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2015-04-29 15:21王飞飞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发展

【摘要】山西向来有“民歌的海洋”之称,而河曲的民歌艺术,可以说在山西独领风骚。河曲民歌作为山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记录了历史的演变,映射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路历程,在整个西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内涵与意义。本文第一部分简述了河曲民歌的发展,第二部分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从而体现河曲民歌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音乐人关注并发扬河曲民歌。

【关键词】河曲民歌;发展;艺术特点

一、河曲民歌的发展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因黄河由北、西、南三面绕县境流过,蜿蜒曲折,故称河曲县。河曲县是历代镇守边疆的“古塞雄关”,是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文化重镇。

由于河曲处于黄河中游,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应该从黄河流域人类文明史开始,就有人类的文化活动开始产生了。追溯河曲民歌的历史,在唐宋时期就传播开来,而盛行则是在明末清初,明代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又老尽歌讴”的记载。河曲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河曲人用歌声诉说着他们的苦难生活和艰辛的劳动,“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从这首歌谣中可以看出河曲人们的艰辛的生活状况。有人说,是贫穷和苦难激活了智慧,使河曲人心中流淌出一首首宣泄苦难、抒发心中激情的民歌。作为一个鸡鸣三省的地区,河曲民歌还是研究东西路二人台的重要依据,如山西府谷、内蒙古二人台等。河曲民歌即是西口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为西口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为山西民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二、河曲民歌的艺术特点

河曲民歌,主题鲜明,题材丰富,民俗多样,语言独特,歌词委婉,曲调凄美。以反映生产劳动、情爱相思为主,朴实、真挚、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一)河曲民歌在音乐旋律方面的特点

1.调式

河曲民歌的调式通常有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和宫调式四种,徵调式最多,其次是商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相对少一些,而且大多有明显的内蒙古地区的音乐风格。河曲民歌“山曲”的各类调式的音阶中,“变宫”和“清角”音几乎很少用,但在“小调”中却比较常用。充分说明了“山曲”是河曲当地古老的品种,而“小调”的发展较晚,受到了其它地区民歌和民间音乐的影响。

2.结构

河曲民歌的基本结构为上下句各四小节的平行乐段,上下乐句一般为对称结构,旋律变化不大,第二乐句多为第一乐句的重复,仅在最后一个音或两个音上有所变化。但每一首简短的乐曲都包含了完整的音乐结构,并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塑造了完整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也是河曲民歌在艺术上的重要特点之一。例如:《山高路远见不上》

这是一首河曲传统的曲调,表现了妹妹对哥哥的思念之情,上下两句仅结束音有所区别,显示出不同的结构功能。这种由上下两乐句换尾重复构成的平行结构,是河曲民歌最常见的曲式结构。

3.节拍节奏

从谱面上看,河曲民歌的节奏节拍都比较均匀、规整。但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没有那么呆板,而是比较自由,舒展的。它的音调悠长,多使用自由延长音。节拍大部分都是2/4拍,极少数为3/4拍,也有个别为2/4、3/4或2/8、3/8组成的混合拍子。例如:《跑口外跑得心惨了》

其中,第二小节、第四小节、第六小节的尾音均为自由延长音,这样唱出来,可以强调语气,加深情感,突出了音乐的抒情性。

4.旋法和终止

河曲民歌的旋律进行中,常见到的是乐音之间的4、5、6、7、8度的大跳,甚至还有9、10、11度的大跳进行,音程跨度大,旋律跌宕起伏。其中,各种音程的跳进与调式音阶下行级进相结合,而上行级进的旋律进行比较少见。上句大多结束在调式音阶第五度或第四度音上,也有高八度的调式主音上。下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形成完全终止。上句落音都比下句落音高,“上扬下抑”。“上抑下扬”的情况也不少见。例如:《挣不下银钱过不了》

