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协奏的艺术,因其文字精炼、图画优美、构思巧妙、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就小学语文教育界而言,很多教师已充分认识到绘本对语文教学的助力作用,大家都在积极推广和探索绘本教学。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读写结合的绘本教学策略,而如何进行阅读讨论,关注的甚少。笔者认为:阅读讨论就是根据绘本中的图文信息,教师有目的地、有方向性地确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推论、联接和整合,引发学生的阅读回应,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意义,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阅读讨论的地位
阅读讨论侧重学生的阅读回应,其理论依据来源于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反应理论关注的是读者的阅读期待和独特的阅读理解。汉斯·罗伯特·尧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即使他以崭新的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因为读者的阅读期待总会对作品产生有力的回应,同时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读者的阅读视域不断改变,新的阅读期待也会不断形成。阅读的情感、体验及观点将得到持续的激发与丰厚。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也将阅读反应加入了阅读循环圈,并提出了两种回应方式,即阅读期待和交流分享,指出让孩子穿梭在文字运用的不同层次,泅泳于意义的多种可能,这才是一个熟练读者的阅读态度,这也是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孩子的事。显然,阅读后的仅有的闲聊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提问、链接、整合等能力,这就是阅读讨论!
一般阅读讨论可通过二三人、一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这是一个作品、老师、学生三维互动交流的平台。对老师而言,讨论故事可以及时了解孩子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关照到学生们最感兴趣、觉得最特别的主题。对学生而言,讨论不仅帮助他确认、扩展及修正个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培养倾听、表达的技巧,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说作者精心设计的图文信息,建立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系统,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将逐渐提高。
二、阅读讨论的现状
近年来,一些学校与教师也尝试着开展绘本的阅读讨论,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着一些意识上的误差。
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讨论就是提问,因此,绘本教学活动中讨论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师生对问答的反应上。有的提问过于简单,“是不是?對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有的提问数量太多,一节课多达三四十问题也很常见,严重剥夺了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的时间。绘本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选择最动人的画面,引导学生细细观赏,感受情感,遐想文字以外的世界。有的提问笼统宽泛,教师提问指向不明,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其实正如上文所言,阅读讨论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回应,强调的是团体之间的一种交流与自我的反思,虽然讨论的推进需要提问,但讨论并不完全等同于提问,其间还包括开放的讨论氛围的营造,适切的讨论主题的确立,随时澄清但不主导的教师引导等等。
三、阅读讨论的策略
1.挑选适切的阅读内容
儿童进行阅读讨论主要是以绘本为媒介,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讨论,因此挑选适切的阅读内容则是讨论有效实施的基础。
选择图文意义更为开放的绘本
培利·诺德曼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可见在绘本中图文意义需要儿童去观察、理解、体会,因为图画中的色彩、线条、留白等都具有提供情节、设置场景、表达情绪等功能,这就给学生自主建构故事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选择主题意义更为多元的绘本
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主题,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隐匿的情感、道德规则等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不同年龄层读者都能从中产生强烈的阅读共鸣,获得不同的启发,促进自身的反思。
确定感兴趣的讨论话题
阅读从选定读物开始,阅读讨论则由重点提示揭开序幕——也就选定讨论的话题。在老师全权指挥的老式阅读讨论中,讨论的主题通常是由讨论老师选定的。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全盘放弃这种做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关照到学生们最感兴趣、觉得最特别的主题。例如绘本《你很快就会长高》,书中的阿力想象自己有长颈鹿那么高,像巨人一样高,已经突破了常规的思维,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如果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想法进行想象交流,学生将会一时难以回忆和联想,想象遭遇瓶颈,讨论也就无法继续推进。如果此时进一步追问“如果我们长得很高了,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的体验,进入到了大胆的意象想象的世界,自然如溪水般的对话恣意流淌。
当然如何筛选话题,还是应该从基本问题开始,艾登·钱伯斯在《说来听听》一文中指出老师应依次从“你喜欢这本书那些地方”“有没有不喜欢的地方”“有没有什么章节让你觉得想不通”“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重复在书里出现的固定模式”这四个基本问题入手,努力让小组每个人都有机会说出对讨论读物最基本的感觉和认识。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搜索基本资料,所以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涉及最多,或频繁提到的内容作为讨论的切入口。因为有兴趣,学生才有话可说。
3.重视讨论中的提问技巧
著名学者钱理群曾写道:“牵着孩子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的身边,互作介绍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创造将来的孩子在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同时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阅读讨论的最高境界,学生自觉而有效地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交流,实现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遇和生命对话。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讨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其间会出现暂时的中断,或者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此时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提问技巧,如猜想式提问、递进式提问、联结式提问等,推动阅读讨论的进行。
日本松居直先生认为:我们呈现的绘本,只是“绘本的入口”,真正的绘本是孩子阅读时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一本。的确,学生敏觉于文字的存在,流连于图画提供的多元想象空间,并在“图”“文”结合的阅读讨论中,生发无限创造可能,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盈自身个体经验的故事。可以说有效的阅读讨论为学生打开了一条进入绘本世界的通道,为绘本阅读助力,让阅读绘本成为孩子童年生活一段珍贵的阅读经历!
【参考文献】
【1】艾登·钱伯斯,许慧贞译.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
【2】曹爱卫.我的绘本创意读写课程.小学语文教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