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

2015-04-29 00:44:03诸思琴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长参与生活习惯学生

诸思琴

摘 要:家长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从参与意识、参与内容、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学生;家长参与;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23-01

一、家长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

1. 家长参与的意识方面

在90份有效问卷中,所有家长都认为学校和家庭对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且有73名家长认为家长的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17名家长认为有必要的,没有家长认为其参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是可有可无或是没必要的。

2. 家长参与内容方面

约85%家长经常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15%的家长则是偶尔甚至从不参与。家长在睡眠、饮食、卫生及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从不参与的现象,尤其是自理能力方面,偶尔和从不参与的比例相对其他三个方面多很多。

3. 家长参与的态度方面

大多数家长在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上是一直主动或经常主动的态度,也有大约3%的家长偶尔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50%左右的家长综合采用了耐心教导、严厉批评、不予理会三种方式,也有部分家长采用单一方式(如耐心教导,以积极真切的情感去感染孩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规则),还有极少部分家长对孩子持不予理会的态度。

4. 家长参与的方式方面

问卷主要涉及了家长参与的四种方式:结合生活,说理,榜样,游戏、故事。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说理、榜样的方式被绝大多数是家长所采纳,部分家长则结合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运用游戏、故事等方法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家长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1. 参与意识模糊,存在盲目参与

虽然所有被调查的家长都认为是有必要参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是并不能排除盲目参与的存在,如参与内容的不全面、不平衡,参与态度的不理智,参与方式缺乏多样性等。

2. 参与内容不全面,存在不平衡参与

家长不仅在生活习惯的各方面的参与是不均等的,并且对同一内容的各方面的参与也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偏重和忽视现象。

3. 参与态度不理智,缺乏科学参与

部分家长表示:父母有必要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态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是觉得小孩无理取闹,会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对他们“下命令”。更有家长表示:孩子已经入园,感觉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导致对孩子的疏忽,可见这类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4. 参与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家长在参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过程中较多采用说理、榜样等通俗的教育方法,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多种途径都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如文学作品、游戏等可能更具有教育意义,更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策略

1. 增强家长参与意识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为怕他们做得不好、嫌他们做得太慢就包办代替,使他们失去了锻炼、巩固的机会。

(2)明确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幼儿智力、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 拓宽家长参与内容

(1)家长方面。意识到不同的内容可促进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1)按时就餐睡眠,看似平常的小事,但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则会留下守时、自制的优良品质;2)自己折叠小被子、衣服等,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性;3)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幼儿营养全面,促进身心的良好发育等。

(2)幼儿园方面。加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在孩子入学的时候,幼儿园可以针对卫生、饮食、睡眠、自理能力四个方面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一定的要求或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供学生家长了解重视。

3. 改善家长参与态度

(1)家长方面。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制定家庭生活常规制度表。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制定家庭生活常规制度表,规定每餐时间、入睡起床时间,并对生活中的各个小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这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2)幼儿园方面。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在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家园联系册”的利用、家访等,使教师和家长双方都能了解孩子在近阶段的表现,及时配合教育孩子。

4. 增加参与方式

(1)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巧妙利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儿歌,教师可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让幼儿边洗手边念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冲冲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一搓,指尖指隙都擦到,再用清水冲一冲。”这样,小朋友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洗手。

(3)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鼓励的作用。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常常是有效的方法。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因此,家长应抓住机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洪艳.幼儿园中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浅谈[J].辽宁教育,2014(16).

[2]刘宇泽,陈丽.幼儿手工活动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

猜你喜欢
家长参与生活习惯学生
生活习惯
幼儿100(2024年11期)2024-03-27 08:32:30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析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04:16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学生写的话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3:13:20
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