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移动医疗看似有戏
无疑,移动医疗对于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和应用开发商等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是一座“金矿”。同样,在苹果和BAT眼里,这也是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充满巨大诱惑。因此,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布局占位,自然成为衡量他们未来前景的重要砝码。
2014年6月,苹果推出HealthKit初次涉足医疗行业,在今年3月10日苹果发布会上,陪同Apple Watch一同面世的还有一项名为ResearchKit的开源医疗服务。ResearchKit不仅允许任何人基于其组件开发APP,还可收集、整合和分析医疗数据。在发布会第二天,App Store还上线了5款应用,可检测哮喘、帕金森、糖尿病、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疾病。
与苹果类似,百度也侧重数据,前期集中在云健康平台以及云健康硬件的研究上。2013年,“百度健康”上线, 2014年,百度开放百度大数据引擎,2014年10月,百度推出医生在线咨询服务。紧接着与301医院战略合作,推出《百度医生》,这显然是百度为了实现医疗线上平台与线下医院的融合,真正进入移动医疗市场而进行的数据布局。今年4月,百度又发布针对药品O2O的产品“药直达”,布局“线上寻医问药”。百度希望通过引流给线下药店实现商业化的平台之路正且准。
与百度不同的是,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选择围绕移动支付作文章。其先后投资了寻医问药网、华康全景网和U医U药等医疗平台。2014年1月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之后推出了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推行阿里的“阿里健康、未来医院、天猫医药馆”三位一体大健康战略。今年1月,阿里健康推动的北京军区总医院电子处方上线,这是国内首家医院实现电子处方社会化。今年4月,阿里健康还联合迪安诊断,引入了第三方“检查/检验”中心。
作为BAT的另一角,腾讯切入医疗市场也是雷厉风行,《微信》再次担起大任。2014年上线微信智慧医院,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结合《微信》的移动电商入口,利用通讯社交领域的优势,建立病患与医生之间的连接,从流量入口切入市场。不过,《微信》早已不堪重负,如今又加此重担,能否完成使命还难说得很。另一方面,腾讯也正通过投资抢占先机,曾先后投资了邻家医生、缤刻普锐、丁香园、挂号网和健康元等多家关联企业。
在巨头混战之时,有关机构也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移动医疗的政策。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越来越多的相关提案也频繁出现。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政策先行无疑给创业者提供了定心丸,也为行业稳步发展铺平道路扫清障碍。一切,看起来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理想丰满,现实却依旧骨感
移动医疗领域的攒动人头,无非都在觊觎其“美好的明天”。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医疗达到30.1亿元人民币,占比26%。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人民币,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这和庞大的用户需求不无关系,如今35~65岁的人组成为最大的亚健康人群,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病症亟需医疗设备测量,从而获得有效治疗。
而随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增多,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因能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老人健康状况和减少人力成本从而颇受用户欢迎。再加上慢性病越来越年轻化,患病时间长,人们对于“随手可得”的移动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从而“硬生生”促成了这个百亿元级的市场。
但这看似美好的百亿元级市场,却不得不面临着现实的尴尬。由于部分地区3G网络不“给力”,4G资费昂贵、互联网带宽限制以及基层医院设备落后等原因,移动医疗仍然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不仅如此,移动医疗还面临着至少3个方面的发展难题。
其一、移动设备诊断可能带来的误诊,因为没去现场,诊断精准度难免打折扣。其二、医疗纠纷的难题,通过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责任归属难以判定。其三、医疗监管,随着看病的次数增多,风险上升,监管部门的姿态和政策或将决定移动医疗的生死走向。
移动医疗的现实困难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移动医疗的春天未能如期而至。整个行业雷声大雨点小,成熟的平台仍无雏形,行业内也尚未出现盈利样板,各自都处在亏损或“战略性亏损”边缘。即便已经开始关注“流量→服务→变现”的状况,盈利仍是空中楼阁。所有平台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实现这三大闭环—人与服务的闭环,线上与线下的闭环以及产品本身的闭环,即预约医生、挂号、支付的闭环。
在这三者中,线上线下的闭环则是最为关键的,传统医疗公司凭其多年积累,借助最核心的线下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相关医疗资质,吸引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构建线上移动网络,但因网售处方药还没解禁,移动问诊、电子病历与线下支付仍隔着政策的坎,线上线下并未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另外,医院等医疗机构如何引进并应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等解决方案,互联网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收集、软件体验以及信息交互等融合协同,真正实现数字化医疗,这些都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移动医疗所具备的专业门槛并不低。而我国的医生队伍压力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行业限制多,能适应并运用移动医疗设备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医生工作量负荷大,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接打电话、收发邮件以及进行在线诊疗,为用户提供详细充足的专业建议。
即便是能做到类似《春雨医生》和《好大夫》这样的轻问诊模式,但凭借这种简单的询问和检查上传的资料,就在短期内做出诊断,就连专业的医疗机构,也无法保证坐诊质量。
用车APP行,移动医疗为什么不行?
说到底,移动医疗也是一种服务,医患双方是其服务对象。通过在医疗行业中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和传感技术等,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这其实与目前同样火热的用车APP市场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两者都是“硬件+软件”的服务模式。打车硬件是各类出租车,移动医疗硬件是各类手环、可穿戴计步器、智能胎心仪和智能血压仪等健康类设备。打车所涉及的软件是《滴滴打车》等各类APP,移动医疗则是《百度医生》和《春雨医生》等。其次,它们可能都会调用的闲置资源—一个调用闲置的车,一个利用闲置的医疗资源,如利用医生空闲时间在线问诊。
再者,双方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有相似点,比如《春雨医生》签约主治医师,在半小时内用户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答复。医生不能单向关闭问答,只有用户咨询完或不再提问的24小时后才能关闭,这就类似《快的打车》的模式。另外,医生通过接单获得收益,用户给予评价,也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推动医生和用户互动,和用车市场基本一致。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市场,却并未获得如打车APP市场一样的快速壮大和发展,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清晰的市场格局。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源于移动医疗产业链上所涉及到的参与者各方的博弈更加激烈,而在短期内这种局面也将很难被打破。具体的,我们将在后文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