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郑昕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我们党和人民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十八大的胜利召开预示着我国将步入社会发展的潮流,标志着我国人民将进入和谐统一的、文明的、发展的社会。该研究就有关的概念、条件和意义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基础条件;意义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245-04
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一定物质、精神的需要,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地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规律,整个社会已经发展停滞,没有能力再去创新。所以,现在迫切需要创立一个全新的发展的、文明的社会来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在各种条件的需要下,生态文明就此诞生。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才渐渐发展到生态文明[1]。如果把原始文明比喻成“白色文明”,把农业文明比喻成是“黄色文明”,把工业文明比喻成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2]。
从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到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就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便在此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名词,这将是我们党文明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3]。而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并从以下方面描绘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理想[4]。
(1) 首次将“大力推荐生态文明建设”在报告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段落,并对此展开了全面的论述。
(2)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关系人们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5]。
(3) 首次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6]。
(4)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7]。
(5)首次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8]。
(6)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9]。
(7)首次确立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10]。
(8)首次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11]。
(9)首次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工作部署[12]。
(10)首次向全国、全世界做出了“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庄严宣告[13]。
1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1.1可持续发展
1.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关注经济长效发展的方式,是对自然资源重复利用的过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很多种,但被大家认可并具深刻意义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定义的[14],既满足了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所需,而又不威胁后代人对其物质、资源需求的能力[15]。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发展过程,它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内,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之间的协调的、统一的发展,是要建立在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逐渐改善生态质量的基础之上,并保持着良好的文明发展,同时要加快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发展与协调,以达到缩小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最小差距[16]。
1.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维持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重新评估且清理现有社会—政治系统中的陈旧观念和不切实际的理想[17]。
1.2生态承载力
1.2.1
承载力的概念。在马尔萨斯时代中明确了有关承载力概念的源起,而马尔萨斯也是第一个看到了环境限制因子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对人类社会物质的增长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相关知识理论不仅对现有社会的存在形式产生影响,也对未来社会的科学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8-19]。1921年Park和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领域中,第一次应用了承载力的定义,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20]。
1.2.2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国外学者对生态承载力的有关理论的探讨有很多: 如Bailey J. A. 从动物生态学的角度将承载力分为“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而生态承载力则属于野生动物管理学的范畴之内,是指在无狩猎等干扰的情况下,种群与环境之间所达到的平衡点;在无狩猎或者是正常水平的狩猎对种群的数量没有多大影响的情况下,生态承载力仅是由有限的生境资源来决定的[21]。A.C.Smaal等认为的生态系统承载力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生态系统所能够支持的最大的种群数量。Andrew等给出的生态承载力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植被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种群数量[22]。
国内学者对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起点比较晚,但現有研究还是比较多:如杨贤智的《环境管理学》[23]、王中根等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24]、王家骥等的《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25]、高吉喜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生态承载力理论、 方法与应用》[26]、张传国等的《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27]、杨志峰等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28]分别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根据学者的探究成果,笔者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空间内、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在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可承载的能力下有秩序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提供物质、精神的基础保障”。
1.2.3
生态承载力的含义。
生态承载力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方面是指生态系统内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协调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29]。
1.2.4
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1) 客观性。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性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中特定的功能之一,而这种客观性的功能一方面是为了生态系统可以抵御外力侵入而提供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是为了生态系统可以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发展而奠定一定的基础条件[30]。
(2) 可变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具有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说,生态承载力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固有不变的,因此可以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30]。
(3) 层次性。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仅仅是表现在小單元的生态系统的水平上,而是表现在区域、景观及生物圈内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水平上。同样,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也表现在上述各个层次的水平上,在不同层次的水平上,生态承载力是不同的[30]。
1.3生态产品
党的十八大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中提到 “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31],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32]。报告内容充分地说明了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同时也体现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产品供给的急需性[33]。
