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与反思

2015-04-29 00:44:03余怡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成才信任

余怡

摘 要: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世上没有坏学生,更没有差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对于那些爱犯错误的“坏孩子”,教师对他们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替他们想一想,让他们在宽容和信任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理解和关爱中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师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高山的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因此,在与学生交往中,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于我们每个教师是责无旁贷的。

关键词:高校;成才;爱;信任;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28-02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但是,在实际教学教育中,才蓦然发现,这些美丽的字眼,这些美好的心愿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实际和理想的碰撞常使我不敢掉以轻心,我只希望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用无比的信任换来学生对我的信赖。“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倡导过的一句座右铭,也是这位人民的教育家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他要求我们,不论教怎样的班、教哪一个年级;不论学生是优劣、面目端庄与否、听话与否、干净与否、有德的还是缺德的、甚至失足的,统统都要待之以爱。他曾经告诫那些对学生滥施体罚的人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话说得是何等中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我们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爱心,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爱的前提——换位思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世上没有坏学生,更没有差生。问题是教师怎样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关心、教育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对于那些爱犯错误的“坏孩子”,教师对他们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替他们想一想,让他们在宽容和信任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理解和关爱中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

后进生,无论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后进,还是学习方面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像一棵生病的小苗,班主任应该多多换位思考,把他们培育好。我就曾经教过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名叫小A。一个矮矮的瘦小的人,独自坐在最后一个,不管课内课外,坐在那身子就喜欢扭动,转过来转过去,但是不去理会别人,别人也不曾去关注过他,他只和班里几个同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交往。这个小A在我没接这个班级时,就认识他,他是学校的特困生,学校每次帮困助学活动都向他捐助过。这样一个经常受到大家帮助的学生,品德习惯怎么这么差呢?联系到他的举止行为,我似乎更不明白了,每次做操他站在第一个,但是动作是最糟糕的,伸不平,站不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上课随便开小差,作业字迹潦草,有时甚至拖拉不做作业。从家访中我得知他们家生活得很艰难,他父亲才找到一份工厂烧饭的工作,以前都是开残疾车载人赚钱。母亲也是残疾人,在家做纸盒补贴家用。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市地税局的助困活动,学校里的费用也尽量申请减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样的家庭境况一定在孩子心目中不可回避地产生了阴影。我联想起他从没参加过班级组织的任何春游活动,即便费用学校已经减免,他也买不起好的食品;联想起他父亲曾为申请减免的事宜不分青红皂白上学校吵闹;联想起当他父亲听说孩子在校不认真读书时,竟然冲进教室,用火点燃了书本以恐吓小A;联想起班级同学时常对小A的嘲笑;联想到任课老师一谈到他总是一脸恼怒……那么,小A的表现,我似乎或多或少能理解了:他从没受到过正面的评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即便是对他本人——那么瘦小的不起眼的一个人。正是因为他处处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他才会那样自暴自弃的。是的,他需要的是信心,一种认为自己和别人一样的信心。

我希望能找到那么一个切入口,重新树立他在同学们当中的形象。记得那是一堂作文课,要求写菊花,我请家里种菊花的同学带一盆菊花到学校来供大家赏析写作。由于家里种菊花的人毕竟不多,何况带来带去也实在是麻烦,因此,那天把菊花带到学校来的只有3名同学,其中,竟然有小A。他带的菊花盆挺大的,枝杆又粗又长,足有他一半身高,盛开着几朵紫色的菊花,一拿到教室,同学们都不禁啧啧赞叹:“好漂亮啊!”他们将那盆菊花团团围住,有的朝我嚷嚷:“老师,快来看,紫色的菊花!”有的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菊花啊?”我看了小A一眼,他那脸上满是兴奋和骄傲,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同学们看他的菊花。我把他拉到身边,对大家说:“这可是小A辛辛苦苦带到教室里来的,请他做下介绍吧!”于是,我让大家坐回原位,请小A站在讲台前为大家介绍。他慢慢放松了心情,指着那花儿响亮地说起来,从根到筋,从叶到花……同学们有的认真地听着,有的拿出笔刷刷地记着,有的仔细地打量着那盆花……他话音一落,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我笑着说:“看来,我们小A不但很热心,不怕辛苦为同学们服务,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讲得头头是道的!”同学们开心地点点头,有的调皮鬼嚷嚷起来:“小A,你还挺不错的嘛!”他这时忸怩起来,头一低匆忙坐回了座位。以后,我只要一找到机会就表扬他:“字写得端正多了!”“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上课回答问题很到位!”……

时间匆匆而过,一年过去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在父母的督促下,以前那个调皮、捣蛋的男孩逐渐走入了集体的大家庭中,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看着他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记得有一次小作文,他这么写道:“今天,学校开展了助学活动,我又一次从司令台上拿到了同学们赠给我的学习用品,我感到很激动很高兴,可是我的学习成绩还不好,我也很着急,我不能辜负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帮助、信任,我要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情不自禁的,一股暖流在我心底涌动着,如果说,以前他接受馈赠时的心情是理所应当的话,现在他已经慢慢觉得要回馈学校、回报社会了。看着他懂事了,我真的很欣慰。后来,他顺利地踏上了工作岗位。

