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5-04-29 00:44葛琳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语文

葛琳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适应他们当前和今后的各种需要,已被广大家长和教师关注。以往的教学都是老师讲为主,重在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要及时的消化吸收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沉闷甚至无趣,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兴趣也随着时间慢慢地消退了。这样的恶果就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就是消极的等待。因为没有自主地学习文本,对课文也缺乏深入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解,将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只会机械的使用一些阅读技巧去解答相应的问题,文本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情感价值观常常被直接忽略,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打了大打折扣。于是我想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当下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法,要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就要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谈谈几点办法。

一、形式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

1.课前小演讲

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合理利用非常重要,既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课堂的最高效率。首先我在课堂的形式上做了改变。上课最初的五到十分钟里,我安排了演讲这一环节。每次1-2名学生以自愿或在已准备的前提下让他们说说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有价值的事情,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过的,可以是自己见过的一幕,也可以是分享近段时间的阅读体验或感悟等等。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需要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以及站在讲台上需要勇气,需要用流利的语言去表达他们要传达的意思。因此这个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自我展示的欲望,督促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丰富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在我的实践下,我发现这一环节学生都很感兴趣,准备的学生很认真,都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同学看,听的同学是津津有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收集素材的能力等多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小组合作探究

演讲结束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按每小组六到八个人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接着老师针对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向各小组提出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对每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分享各自的见解,有分歧和不一致的地方积极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地生成有效答案,最后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给出评价和建议,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地思考,热烈地探讨,在肯定自我或否定他人的争辩中,真正地通晓文章的内涵和主旨。学生由之前知识接受的被动者,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老师也变身为课堂的引导者,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了,成功感变足了,积极性变强了。所学即所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这种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人人参与讨论,优秀生带领后进生,让后进生也必须参与到讨论中去,他们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获得自信,享受成功的趣味,有助于他们摆脱学习的困境,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内容上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小组合作探究的弊端就是容易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在众多的成功课堂上频繁出现,所以但凡公开课,小组合作探究就被老师运用到课堂上来,一场热闹的课堂结束后,本课的知识也许是学会了,但学习的方法仍然糊涂不清,下次的学习仍然不知道该怎样去学。所以上课除了形式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教师指导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老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统一。因此,只是流于课堂的形式,教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讨论地再热烈也不会使全体学生真正掌握语文学习的关键。学生个体不一样,理解能力有高低,在教学过程中,讨论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每个人都必须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只考虑优生的发展,或一连串简单的问题造成课堂的虚假繁荣。这样的做法是不公平,也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需要慢慢长大,我们最终都要放手,教会他们独立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

那么,怎样利用有效的形式来实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呢?1.充分的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2.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单”,活动有梯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形成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成长的格局。3.学生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助学习,使自己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在已生成自己独立答案的基础上,讨论合作,补充完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展示各小组的答案。4、学生及时总结归纳学习经验,小组间进行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和补充,生成语文知识和方法。

三、感情上重视课堂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内在感情,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教材入选的每篇课文都是有思想情感教育因素的。教师如果不注重情感教育,即使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肯定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因为他们没有感情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这样的课堂也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情感,理解情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的朗读,揣摩语言,学生不但受到美的感染、感情上的共鸣,而且本课的知识也学得很好,技能也自然掌握到手了。还有一种途径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去感悟文本的情感,往往也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如朱自清《背影》一课中,父亲爬过月台买橘的背影让作者潸然泪下。如何去体味这种浓浓的父子情?我是让学生去联想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当时就有学生回忆到了自己夏令营时送别的父母流露出的不舍担忧的眼神,和自己离开后对父母深深的思念,由此理解了父母的对自己的关爱之心,萌发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一课的情感目标这样得到了落实。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教师去积极地探索,并在探索中大胆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要把教师良好的知识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兴趣、心理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开创语文课堂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