。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与“宅”相伴的是生活品质的降低,是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我们以“宅”的重灾区—大学生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是身体上的伤害。调查显示:将近八成的大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网络上,他们每周面对手机或者计算机的时间超过了40小时。泡面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首选食品,上网时间又挤压了他们的运动时间。于是,营养不良、肠胃疾病、颈椎病等在大学生中非常常见。
其次是对心理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只有不断地与人交往,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够塑造健康的心理,完善自我性格,培养交际能力。可是,校园“宅”一族更习惯通过网络与人交际,在数字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时间久了,他们与别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大大退化,且越来越封闭,甚至患了上现实世界社交恐惧症。
大学生中“宅”一族的生活方式只是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缩影,事实上,现代人都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在数字世界中,而不是自己眼前的人和事。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现在人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常问的一句话是:有WIFI吗?密码是什么?
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成为生活第一必需品的同时,也牢牢地绑架了我们。
软硬结合带来改变
“舍近求远”的现象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技术和媒介让我们的听觉、视觉和神经延伸到远方,却又“截断”了我们与周围人的联系,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眼睛和大脑的生理功能并没有明显进化,我们接收信息的能力没有增强,而只是延伸了人体,所以关注了远方就无法关注身边,只能顾此失彼。
眼睛能不能进化成既能关注远方,又能关注身边的事呢?这个好像已经超过了人类进化的范畴。
那么,我们能不能改造自身,以增强身体的能力呢?这个人们已经在尝试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增强了自我功能,在看远处的时候,可以不忽略近处。电影里已经有很多增强自我功能的概念:皮肤不够坚硬,就想办法让它变得坚硬,比如钢铁侠;拳头不够硬,就将其变成能自我修复的记忆金属,比如金刚狼;我们无法长生不老,就想象出变种,比如吸血鬼。
总之,如果人类的进化不能达到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改造自己。智能可穿戴设备正是这样的尝试。
事实上,现今的可穿戴设备就是朝着增强我们自身硬件的方向发展的,只不过我们才刚刚起步。科技发展的方向一定是软硬结合,且现已看到,软硬结合的创新浪潮正在走向我们。它们联通技术和媒介的能力将对现今时代的人文景象产生深刻的影响。
科技与媒介更新,催生“自我”时代
在我的案头摆着一本最近一期的《腾讯》内刊,上面一篇文章的标题让我心神一振:《注意!95后出没!》。在腾讯这样的中国甚至世界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里工作,我们见证了一个最不起眼但也最影响深远的变化,那就是员工的年轻化—从66后到79后到90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腾讯这样的公司已经完成了员工的更新换代—“数字土著”已经占领了这个公司、这个国度、这个星球,他们已经完全取代了我这样大梦初醒的“数字移民”和更多还浑然不觉的“数字难民”。
从本章中我们看到,人文带来巨大的更新:从理性时代向感性时代,从慢时代到快时代,从科层时代到扁平时代,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
我们一再以66后和90后作对比,这是因为社会主流人群中他们的差异最大。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79后追寻的多是尊重自我,79后没有90后开放、奔放。所以,我们多以典型的66后和90后作比较,这两代正是时代变换下最具代表性的两代人。
腾讯QQ与易观合作的调查报告指出,相比于70、80后,90后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照片、状态;虽然身上也被贴上了诸多标签,但是他们更想通过自己来表达,只想“为自己代言”。
如果你拿出智能手机点一下谷歌地图或雅虎地图上的“LocateMe”(找到我),就会看到手机屏幕的中心出现一个点。此刻的那一点就是你!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起点,今后的路是数字世界跟着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后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点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你,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永远以你为中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你”是世界的中心,而世界就是“我”!所以,“你”等于“我”!
