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监管是政府部门维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天津作为新时期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区域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凸显的新形势下,更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改革成为落实这一重要布局的发展主动力。
一、全面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
内涵和相关背景
1全面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内涵。市场监管(market regulation)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从概念上说,监管指的是政府依据规则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引导和限制,其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根据被监管对象的不同,市场监管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两大类,前者针对能源、金融等经济部门,后者包括安全、健康和环境等内容。在我国行政体制架构中,发改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承担经济性监管职能;工商、食药、质监、知识产权、安监等系统主要负责社会性监管。
改革,至少要符合两个要求:有设计、能操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目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为企业创造健康运行和良好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2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指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全新起点上的转型与改革,重在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在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监管体制的角度看,全国市场监管领域自下而上“二合一”“三合一”式的改革陆续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市场监管、大部门的市场监管体制正在形成。
从天津的角度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少有的机遇叠加和政策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都将使天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形成优势。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凸显。同时,市场和质量监管涉及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性成为公众的第一诉求。当前,由于保障安全的不可控因素增多,这些安全问题在新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极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发泄不满的燃点,处置不当将酿成重大公共危机。所以,一场能从最根本层面回应老百姓重大关切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呼之欲出,这也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必然之举。
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天津实践
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了实施“一个部门管市场”的重大部署,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拉开了大部制改革的帷幕,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于2014年7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改革整合了市食药监、工商、质监局的机构和职责,以及市卫生局承担的食品安全有关职责,同时整合了三个局的执法机构,设立稽查总队。在区县层面,设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受市场监管委垂直领导,乡镇街道设置市场监管所作为区市场监管局的派出机构。这样,天津从市级层面到区县、镇街全部实现了“三合一”,形成全行政区域内垂直管理的“圆柱型”统一市场监管模式。
天津的改革是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目标是建立健全一个部门负全责、一个流程优监管、一支队伍抓执法、一张网格强基层、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窗口办审批、一个体系搞检测、一条热线助维权的“八个一”工作模式。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实現健康产品统一监管。健康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食用农产品、饮用水、烟草、消毒产品及其相关辅料包材等。现代社会的健康产品风险越来越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特征,其不仅表现为低水平制假售假和简单的质量缺陷,更存在相互交融转化的可能。因此统一的健康产品监管体系,将更好地消除食品、药品监管的灰色地带。
三、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1内部整合的任务艰巨。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是一个不断调整磨合的过程,因此内部行政机构的协调是个慢变量。有学者认为,此次改革推行的是“一个部门管市场”的监管模式,将部门间推诿扯皮变成部门内的协调,然而过去“九龙治水”的分段监管模式在本质上仍未完全消除。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设30多个处室,除对办公室、人事、监察等综合处室进行整合外,三部门原业务处室的调整仍在摸索中进行。这意味着下一步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将面临内部调整的挑战。
2基层专业性监管力量有待加强。一是监管对象数量激增。随着“宽进严管”政策的进一步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举措更加简化了注册登记流程,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二是监管人员转型难度较大。以往质监和食药监并未在镇街一级设派出机构,监管工作由区县局和直属机构承担。机构改革后,镇街市场监管所在承接原工商所职能的同时,还增加了快速检测、特种设备、药品流通等日常监管职能,而以工商所为班底的市场监管所在专业领域相对缺乏监管经验。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普通公务员从初次接触到完全胜任一线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专业成长的难度较大。
3新兴业态的监管挑战。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呈现出移动化、模块化、碎片化三大发展方向,并相应形成所谓“微商”的三类模式,这些新兴经济形态无不促进传统市场监管模式的革新。2014年我市共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90件,处罚金额达1517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333%和43794%。由此可见,伴随着网络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网络违法案件数量也在呈现井喷式上升。
四、全面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开辟天津新路径
1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建立高效组织保障。强有力的监管机构是政府监管职能得以有效施行的组织保障。监管机构需要借助其组织职能实现监管目标,根据监管机构职能分离的原则,使决策、执行与监督由不同部门或人员行使,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实现相互制衡。可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监管经验,适时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局,作为市场监管局的内设二级局,建立“一个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职能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打造基层人才队伍,筑牢改革力量基础。市场监管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应积极适应大市场监管体制调整,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将能力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通过举办专业领域监管等培训班,提高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搭建基层所长学习交流平台,加大所长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力度,开展优秀所长评选活动。
3紧密依托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市场监管。借助大数据技术,革新监管模式,构筑“信息主导监管”格局,有效实现对“宽进”后市场主体的长效管理。实施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食品“黑名单”制度,使信用记录在登记许可审批、银行贷款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社会协同共治机制,依托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监管等。
4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企业活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小微企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快速拉动不同,企业发展是一个慢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续提高的过程。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名录,结合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优化投资环境。从准入环境和竞争秩序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放宽准入,优化服务,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5提升财政保障,解决好“财和物”的问题。按照“执法资源向一线倾斜”的原则,整合优质执法资源,改善基层执法条件,加大基层执法保障力度。改革财政体制设计,设立市场监管专项经费,明确预算、支出、管理、使用等办法。设立并规范举报奖励资金的各项制度。改善监管条件、升级执法装备,推广运用电子取证设备、指纹机、脸谱等现代化手段和方式装备注册登记和执法办案,提升监管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近两年来,重新焕发出活力的天津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决议的正确性。我国经济的每一次破茧成蝶,靠的都是体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改革,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先手棋”。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分利集团日益增加的今天,唯有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以断腕之痛换取市场经济之繁荣,奠定经济缓中趋稳之基,才能建构市场秩序新體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