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芳
【摘 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头戏,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成为习作教学的催化剂,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才能爱写作,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实现由“要我写作文”到“我要写作文”的转变。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兴趣培养 方法
一、感悟生活,激发学生习作欲望
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不庸讳言,农村小学生的生活面狭窄,接触新鲜事物少,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分析以及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正是这样的孰视无睹,充耳不闻,农村小学生一听作文直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再纵观我们教学用的教材,不可否认其精选的文章文笔优美,编排的科学合理。但因其包含的内容让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暇顾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平日积累的语言素材少之又少,我们的教师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这样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因为材料的积累来自于“生活本源”,即来源于个人日常的社会生活。学生经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学生习作兴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必须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通过观察所得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只要是触及学生灵魂的,几句话不嫌少,几页纸不嫌多,如此积累,不用多长时间,学生写作时就会游刃有余。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不拘泥于形式,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指导他们观察、留意身边的事、人、景……并写成日记。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猎取优秀文章的精华。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一个大水库游玩,那里风景如画,只见一汪碧水,渔舟时现。我们荡舟水上,尽情谈笑,欢歌笑语响遍整个水库。这场景让大家如痴如醉,回来后,还不等我布置写作,一篇篇优美的习作就尽呈桌案。正是这样的锻炼,让学生受益匪浅,于是学生的生活就成了他们创作的“源头活水”。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农村的小学生在独特的乡土风情、田园风光中生活,生动精彩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眼前,但是当他们提笔作文时,却不知道该选什么内容,只好咬笔头,不知写什么,怎样写或有话写不出来,思绪万千,犹豫不决。正当他们感到困难时,我走近他们身边轻声细语地给予启发引导,使其感到老师没有忘记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使之受感动,促其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此时尽量让他们提出疑难,教师指点思路,启发他们看到什么写什么——善于从变化中发现问题;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由活泼,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想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心里怎样想,笔下就怎样写,就像与人说话一样,明明白白,简简单单,把事情记清楚,不要太讲究语言的形式。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方对症下药:其一,组织“读好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逐步懂得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对事物的喜与怒、爱与恨……其二、课前说话训练。鼓励学生口述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要是自己的就行,不做高要求。其三、降低写作训练的难度,鼓励自主命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学生使用文字表达的欲望就增强了,学生由“厌写”到“爱写”,由“爱写”到“善写”。
三、享受成功,拨亮学生习作火花
教育心理学家西蒙兹指出:“集体教学最有效的奖赏是教师对学生做什么和他做这件的方法的认可。”教师不断给以评价、鼓励,能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尤其是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从而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教师要抓住学生细微的进步,使之放大,给以肯定和鼓励,可以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进步非常快!”“写得棒极了,如果多看课外书,会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写的作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学中我就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个家长找到我,说很感谢我,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儿子开始喜欢作文了,原因是我的一个肯定的评语,那天他儿子让他拿着作文给邻居们挨个看,非常兴奋。可见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赏识完全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地挖掘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成功点,大到节、段、篇,小到字、词、句,都要加以肯定。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喜悦的心情,这样就调动他们的习作热情。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对“作”“评”“改”上下功夫是必须的,但在品评之后不应该把它“封闭”起来,应创造机会把它展现出来,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自我展示上下工夫。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比如,每个学生每月出一份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让每组每周出一张组报每半月出一张班报,文章从小组成员中选出,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评出优秀的在学校的宣传窗展出。另外,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习作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无疑是更大的鼓励。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内、校内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甚至变成铅字的时候,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样,学生在办报、写稿、追求发表和展示的过程中,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鞭策,带来了写好作文的欲望,激起更大的习作热情。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渴望,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就有可能激发、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鼓起前进的风帆,拨亮他们习作的火花。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融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是呀,当情感在心底里涌动的时候,尽情的表达应该就是唯一选择。我想这应该就是写作的真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习作催化剂,我们要用好“兴趣”这个催化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做为己任,教会学生捕捉写作机会,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化难为易,并想方设法的不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从而使学生易于动笔,易于表达,使写作成为学生心灵的乐园,并能通过写作来激励他们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