1.3.1
生态产品的概念。从本义上来看,生态是指 “生物、环境、资源之间的发展状态”[34],产品是指 “人类运用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的加工、 改造而形成的物质成果,是人类和社会需要的物化体现”[35]。而生态产品,狭义上是指 “建立生态健康/安全系统;保障生态的自我调节、自我维持的功能;提供良好的、优越的人居生存、生活环境条件等自然因素,包括舒适的空气、 无污染的水源、 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等”[36]。而广义上是指,除了狭义上的内容之外,还包括通过降低耗能、减少排污、循环利用等途径,尽量减少对生态资源的耗费,而是多生产有利于人类生存、生活的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等[37]。由于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至今都没有给生态产品下一个明确清楚的定义。
1.3.2
生态产品的特征及功能。从该研究对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可以得到,生态产品源于自然的生态系统。那么生态产品具有以下特征:差异性、无公害性、动态性、局限性、多样性、可再生性等。生态产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灾害等[38]。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根源上扭转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趋势,为人类创造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的生活环境等,为全球性生态安全/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9],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关爱自然;更加地维护生态环境;更加努力步入文明、发展的社会潮流[40]。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分为以下3个方面:环境基础、资源基础、社会文化基础。
2.1环境基础
环境既包括空气、河流、土地、山川、病毒等物质因素,也包括思想、动作等非物质因素;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社会因素[41]。环境是相对某一个主体而言的,主体的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42]。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基础包括森林覆盖率及环境绿化覆盖率、环境的有效保护措施、环境质量。
2.1.1
森林覆盖率及环境绿化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全部森林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同时,它也是确定森林许可经营和开发循环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43]。环境绿化覆盖率是指环境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44]。森林覆盖率及环境绿化覆盖率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环境基础。
2.1.2
环境的有效保护措施。
环境的有效保护包括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环境质量的监测治理以及保护区域的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保护体系,为保护各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3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环境的全部或者是环境的部分因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的一种适宜方式[45]。
2.2资源基础
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是一个特定的地区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的总称[46],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含阳光、空气、河流、山川、土壤、平原、植物、微生物、矿产等;而社会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
2.2.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被人类发现的自然物质,将其生产或是消耗而变成有用的物质,能给人以安慰、安全感[47],从而提高人类现有和未来的生存、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48]。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功能,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
2.2.2
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社会经济生产发生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基础[49]。技术资源实际上是属于社会人文资源,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50]。技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的标准是不同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来决定的。
2.3社会文化基础
社会文化是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由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群体性等特征,并对社会各群众的文化教育、文化宣传产生了广泛意义的统称[51]。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社会教育水平、生态文明意识。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政策。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政策的制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发展目标。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2];而十八大报告中又一次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3]。
2.3.2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常被用作为评估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也是衡量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54],它是人们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經济情况的有效工具[5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2.3.3
社会教育水平。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准备以及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教育活动[56];狭义的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秩序的教育,不仅包括全日制的教育,也包括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57]。居民的文化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真实存在的一种关系来维持的,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关系,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2.3.4
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前提是要注重生态政治意识、生态文化意识、生态精神意识的发展。明确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的教育,唤起人们对生态文明意识的节约意识、保护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等。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是占在首要的地位,是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伟大意义:
①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发展,也促进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现代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稳定的、有序的、前进的发展;
③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更快地赶上并超越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条件,是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的重要保障。
4 小结
面对环境日益恶化、人民生活受到严重污染、自然资源的严重退化,必须加快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做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而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坚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稳定、发展、文明的社会,努力建设最美中国。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证我们的子子孙孙长久地生活在文明的时代里。
43卷16期
张 晨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耀红.珍惜地球资源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文明[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4):47-49.
[2] 沈正信.生态与生态文明[J].政策瞭望,2010(6):47-48.
[3] 杨永利.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4):15-18.
[4] 吴垠,袁程炜,周希桐,等.建设生态文明绘就美丽四川[J].四川省情,2013(2):36-37.
