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实践研究

2015-04-29 00:44:03朱志娟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

朱志娟

摘 要:球类活动是幼儿在游戏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运动方式,一直以来受到幼儿的青睐。球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素质。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在活动中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没有真正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人。要纠正这种错误的倾向,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指导方式。

关键词:球类运动;发展;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62-01

球类活动是幼儿在游戏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运动方式,一直以来受到幼儿的青睐。球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素质。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在活动中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没有真正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人。要纠正这种错误的倾向,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指导方式。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组织开展球类活动时,要注意在言语和行动上照顾好每一个幼儿。教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扬的手势,都能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成功之处,纵向比而不横向比;要多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表现,而不是只一味注重活动的结果;要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要多关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点,特别是不要只看他的不足。如大班有个小朋友,因身材矮小,在一定高度投篮时,由于身材不占优势,每次都赶不上别的小朋友。但是,我们发现他行进间运球能力比较强,于是我们让他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充分发挥了他个小但灵活的长处,从而增强了他的信心,提高了他对球类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球类活动中开展“大带小”活动。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习惯集体活动,在组织球类活动时,大部分幼儿让球不停地滚来滚去,还有少部分的幼儿抱着球看着别人玩,一脸茫然。我们对中班幼儿说:“你们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在玩球,我们去陪他们一起玩儿,好吗?”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去指导、照顾比自己弱小的同伴。所以,通过结伴自由、相互交流、互补配对等方式,幼儿教幼儿,能让他们充分感受互助的快乐,帮助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

(3)提供多层次的辅助材料。在组织幼儿进行球类活动时,教师给幼儿提供的辅助材料要找到幼儿的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幼儿的活动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为幼儿准备辅助材料时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挑战性,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球类活动的积极性。如在幼儿练习一定高度拍球这项技能时,教师为幼儿准备有大的奶粉罐和小的旺仔罐;练习投篮时,准备的篮球架有高有低等。同时,教师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活动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幼儿玩得开心,自信心和成功感得到了增强,继而提高了他们参加球类活动的兴趣。

二、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1)参与活动的准备。以往每次球类活动,教师总是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后来,组织球类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能说的、能做的,教师都放心、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做,绝不包办代替。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直接交由幼儿完成,较难的材料由教师协助完成,有关球类活动的辅助材料则都由幼儿与老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准备。这样,教师既从繁忙的活动准备中解放出来,又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主动、积极地位,动手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参与活动的评价。在球类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很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在探索玩法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有创新意识的幼儿,并进行鼓励,对其新玩法进行推广,以此激发其他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组织以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标的理想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幼儿自由练习,并让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进行评价,使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这样不仅便于幼儿掌握动作要领,而且更能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三、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1)多提问题,激发想象力。在球类活动中,教师可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明确提出活动要求,但不作任何指向性说明。如玩“拍球花样多”时,教师问幼儿:“球应该怎么玩?”幼儿马上说出了“拍着走”“慢慢拍”“快快拍”等玩法。当幼儿较熟练地掌握了“拍球花样多”的基本玩法后,教师继续引导:“除了单手拍、双手交替拍之外,还可以怎么拍、怎么玩?”随着教师的不断启发、引导,幼儿兴趣逐渐增强,很快出现了利用身体各部位玩球的多种玩法,如拍球有双手拍、转身连续拍、抬一下脚拍一下球、双脚跳拍、边走边拍、手背拍、指尖拍等。

(2)鼓励一物多玩,激发探究力。在球类活动中,教师碰到一种新材料时不要急于告诉幼儿此材料的玩法,而要引导幼儿在球类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思考,让幼儿有充分探究空间和时间,想出多种可能的方法。如玩“毛巾球真好玩”时,教师让幼儿们想想毛巾球的多种方法:有的幼儿会向上抛球,有的会几个一起抛接球,有的则夹在两腿之间学小兔跳,有的会在地上滚,有的则两个一起用肚子运球或用肩膀运球……幼儿们会想出许多有趣的玩法,其探究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和展现。

随着我园阳光体育特色的不断推进,我们教师对球类活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我们教师要变“模仿学习”为“探索学习”,变“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自主运动的空间,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活泼健康地发展,从而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洪静翔.幼儿园球类活动理论及设计集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雷红云.论幼儿主体性及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05).

猜你喜欢
主体性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0:48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5:25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6:00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