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翔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德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被后人称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创作几乎包含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其主要作品有:200余首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圣咏曲,宗教曲,大量的管风琴曲、钢琴曲、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和组曲。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音乐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的专业院校里,学习西方音乐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会接触到巴赫的音乐。所以本论文试图以《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切入点,主要立足于《第六组曲》中《萨拉班德舞曲》,《吉格舞曲》进行全面的分析,围绕创作的时代特征,组曲结构,演奏风格,在实际演奏中指法,弓法的运用及版本比较展开讨论,对德国传统流派与俄罗斯流派在演奏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与归纳整理,并对一些新兴的演奏形式详细介绍,为大提琴的演奏和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萨拉班德舞曲;吉格舞曲;实际演奏技巧;风格分析
众所周知, 巴赫在音乐创作中重视复调的运用,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这种复调音乐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在主调和声音乐发展到一定水准时建立起来的其中有清晰的和声结构与功能。他将复调音乐发展成为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巴赫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平衡关系。再通过这种均衡的关系作对位,复调的处理,是音乐达到了极为丰富的循环。巴赫的音乐是简单也是复杂的,甚至接近于数学与逻辑。有人曾说,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从音乐旋律特征上看,巴赫常使用多声部,相互模仿的手法,这是他的音乐连绵不断的交织进行,具有深刻的抒情性。巴赫确定了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使得今后的音乐发展具备了无限发展的可能,他被贝多芬称之为“和声的创造者”。
有关《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被称为“大提琴音乐中的圣经”,是大提琴乐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作品,它不仅要求演奏者有扎实过硬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对创作及演奏风格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最终达到演奏,理论,精神的统一。这套组曲无论对大提琴演奏家还是音乐学家而言,均愿意奉献其毕生精力去研究和探讨。试图在具体的音乐研究中和实际演奏中寻求一种完美的理解方式。组曲,是由多首乐曲组成的音乐形式。组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是由几首风格各异的曲子组合而成,组曲的创作在巴洛克时期到达了创作顶峰。巴洛克时期的组曲主要有四首特定的舞曲为核心,他们分别是:阿拉曼德舞曲(Allemande),库兰特舞曲(Courant),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吉格舞曲(Gigue)。在这顺序固定的四首乐曲之外,同时可对其加以扩充,在阿拉曼德舞曲前可以加入前奏曲(Prelude),在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之间添加加沃特舞曲(Gavotte)或小步舞曲(Menute)。
作品的文本分析及演奏体会
以萨拉班德舞曲为例: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是一种西班牙舞曲,多为3/2拍或3/4拍,前后两段曲式,后段较长,各自反复。这种舞曲有别于其他舞曲:以稳重的和声结构缓缓推展,采用块状声响,缓慢,庄重。个人认为这首舞曲是首组曲中最难的一首。(见谱例1)
萨拉班德舞曲第一部分完整的出现了全曲的第一句旋律,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织体。旋律部分为和弦的高音部分,丰满的和弦作为坚实的基础音符加以支撑,从而更好的突出高音声部的旋律。演奏时要尽量的保持住乐句的连贯性,流畅稳定的运弓是关键,右手的重要性在这首乐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克制,既要有合理的音乐思路作为整体指导,还要有扎实连贯的右手作为保障,能做到这几点实属不易,演奏者应在练习中敏感的感知与把握。另外,这首舞曲是整首组曲中速度最慢的一首,合理的制定一个速度是演奏好这首曲子的前提。不可以过于的缓慢,那样会显得没有动力,十分拖沓,整体会支离破碎,失去了乐曲的完整性。“速度在整个舞曲中显得格外敏感,与作品的特性紧密相关。一旦演奏者被这些章节的意味所鼓舞时,他定会觉得自己沉浸在乐曲的正常速度中,胜似参照一个节拍器的指导。”(保罗·托特里埃)(见谱例2)
第二部分明显比第一部分长出很多,是第一部分的充分延伸及继续发展。在整体情绪上要比第一段更加流动,同时注意右手弓子位置及留弓,和弦的保持及深度的延伸。赋予旋律庄严的气质及丰厚的音响,缓慢但不拖沓的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像是巴赫在哲理性的思考一样,耐人寻味,仿佛要将他宇宙般的思想通过音乐的流动传递给听众。演奏时力量尽量下沉,自然匀称,音色沉稳但不失流动性,尽量做大连线,和弦之间的转换做到圆润流畅,不受牵绊。
