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今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

2015-04-29 00:44薛培
北方音乐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

薛培

[摘要]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20世纪借着改革开放春风兴起以来,以其通俗、多变的音乐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不仅给中国的传统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他外来文化的渗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改变了大众的道德观念和审美取向。它以其丰富的样式和特立的审美价值不断改变、影响、丰富着中国音乐文化的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它更是以其多元化发展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喜爱。本文就近十年间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做一个简单地概述,希望处于转型期的大众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真正地通俗化、高雅化、品质化。

[关键词]十年;流行音乐;发展

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使国内流行音乐由稚嫩走向成熟。无论是八十年代的港台风、西北风,还是流行音乐本身的调节、适应,抑或是后来兴起的韩流风,流行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在主旋律化浓重的本土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排斥、争议、讨论到最后的接纳认可,它的发展道理似乎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而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区域一体化的社会大潮中,它仍旧占据其特有的地位。

一、科技做后盾,传播方式更加多元

早期流行音乐的发展由于处于幼年期,因此无论在创作手法上还是表达方式上,模仿的痕迹都太重。加之当时传播技术受限,因此在影响力方面就显得弱很多。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让流行音乐的普及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新世纪初,来自东北的雪村以一首《东北人就是活雷锋》沸腾了整个网络。这个其貌不扬、留着小胡子的东北人,以叙述故事的口气,采取半说唱的方式歌颂了东北人民的心地善良。随后,在北京漂泊多年的创作歌手杨臣刚相继创作了《老鼠爱大米》《猪》等作品,因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趣味性极强的歌词深受大众的喜爱。一度占据网络下载量的榜首。而杨臣刚也因此一炮而红,并成为首个登上春晚的网络歌手。在此后的几年中,大批歌手借着网络的平台被大众所熟知。比如后来的唐磊、庞龙、香香等歌手。一时期,网络中也不断重复着《丁香花》《两只蝴蝶》等歌曲。

这一时期,不仅是大众对网络歌手身份喜爱,一些相关的音乐组织和谐会也以颁奖的方式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创作的信心,更是对完善华语乐坛做出了贡献。大量平民歌手,草根歌手通过网络将自己的作品和才华展示给世人。此外录音技术的完备也不但保证了流行音乐的量,在质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数字音乐的进一步普及。还有一个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同样是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们每天不离手的手机。彩铃下载量的不断攀升就是大众对歌手和其作品喜爱的最好诠释。

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良莠不齐(有些网络歌曲主题空洞、矫情做作),但多数作品都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总之,这些新兴的科技手段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它们因其平民性、廉价性、互动性、方便性等特点造就了新世纪流行音乐传播革命性的转变。一方面它帮助无数草根男女实现了自己的明星梦,另一方面,大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随意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和网络音乐,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进行交流,实现对流行音乐别有方式的营销。为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促进流行音乐更加多变、新颖的发展。

二、电视娱乐音乐节目做舞台,大众参与方式更加丰富

2003年以后,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占据着各大电视台,一时间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日常生活。而音乐类选秀节目更是让无数怀揣音乐梦想少男少女一夜成名。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选秀节目的鼻祖,由湖南卫视创办的《超级女声》(后来更名为快乐女声)。作为一档娱乐节目,为受众提供娱乐和消遣是节目的宗旨,而《超级女声》用轻松地音乐帮助人们缓解了日常生活当中的压力和困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与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参加“超女”的女孩大多是年轻的一代人,她们充满着青春与朝气,代表着新一代人歌唱者的理念。而继“超女”之后,各种造型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后相继出现了《加油,好男儿》《绝对唱响》《莱卡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这些都是继《超级女声》之后新兴的造星节目。但总体上其实也都是对《超级女声》的模仿和克隆,太多的雷同导致了节目后期收视的下降,观众审美出现疲劳。

2008年,由于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举办,国内多档娱乐节目被叫停。至此选秀节目进入了停滞时期。直到2012年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大型音乐类节目,重燃了音乐类选秀节目的火种。《中国好声音》从节目设置和参赛方式上都与之前的选秀节目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好声音》本着“寻找中国最好的声音”,更加注重选手的歌唱水平和实力,同时要求了一众实力派的流行歌者作为导师,让大众眼前一亮。而它也开启了音乐类选秀节目新的里程。总之,这一时期的选秀节目不管如何改变,不换如何创新,它都代表了大众文化,为普通民众所享有,为普通民众所受用。它从草根文化出发,不仅制造了消费时代的娱乐神话,还彰显了大众文化在当下巨大的渗透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音乐类的选秀节目,流行音乐的发展就会停滞。不但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当代流行音乐的进步和发展。它淡化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老百姓的特点出发,触及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流行音乐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音乐,大众音乐。这也是早期的流行音乐在内涵上所真正所缺少的。

三、理论探讨层出不穷,学术成果更加细致

近十年间,国内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开始探究新的合适本土音乐发展的道路。虽然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形势不容乐观,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流行流行乐坛还是有一批真正地音乐人在默默地做着贡献。这十年间理论上也是硕果累累。

(一)演唱方法、风格的探讨

流行音乐讲究的就是声情并茂。歌唱者不但要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更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舞台表现。因此,歌唱性,情理性,是演绎流行音乐作品的关键。徐元勇在《你是我深爱的女人》和《我可以》这两首歌曲当中,从“技术”与“情感”两个方面达到对流行歌曲的艺术性认识。并进行了细致人微的分析。强调能够让歌者感动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就是成功有魅力的艺术。就是具有魅力的艺术。此外,其他专业的作曲家也就其演唱风格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外国文献的翻译,从和声学方面进行研究

和声作为音乐创作的基础语汇,对音乐感情的处理要求极高。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流行音乐创作仍然停留在传统和声学的色彩功能上。但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流行音乐有着自身独有的特色。如果一味地照搬传统音乐的和声功能语汇,那么它最本真的特点也会被逐渐淡化直至消逝。李曼的《流行音乐和声之我所见一由翻译伯克利音乐学院和声教材引发的思考》一文,就对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教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并与国内和声教材进行了比较,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体系中的和声功能进行了讨论。刘栋的《谈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录制技巧》也从和声功能就目前国内流行音乐的创作进行了介绍。

(三)学校专业教育的建立和相关课程的设置

自20世纪产生初期以来,流行音乐处在风口浪尖,成为被人诟病的难登大雅之堂的音乐,更不要提进入专业院校。直至后来才被人接受认可。进入新世纪以来,流行音乐逐渐多元化,逐渐以其新颖的方式丰富整个乐坛。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纷纷建立了流行音乐课程并专门撰写教材。比如沈阳音乐学院就针对学生素质与特征设立了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流行音乐作曲专业、流行音乐录音专业等。此外,还有其他相关史论的出现。

总之,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和视觉也逐渐地多元化。在研究中发现的新事物、新观点、新理论在揭示音乐发展本质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被理论家以新的研究方法所应用。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兴起,这对于今后流行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流行音乐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三十多年的路程。如今,它依然继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近十年间,我国流行音乐逐渐走向复苏。无论创作、演唱、录音制作、商业宣传还是听众市场都呈现出合理化的趋势。正如金兆钧先生所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创作与制作,传播与表演,后文化殖民和中国流行音乐文化,表演队伍素质和音乐教育战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宽广的发展空间”。在新世纪的社会大浪潮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潜心钻研的流行音乐人才和学者在为中国华语乐坛的明天而孜孜不倦。今天,在娱乐至上的文化氛围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流行音乐会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我们也坚信,坚守信仰的流行音乐人才和学者势必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而作为社会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今后不论如何曲折,如何艰难,终究其存在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进步。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