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接发球成功率技术训练研究

2015-04-29 00:44:03瞿海霞韩宁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接发球青少年

瞿海霞 韩宁

摘 要:接发球是排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排球运动中防守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是进攻的开始,对比赛的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随着排球运动的迅速开展和规则的不断修改,排球接发球技术正成为各球队制胜的法宝。一个球队接发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接发球好就能稳定军心,技术发挥就会相对稳定,有效进攻必须要有稳定的一传作保证。所以,训练中应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的手段要多样化,教练员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训练手段,有效提高接发球的技术水平。因此,研究青少年接发球方面的问题就越来越重要了。

关键词:青少年;接发球;技术要领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94-01

现代排球比赛,随着竞赛规则的改革,每球得分制的实施,使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同时加剧了比赛的对抗性,接发球也成为了由被动防守转化为主动进攻的主要手段,因而加强接发球技术、改进接发球战术成为关键的一环。一支队伍接发球的好与差,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接发球是本方组织第一次进攻的重要前提,是决定一攻战术运用质量的先决条件,是稳定队员情绪、鼓舞全队士气,增加得分机会的重要因素。有效进攻必须要有稳定的一传作保证。所以,训练中应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接发球技术的水平。

接发球的技术包括准备、预判、取位,合理且规范的技术动作以及心理因素。

一、接发球技术分析

(1)正确的准备姿势——正确的准备姿势是接好发球的基础,正确的准备姿势应该是: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前脚掌着地,弯腰屈膝使身体重心降至最有利于快速移动的高度,双手自然放置腹前。

(2)判断移动——接发球首先要有判断,对发球的飞行路线、速度及落点作出正确的判断。正确判断后迅速且正确地移动到最佳的接发球的位置。接发球的移动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跨步等,主要应该多用滑步和组合步法,关键在于熟练和合理运用。

(3)技术动作——正确的身体姿势应该是含胸收腹,身体稍前倾,双手重叠抱握,双臂伸直,双肘夹紧,击球时手腕下压。正确的击球部位和击球点是腕上10公分,击球应保持在腹前。正确的击球用力顺序是蹬腿、送腰、顶肘、压腕、抬臂以及全身协调发力。在侧垫时,送腰尤为重要。

(4)积极主动的心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积极判断的基础,积极正确的判断是正确运用技术的基本保证。

二、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我们队伍是江苏省乙组的队伍,队员处于青少年期,随着他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训练中主要围绕着下面几个环节来进行接发球训练。教学手段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足够的接球次数

(1)不隔网的分组发垫练习——可利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触球次数。在训练时要不断提醒队员用正确的移动步法和姿势,这是提高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接发球时还要看清来球,把球降到较低的位置并在接近手腕的瞬间去接球,同时要清楚本队二传的位置,身体由低姿势逐渐伸展,从正面将球缓冲后垫起。采用单人小范围的前后左右移动接球,增加手上感觉和脚步移动。

(2)采用单人的隔网的一发一垫(发球队员站在6米线处)或教练员高台发球,增加队员的接球难度,提高队员的判断能力和取位能力。接发球的判断对接发球队员影响较大的是对来球飞行线路、速度、落点判断的准确性。在接发球时要对对方发球队员进行预判。

(3)采用三人全场接发球,明确区域的划分,为接发球队员之间默契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4)采用三对三发接对抗,记录接发球的到位率和失误率。同时提高接发球的趣味性。

2. 严格的质量要求

(1)严格技术动作的规范——技术动作的规范是接发球质量的保证,包括准备动作是否及时正确、判断移动是否正确合理、垫球动作是否规范。

(2)严格的击球质量的要求——每一次击球动作的正确、合理性,击球质量是练习的最终要求。

(3)严格的精神状态的要求——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完成训练质量的保证。

3. 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

心理因素也是接发球的关键,教练员平时要给队员自信心,并传授自我减压、自我暗示、排除干扰的方法。接发球是排球运动的生命线,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接发球训练的手段多样化,教练员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训练手段,有效地提高接发球的技术水平。

(1)到位率的要求:在严格技动作规范的基础上提出到位率的要求。

(2)设置比赛情景:关键比分、关键比赛、主要的竞争对手,严格到位率的要求。

总之,接发球技术不能直接得分,但能够直接丢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所以,作为教练员一定要重视接发球的训练,并提醒青少年运动员对接发球训练的认识,使队员对接发球训练有足够的重视。同时,教练员要重视各项基本功的训练,为青少年的排球梦铺好成才路。

参考文献:

[1]王伟.排球接发球技术要领[J].中国学校体育,1998(02).

[2]孙丽娟.排球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03).

[3]孙伟东,朱晓岚.浅谈排球运动课接发球技术教学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1999(05).

猜你喜欢
接发球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灌篮(2019年16期)2019-03-07 06:09:34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体育时空(2017年2期)2017-03-28 16:09:35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1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