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猕猴:啾啾先生总是三思而后行,我坐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啾啾先生:对不起对不起,不好意思,必须三思而行,不然在《成语电台》讲成语就是胡说八道了,不过你的成语好像用错了哦!
小猕猴:是吗?那今天就请你讲讲“三思而行”。
原文重现: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而行”无疑是一个褒义的成语,否则想做好人的人就不会在劝人时说“你要三思而行啊”之类的话,即使不说“三思而行”,好人们也常常会说“你要三思啊”。可是,最初的“三思而行”指的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我们尊敬的孔子就不认为要“三思而行”。
事情是这样的:和孔文子一样死后也被封为“文”(被封为“文”说明得到官方高度肯定)的季文子,官做得很大,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重要的是他勤俭节约,廉政爱民,简直就是社会的良心、官员的楷模。但是我们尊敬的孔子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因为季文子这人总是三思而行。
季文子是鲁国人,有一次被派到晋国出差。他左思右想,想了又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带齐了,而且各种情况都考虑了好几遍,甚至连晋国国君可能会突然死掉的情况也考虑到了,所以他也带上了丧葬致哀的礼。晋国上下欢天喜地地欢迎鲁国大使来访,接受礼物时才发现鲁国太不礼貌了,晋国国君好好的,鲁国竟然送这么晦气的礼!晋国国君当时就震惊了,气氛非常尴尬。也许是国君晋襄公太生气了,可能是因为生气而引发了并发症,比如心脏病,总之,如季文子所料,晋襄公没过几天真的死了!后来季文子是怎么回国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季文子除了在外交事务上是三思而行之外,顾虑太多也表现在他对待祖国的态度上。前面说了,季文子被封为“文”,说明他是一个好人,但他是不是社会的良心、官员的楷模呢?也许他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力不从心”!其实是他想得太多了,这让后来的人对怎么评价他产生了争议。鲁国的宫廷发生内乱,有人杀了太子,另立国君。太后在街上号啕大哭,十分可怜。季家作为有权有势的家族,季文子经过“三思”,并没有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而是接受贿赂,用公款去齐国旅游了,大搞腐败。也许他的内心就像我们常常写的,一个叫善的小人和一个叫恶的小人在心里打架,一开始恶赢了,后来善赢了,第三次“交战”,又是恶赢了!
季文子的老乡孔子听说季文子做事总是三思而行,就对学生讲这不行。他说,不要总是沉溺在空想中,果断地去行动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只要考虑两次就够了,否则就是犹豫不决,就成不了什么事!啾啾先生认为孔子说得很有道理。
啾啾先生提问:
你反对哪位同学的看法?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想也可以来信告诉我们。( )
A.张同学:我听说“三”在古代汉语里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数字一、二、三的“三”,“三”可以表示“很多次”,所以啾啾先生讲“三思而行”说“第三次”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B.李同学:既然“三”可以是“三次”,也可以是“很多次”,那啾啾先生的解释未必是错。不过我倒认为,“三思而行”要看对象,一些性格比较冲动的人做事的确需要“三思而行”,而优柔寡断的人呢,则需要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C.王同学:我觉得不应该看性格,而是要看我们要做的事的好坏,比如如果是一件好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而如果是一件不好的事,就要反复考虑,三思而行。
D.马同学:不好的事根本就不应该去做!只有那些好坏难以判断的事才要三思而行。不过因为好坏的标准,甚至难易的标准我们难以把握,所以我觉得思考两次是很好的—第一次想想好坏,第二次想想能不能做成。
(建议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