加沃特舞曲(Gavotte), 是当时相当流行的宫廷舞曲,放在组曲中通常是紧接着萨拉邦德舞曲,也是两段式结构。演奏顺序是先演奏第一加沃特舞曲,再演奏第二加沃特舞曲,紧接着反复到第一加沃特舞曲,最后在第一加沃特舞曲结束。加沃特舞曲用作慢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和终曲(吉格舞曲)之间作为过渡,目的在于使听众有时间得到松弛一下。(见谱例3)
加沃特舞曲是巴洛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宫廷舞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活力及跳跃性,动力感十足。在演奏时要以稳定踏实的速度进行,在演奏开头的三个和弦时,前两个要短促且集中,最后依靠在第三个和弦上,丰满而充实。在后面类似的地方,演奏法均为一致。在演奏时,演奏者应先试唱,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理清乐句的走向,感受重音带来的微妙变化。个人认为只要把握住这几点,就可较充分的理解并演奏。
第二首加沃特舞曲的风格和第一首基本保持一致,但步调更加轻盈明快,线条更加流畅自然。要注意保持节奏的动力,不能拖节奏,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表现出“连”和“断”的效果,在整体的意识里要有舞蹈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段舞曲中加入了模仿风笛的演奏效果,使得该曲的色彩更加丰富。在演奏这段时,左手要凸显旋律音,可以适当的加入少量重音(accent),松弛柔和,富有弹性,注意整体的连贯。(见谱例4)
有关于《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风格问题
(一)关于左手问题
揉弦:
正确的认识揉弦在《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演奏者以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演奏来诠释这一伟大作品。众所周知,巴洛克时期的提琴演奏很少使用到揉弦,这与当时的乐器构造和审美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于是,现在对于如何更好地演奏这一组曲有着不小争论。一些流派只按照巴赫手稿上的弓法,基本不用揉音。另外一些则倾向于较浪漫的演奏,使用到大量揉音。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现代的“大提琴手,这两种风格都是极端的。完全按照老旧的方法去演奏而不做任何改变在现如今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利用现代的手法去演奏巴赫也是过于草率的。笔者认为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完美平和的平衡,才是在当代演奏好组曲的关键。没有任何变化的左手是不受大家欢迎的,因为它失去了生命力,适度的在演奏中运用揉弦可以丰富组曲的音色,增加组曲的活力,更可以使右手得到放松。无论使用怎样的揉弦,都要以一个宗旨为目的:陈腐的老旧方法即严格遵守既定事实,拒绝作出任何改变,在这个时代应当已经被对美的不懈追求所取代,即美感比任何事实更真实,更重要。
(二)关于弓法与指法的问题
保罗·托特里埃曾经说过:“在每个乐句中寻求理想的弓法,是每个大提琴家终身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他的这一观念也适用于指法的选择上。选择正确的弓法与指法是为了更加突出某些主题乐思,表达某种风格特征及情感,更加便于演奏等等。但是,笔者认为弓法和指法会随着演奏者的经验的增加,演奏能力的增强,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不会有一种“绝对完美”的弓法与指法,只能说在某一阶段找到了一种相对合理的弓指法。
当今的演奏者该以怎样的一种标准去权衡这种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没有变化近乎古板的演奏不会引起现代听众的共鸣,而过于自我个性的处理也会让人感觉不到巴洛克的味道。其实对于现代演奏者来说没有一个标准的对与错,随着演奏者个人阅历的丰富,演奏水平的提高,在各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巴赫”都会是不同的,我想这才是巴赫的伟大之处,他的作品指引我们去探索一切表现美的可能,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冷冰冰的诠释不会让人感动,一切的宗旨都是不懈的追求音乐的美感,只有美感是最真实,最动人的。
结语
《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演奏曲目中的“圣经”。每一个大提琴演奏者都会将这首作品作为毕生研究学习的对象,这首作品就好像是一面镜子,演奏时的全部缺点和问题都会毫不隐藏的展露出来,所以不是每一个演奏者都可以轻易地驾驭这首作品,它不仅需要精巧的技术作为基础,更需要深厚的音乐感悟和理解作为保障和支撑。《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大提琴的演奏艺术开创了新纪元,对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影响树立了一座历史性意义的丰碑。
参考文献
[1]黄海昌,著.阐释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存在的几个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9,26(3).
[2]蒂姆·芬霍尔特著,喉咽译.诠释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焦虑.
[3]王立彬著.他带我到生命的青草地上——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J].门外谈,2010(1).
[4]王崇刚著.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唱片精选,2010(1).
[5]可驹著.《勃兰登堡协奏曲》与《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版本略谈[J].2010(1).
[6]汪洋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