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

2015-04-29 00:44那只叫汤姆的猫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博物展品品味

那只叫汤姆的猫

让文艺范更有品味

作为一名文艺范,去博物馆提升一下自己的品味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不过,我们处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难道只能亲临博物馆才能感受那份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么?显然不是的,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在手机上推出相关APP,《博物》就是其中之一。

《博物》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家博物馆中的典藏精品,内容虽然不多,但每日都会实时更新,保证大家阅读到的都是最新的资讯。不仅如此,所有内容都质量上乘,每一个藏品都配有非常详尽的图解和说明。在《博物》的首页,会滚动显示近段时间展出的藏品,进入详情界面,APP就会以图片形式详细说明藏品的资料、展出时间和位于博物馆的哪个位置等信息,用户可以下载到手机中保存,留待亲至博物馆时拿出来加以参考。此外,在每件藏品的详细信息页面,都可以发现右上角存在一个“耳机”图标。点击之后,APP就会以有声读物的形式,详细为大家解读该展品的前世今生。在这里,用户看到的听到的也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物品,而是满载故事与历尽沧桑的一段历史。不过,也正是由于需要大量配置语音,导致《博物》内容上有所局限,稍显不足。

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狂潮

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将自己的藏品数字化。而像Google等互联网巨头,也通过“艺术计划”等项目,吸引博物馆入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原因其实并不难猜到,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就是分享,这样的分享将给博物馆远高于目前人流量的点击量,也有助于将有共同爱好的艺术爱好者聚集起来。而且,在将展品数字化之后,博物馆可以将这些死物进行再加工,以增加观众的兴趣。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今年就计划在内地的一些博物馆中进行巡展,会通过数字技术,将“历史”上的乾隆朝与观众所处的“当代”,以虚拟的平行时空搭起互通桥梁,对乾隆的艺术品位进行全新的诠释与再创作。这很有意思,不是吗?

当然,数字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博物馆来说,数字化之后藏品资料就被公开到互联网,其背后的附加信息:如“隶属哪家博物馆”、“在哪个展区展示”,实际上已经不那么重要。这些信息经过公开和共享,将不再是某间特定美术馆的“财富”。本来这个世界上的事就是有利有弊,而且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而不是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这样想,其实这样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猜你喜欢
博物展品品味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博物馆奇妙页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