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宇
格林兄弟与安徒生,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并没有太多区别,如果不信,你可以随便百度一下“安徒生白雪公主”,就会发现在搜索结果里众多网站——甚至于打着儿童教育旗号的网站都把二者混为一谈,其混乱程度超乎想象。“不过是个写童话的”——对于二者这样的评价在绝大部分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根源,实在应该“归功于”阉割版、改编版的各种简写和矮化的儿童观。
在上期童书大师介绍中,我们已经对安徒生童话有了一定了解,下面把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之间的异同进行简单梳理。
1903年,周桂笙将格林童话英文版中的《大拇指》等6个故事翻译成了文言文版本,收入《新庵谐议》一书中,此书也成了格林童话最早的中译本。1919年,周作人在《新青年》杂志1月号上,译载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在这之后,也先后出版过茅盾、郑振铎、赵景深、顾均正、陈敬容等多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不同篇目。可以说,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都是伴随着我国儿童观的变革而引入的,而这两者创作的时期也正是欧洲儿童观的变革期。在此之前,欧洲的儿童也是以迷你版成人的角色存在的。
喜欢解构的人常常用格林童话中的残忍面来做文章,改写成耸人听闻的黑童话;呵护孩子的爸爸妈妈却发出这样的感慨:怎么能这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讲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谈格林童话的最初来源了,这也是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的最大不同。格林兄弟雅各(1785~1863)和威廉(1786~1859)出生于德国维尔贺尔姆的一个行政司法官家庭。1796年父亲病逝后,一家人的生活便陷入困顿,不过两兄弟仍旧以极优秀的成绩从名校马尔布鲁克大学毕业,之后任教于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
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格林兄弟认为,正是由于德国众多城邦的不团结,才会引来拿破仑的侵略,而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必须先从语言文化的统一开始。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期间,正是德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学界有歌德、席勒,哲学界有康德,音乐界有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在浓厚的民族意识熏陶下,民众逐渐对日耳曼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乃至乡野故事产生兴趣,格林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德国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仓塔诺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的启发下,格林兄弟于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开始搜集、整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并于1814、1815、1822年陆续出版了3卷本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并趁工作之余陆续出版了《德意志文法》《德意志法律古事志》等书。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欧洲各国反动势力重新抬头,德国分裂状况十分严重。这使格林兄弟产生政治必须改革的信心。1837年,格林兄弟等7名著名的大学教授,为抗议汉诺威公爵违背制宪诺言而失去教授职位。在这个时期,他们努力把研究历史遗产与人民对自由、民主、统一的要求结合起来,研究德国语言,编写了《德语语法》和《德国语言史》,还有未完成的《德语词典》这些研究工作,开创了研究日尔曼语言学的先河,也为德意志民族是个统一的民族提供了论证。1812年出版的第一版格林童话销售情况相当不错,之后遂陆续推出,一直到第七版(1857年)——也就是格林兄弟生前的最后一版。过去国外翻译引介的版本,多半都以第七版为主。
从上面可以看出,格林兄弟出版童话的目的,从根本上是为了研究和记录德国各地的不同语言与民俗,所以这些童话中遗留着众多民间流传的阴暗部分,大家通过阅读能够领会到。在阅读《杜松子树》(个人认为是格林童话中最黑暗的一篇)时,我们全家曾就此篇展开讨论。
安徒生的童话从一开始就是以文人创作为目的。尽管起初他的模仿痕迹很重,但创作意图仍然是为了取悦读者与表现自我,而非记录。所以安徒生童话的浪漫主义特征远远胜于格林童话。在写作手法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安徒生童话中大段的景物描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如“在海的最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海的女儿》)而格林童话则极少出现景物描写的片段,全靠情节发展曲折突兀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简而言之,格林童话引人入胜之处在于情节,而安徒生童话优美的想象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意义。
格林童话也很少渲染宗教的意识,甚至会出现调侃教父的情节。而安徒生童话中对永生不灭灵魂的追求,必然要通过向善的天国考验方能完成。
下面这些经典童话,你知道哪些出自《格林童话》,哪些出自《安徒生童话》吗?
《青蛙王子》《小红帽》《拇指姑娘》《狼和七只小羊》《丑小鸭》
《白雪皇后》《莴苣姑娘》《坚定的锡兵》《魔鬼的三根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