“我”的概念不仅指你的新闻被个性化。它涉及所有被个性化的事物,从来自你计算机和手机的“一口大小”,到家庭与生活提供的“一份正餐”。想象你能够拿到一份可折叠的个性化数字报纸,而且每当你开启它时,它就出现与你相关的新闻—根据你的朋友读过的内容,你所居住的地方,以及其他的个人兴趣而定制。这幅情景离现在并不太远。
不论是“一个新的你”,还是个性化,归结起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时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
以下将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和表象两大方面来释惑。
以“自我”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今天的许多青少年痴迷于计算机和视频游戏,这很可能妨碍他们大脑额叶的发育,损害他们的社交和推理能力。如果年轻人继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也许他们的大脑的神经通路永远无法愈合。在整个成年人阶段,他们的神经通路都会停留在这种水平上,表现出不成熟并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在根源,是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源驱动力。
这样的源驱动力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又得到了放大。他们的这个成长环境是全世界独有的社会现象: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环境中,个人本能地会有一种“争取关注”的倾向,个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状态有所观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更多的觉察与控制,使自己更符合长辈所设定的标准。因此,传统大家庭的秩序更接近“前喻文化”,小孩和年轻人被更多的规矩所要求。计划生育造成的“421”家庭结构在1985年之后成为中国社会的绝对主流,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高度关注中长大,原有伦理秩序被颠覆,他们就是独一无二的家庭中心。关注不再是一个稀缺的、需要争取的资源,而是迅速过剩。这样高关注度的环境所带来的自我中心主义本身就是他的自然生存状态。
伴随着他们成长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再一次加剧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网络时代下的人们更加追逐自我个性展示,更加崇尚自我,自媒体、自平台、自宣传等等,似乎一切都是“自我”的。任何人都可以更加自我,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在消费方面同样如此,商家为利益尽可能地激发客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欲望,让客户自己做出消费选择。
就像弗洛伊德所说,“我”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同理,“我”有三层需求:本我的生理需求、自我的心理需求、超我的精神需求。
在过去,受技术、物质条件限制,我们被长期挤压在本我的生理需求空间里。可是今天,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大脑的发育,丰富的物质基础、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家庭环境,把我们从本我的生理需求空间中释放了出来,我们已进入自我的心理需求空间。它不是个别现象,不是偶然现象,是这个时代下的必然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合力促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以“自我”为中心催生新的世界
有一则笑话,说美国人监控全球时发现了中国人的微信记录隐藏的秘密:晒美景、晒美食、晒自拍,这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随拍随传的“晒”生活。
网络为这些人起了一个名字:拍客一族。拍客一族的区分标准为:经常使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喜欢上传照片与亲友分享,经常通过上传照片或视频来表达意见。如进一步分析拍客的行为特征,可以发现两个特点:关注自我和娱乐至上。相对于时事新闻和突发事件,拍客一族对自我世界的关注高出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觉得自己是美丽的化身,是世界的聚焦点。所以,越自恋越自拍,越自拍越自恋。
既然自恋,那晒出去的图像当然是越美越好,完美的自我形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了这样的需求,便有了自拍工具的市场,而且工具的自拍技术越来越好。
“数字土著”、“非主流”亚文化促使“视觉系”互联网迭代,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应用火爆。
“数字土著”文化属性(非主流、小清新、小资、森林系)群落代内演进伴随QQ秀、QQ空间、9158、YY等“视觉系”产品诞生;进一步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迭代出现,如美图系列(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美陌等)、视觉社交(陌陌、友加、炼爱、Instagram、Nice)等产品。“数字土著”亚文化催生“视觉系”互联网。
爱美之心,莫过于此。其实质,就是爱自己、对“自我”的崇拜。
自我关注、自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象。
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是:你也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你只是你心中的中心,我是我心中的中心,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扁平了。但我们生来又是社交性动物,我们无法面对孤独,社交需求又促使我们在社会上展示自我。我们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在数字世界中,朋友圈就是典型刷存在感的表现;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依然在刷存在感,只不过方式是通过参与来实现,我参与我存在,我参与社会才有意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催生着与以往不同的新世界。(本文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