[5] 刘元芳.基于乡村景观规划视角的土地整治设计研究——以曲阳县产德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6] 本刊.加快公众水情教育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助力[J].治淮,2013(11):1.
[7] 刘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探析[J].求实,2013(4):61-63.
[8] 徐英男.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9] 乔繁盛.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绿色矿山建设全过程[J].中国矿业,2013,22(1):53-56.
[10] 张清德.北宋开封生态文明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11] 张瑶.生态产品概念、功能和意义及其生产能力增强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741-744.
[12] 刘登娟,黄勤,邓玲,等.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J].贵州社会科学,2014(2):17-21.
[13] 张乐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J].理论学刊,2013(10):10-16.
[14] 朱建清.歧义与预设:可持续发展辨析[J].理论月刊,2001(8):32-34.
[15] 黄展涛.试论环境保护与代际公平[C]//邓楠.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2006:931-934.
[16] 张邦花,李刚.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59-61.
[17] 黄宇.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業出版社,2009:88-89.
[18] 周琳.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以江门市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7.
[19] SEIDL I, TISDELL C A.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from Malthus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395-348.
[20]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10(3):28.
[21] 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态承载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01, 21(5):709-715.
[22] 许联芳,杨勋林,王克林,等.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 2006,15(5):1111-1116.
[23] 杨贤智.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50-155.
[24] 王中根, 夏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1999, 16(4):9-12.
[25] 王家骥, 姚小红, 李京荣.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3(2):44-48.
[26]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生态承载力理论、 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12-28
[27] 张传国, 方创琳, 全华.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J].资源科学, 2002, 24(2):42-47.
[28] 杨志峰, 隋欣.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5):586-594.
[29] 唐小平,黄桂林,张玉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8.
[30] 张燕.桂林旅游生态承载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31] 黄汉林.环境公害病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C]//首届中国卫生应急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2012:164-166.
[32] 姚耀富.石化企业要大力增加生态产品[J].中国石化,2012(12):93.
[33] 杨伟民.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J].唯实(现代管理), 2012(12):6.
[34] 胡安水.生态价值的含义及其分类[J].东岳论丛,2006,27(2):171.
[35] 张瑶.生态产品概念、功能和意义及其生产能力增强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741-744.
[36] 曾贤刚,虞慧怡,谢芳,等.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7):12-17.
[37] 马涛.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生态产品生产[N].中国证券报, 2012-11-28(A04).
[38] 杨才敏.简论生态产业与山西水土保持[J].山西水利,2013(10):5-6.
[39] 秦妍.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几点建议[J].魅力中国,2013(2):38.
[40] 赵伟敏.浅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O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llyj2013361510.aspx.
[41] 谭涛.广州市成年居民体育参与和体育环境关系的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大学,2006.
[42] 熊泽南.体育课程环境内涵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5):137-139.
[43] 郭忠升,张宏民.森林覆盖率的理论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J].陕西林业科技, 1996(2):30-33.
[44] 许菊芬.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5] 苟淼.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08.
[46] 胡延杰,周宁,金航,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力资本的再认识[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01(4):73-83.
[47] 郭柯.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陷阱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1.
[48] 杨缅昆.环境资源核算的若干理论问题[J].统计研究,2006(11):15-19.
[49] 土壤资源学[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8a218a0c1c708a1294a443e.html.
[50] 百度[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6304730.html.
[51] 楚颖惠,张旭云.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与推进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研究[J].神州(中旬刊),2013(6):39.
[52] 唐明勇.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诠释[J].红广角,2012(12):9-10.
[53] 柴毅龙.生态文明建设论要[J].昆明学院学报,2013,35(4):33-36.
[54] 田钊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恩施州与湖北省的对比分析[J].三峡论坛,2011(5):47-52.
[55] 陈瑶,周建萌.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导报,2012(16):1-2.
[56] 闫华月.土地整治框架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1.
[57] 周红.多元教育价值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