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
紫砂文化丰富多彩,每一把茶壶背后都蕴含了一个故事。从初见紫砂做壶到沉迷其中,如今的我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制陶工艺,领悟了种种创作意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的收获着令人惊讶的喜悦。在紫砂陶艺的发展历程当中,有那么多各式各样令人心醉的造型,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造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其中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因此,在我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当中,经常对一些传统器形进行研究,从中领悟了许多经验和灵感。
在流传下来众多的紫砂壶样式之中,汉铎壶一直以其朴实无华、端庄典雅而占据了一席之地。汉铎壶以古乐器入壶,不单传形,而且传神。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曾今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描述为:“铎,大铃也”。经过考古学家们的考证,铎的形状有些像甬钟,由青铜制成,但体积更小,体腔内有舌,利用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上海画家唐云先生收藏的一把清代汉铎壶就铭有释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第一句话点名了汉铎壶造型的来源,第二句开始“土既代金”有人说是指紫砂壶价比黄金,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以古人做壶跟行文的习惯,哪怕紫砂壶真的价比黄金,也很少会有人如此张扬的宣称,所以这里的“金”我认为指代的是五行中的“金行”,如果按照现在人的理解,可以宽泛的理解成金属,因为最初作为乐器的“铎”就是用青铜制成的,而在中国人传统的五行观念里,紫砂属土,铜属金,而汉铎壶可不就是“以土代金”么。至于“茶当呼荼”,说的是唐代之前两字通用的典故,也点出了汉铎壶作为茶具的本质,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我的认识,既是彰显文雅,品味茶香的茶具,又怎么会去主动沾染铜臭呢。而以土行变作金金,岂不是更能说明制作匠人的神奇呢。
所以我认为,制作汉铎壶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土既代金”四个字上。在《周礼·地官·鼓人》有写到:“以金铎通鼓”。其后又有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批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可见汉铎不单能发出声音,是放大的铃铛,而且发出的声音跟鼓声仿佛,鼓这件乐器是人所熟知的,无论大鼓小鼓,有一点是绝对的,那就是鼓面肯定是平的,那么更鼓仿佛的铎的形状与鼓顶有仿佛,而根据乐器发生的规律,最有可能相似的便是那平平的鼓面,所以合起来便是一个由金属制成,并且有着水平面的铃铛,这便是汉铎壶的造型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没有传器,我想后世的艺人也能根据典籍中的描述,再现紫砂壶中的这一经典。汉铎壶圆身好像一口钟,壶底部略大于上部,耳形鋬,圆柱壶钮,壶钮的中部装饰凸出的环圈,钮整体浑然一体,造型既简洁又方便持握。直流斜四十五度向上,给人以中正平和的力量感,壶流根部较嘴部粗壮,这样的设计便于出水集束有力。壶身光润,维持素器本色,辅以陶刻,彰显个人风格的偏向。整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简练且比例协调,直中带弧,稳定中孕育变化,线面转换周正舒坦;平嵌盖,盖沿与口沿严丝合缝、技艺谨严,契合法度。
汉铎壶的造型缺少变化,我在制作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传统传器的影响,但我并不想完全的照搬,而是想要尽量展现自我的风格,从而让造型在原本的艺术境界上有融入进一步创作的空间和深化。能够保留古乐器气质的同时,尽情融和当代的思想和情感展露,使古朴的传器造型具有当代文化艺术的气息。
所以我制作的这把“汉铎”壶,外形庄重儒雅,沉稳周正,外溢着淡淡的文人气,轮廓线条一目了然,壶身辅以简单的铭印装饰,从上到下,由小及大,从壶口向壶底分散成扇形,入手巧妙而愈见精致,适当加上壶流的长度,壶把则偏方,线条圆转,过度极其自然,鋬流根部与肩线自然结合,各自延伸化转,呈疏朗大气之韵。平和端庄,神态自若。该壶手感极佳,温润如玉,造型洗练朴实,不受世俗所染,一洗繁缛华丽的风格。
华夏民族一直秉承谦恭儒雅的内在表现,也是“汉铎”壶着重塑造的神韵所在,光华内敛,含而不露,造型简洁别有深意,以传扬流传千年的美德和经典哲思为出发点,塑形写意再传神。
紫砂壶的魅力一直都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经典的外形只是传承文化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而作为一个紫砂艺人,想要获得完整并完美的传承,自然需要对相关的文化有所了解,学的更多才能走的更远,这是学习的必然规律,即便是艺术创作也一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