现在回想起来,不由得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常言说“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要想转化后进生,就该站在他的位置想一想。面对他经常犯错,采用惩罚的手段是行不通的,此时的他对你会既畏惧又疏远,根本不会把你当作最可亲近和信赖的人,并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你。在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小A也像大多数后进生一样有着矛盾的心理:想得到同学的尊重和信任,和同学做好朋友,可又难以约束自己,同学越是鄙弃他,看不起他,不和他玩耍,他严重的自卑心理日益得到滋生,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的念头。正如歌德产生的一句话:“你失去了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实现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二、爱的基础——耐心细心

师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高山的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的回音绝不是:我爱你。我很喜欢凝视他们的目光,从那澄清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信任,看到了高兴,看到了求知,看到了……我相信只有读懂他们眼中的话,我们的心才会贴得更近……因此,在与学生交往中,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于我们每个老师是责无旁贷的。

记得那是一个清晨,我同往日一样踏入教室,听着朗朗的读书声,习惯性地环视了一周,同学们都很认真。不对,那本书怎么竖那么直正好把脸给挡住了,我了解这是学生偷懒的惯用招数,心里冷哼了一声:这招蒙得了我吗?让我看看是谁又在偷懒呢?再定睛一看,是小B。怎么会是她?我心里直犯嘀咕:她是班长,以身作则都不记得了吗?何况,平时老师不在时,还请她负责教室纪律,她的能干自律使她在班中树立了良好的威信,成了我的得力助手。一股无名之火窜上我的心头:好吧,我要当众狠狠批评你,看你这班长怎么当的!于是,我不动声色向她走去,奇怪的是,她似乎没有觉察,眼睛正空洞地望着地面,全然没有平时的机灵。当我走到她面前停住了脚步时,她的同桌赶紧用胳膊肘暗示她,她才如梦初醒的样子,猛一下瞧见我,她的目光还是那么呆滞,与平时真是判若两人。我暗暗觉得不对劲,觉察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向这边注视过来,于是我拍拍她的肩膀,暗示她跟我走出教室,她低着头,顺从地跟出来。来到教室外的栏杆边,我轻轻地问她:怎么不读书啊?她的目光不敢看我,飘向了前面的远方,嘴里喃喃:不想读,也读不进去……这话什么意思?我一下懵了,“为什么不想读?”她沉默了。于是,我换了一种口气:“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平时的你那么开朗直率,面对老师那么坦然,怎么还有什么不能对老师说吗?”她的眼泪刷地一下子下来了,“我……我昨天听见爸爸妈妈在吵架,说要离婚……”她哽咽着,“他们要是离婚了,我就不要读书了……”我一下明白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她这种颓唐的情绪影响一天的学习呀!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吵架呀?”“我爸爸老打牌,妈妈老跟他吵架,昨天吵得特别厉害……我不想他们离婚。”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我用手边为她擦拭眼泪边诚恳地说:“傻孩子,你怎么当真了呢?也许是爸爸妈妈生气时说的气话呢,你要是不好好读书的话,他们会更生气的。你要是相信老师的话,就安心地进去读书,老师晚上打电话和你妈妈谈谈,把你的想法告诉她,好吗?”她猛然抬起头,清澈的目光直射进我的心里:“老师,你要说话算话啊!”我笑着说:“怎么,还不相信老师吗?”她点了点头,用手抹干了泪痕走进了教室。放学了,小B特地把她家的电话写在了纸上,郑重地递给我:老师,你一定要打啊!我很认真地对她点头。望着那个号码,我在想着该怎么和她家长交流。电话打过去后,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她妈妈笑着说:“我只是一时气话,这孩子怎么就放在心里了呢?”听到这里,我的心也就放下了。凝视着眼前的台灯,我眼前浮现出那张爽朗的笑脸,希望她能时时阳光灿烂……转眼她毕业好几年了,偶尔能收到她的Email,她依旧用调皮的口吻诉说着身边的人或事。每每看到已经毕业的学生仍能将我记挂在心里,当我朋友般一样倾诉自己的心绪的时候,我心中总忍不住为自己感动一把……

人们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无数人的成长成才历程都在验证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的果实;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的果实;播下一粒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性格的种子;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的果实。因此,我愿和孩子们共同成长。送别了一个个黄昏,迎来了一个个黎明,我的心充满期待;坐看云卷云舒,乐闻莺声笑语,我的梦随波流转。记得诗人汪国真在诗中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想说的是:我不去想自己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教育这方热土,伴着学生伴着爱,我们会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参考文献:

[1]李恒川.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董美英.感喟真人——析陶行知“真人”教育目标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2).

[3]杜新.与当代青年共鸣——“汪国真诗歌热”小记[J].瞭望周刊,1991(Z1).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成才信任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04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从生到死有多远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22:34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56:37
“换位思考”可解决“政出多门”
紫光阁(2016年7期)2016-07-11 08:07:56
信任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
环球时报(2014-10-31)2014-10-31 1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