这首乐曲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五度下跳,使离别时的柔情更让人心酸。

又如:《手巾揩泪沾不干》

这首歌曲旋律是一首常见的平行方整乐段,表现了妹妹对哥哥的期盼,而其中的七度大跳,更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二)河曲民歌在文字语言方面的特点

民歌是方言的夸张,传递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方言土语、野嗓子、环境声加旋律才是真正的民歌。语言通俗化是河曲民歌的一大特点,这些歌词,不咬文嚼字,不装腔作势,毫无雕饰,信口信手拈出,而其词达,其情切,是语言艺术的结晶,充满了诗情画意。河曲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语音色彩,河曲地方语音中的方言土语,融汇了外地民歌、秧歌、长调等语言的长处,独具一格。其文字语言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即兴性

“想甚唱甚,见甚唱甚”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草,自古唱山曲儿不用教”、“心里难活我就唱,学会唱曲解心宽”。 河曲民歌的唱词有很大的即兴性和随机性,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伴奏,没有调高,张口便唱。这些歌词不仅行发感情,而且抨击许多社会现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叠字叠词

河曲民歌中大量叠字、叠词的使用,其实就是河曲人民的口头习惯用语,是对周围的日常生活所见到的景物或事物的形象描绘,这样显得更加亲切、质朴,更富艺术感染力。

例如:《羊信歌》

一朵朵白云山屹顶顶上飘,

一群群肥绵羊青草湾湾里跑。

青草湾湾里杨叶叶摆,

红丹丹的阳婆桃杏花花开。

画眉眉那羊羔虎头头,

柔软软的绒毛毛绵屹溜溜。

这段歌词通过了像一朵朵、一群群、红丹丹、画眉眉、柔软软等这样的叠词表现出人们欢快劳动生产的画面。

3.衬字衬词

使用衬字衬词是民间歌曲的常用手法。它可以用来表现某种情绪与语气,也可以表现某种自然音响。河曲民歌中的衬字、衬词使用量相当大,如:那、呀、哟、个、啦、来、那个、哎呀、亲亲等等。

例如:《满嘴嘴白牙牙对哥哥笑》

一(啦)对对(那)鸳鸯(哪)一对对(哪)鹅

一(啦)对对(那)毛眼眼 瞭哥 (呀)哥

又如:《要穿红来一身红》

要(啦)穿(那)红来 一身(那)红

好(啦)比(那)太阳(那)刚(啦)出宫

这些称谓衬词大多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如果没有它,歌曲就会显得干枯无生机,加上这些,就增加了音节韵律的美感和情感表现。

4.谚语土语

谚语土语是生长在民众丰厚的生活土壤之中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拨。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河曲民歌中的包含的谚语丰富多彩,如:“櫻桃好吃树难栽,朋友好为口难开”,“挤蛤蟆上树遭水灾,十指连心咋离开”,“鱼离水坑树剥皮,死好分幵活难离”。这些谚语虽然短小精博,但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民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刻,顺口好记,并且与河曲当地的方言相结合,反映了他们的处世观。

此外,河曲民歌中还有大量的土语,这些土的掉邊的语言具有浓烈的地域性。如:“长工受尽无头子气”中的“无头子气”指的是没头没脑、莫名其妙的气;“一对对扔下我单爪爪”中的“单爪爪”为“独自一人”的意思;“阎王殿里小鬼多,时时刻刻抠拍我”中的“抠抬”指的是刻薄或故意习难。

这些谚语土语充分反映了河曲人民非凡的智慧和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它赋予民歌幽默、诙谐、明朗的艺术风格。

除此之外,河曲民歌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日常口语显得亲切,形象的勾勒出人物或事物的形、神、声、情,有着惊人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4000多首曲调、近万首歌词。2006年,河曲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10年河曲县又荣获“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称号。河曲民歌在形成、发展和艺术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音乐风格、表演方式和传播方式,更丰富多采的民歌宝库也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我相信,它还将继续在河曲的这片热土上产生新的民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河曲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使之蒸蒸日上,让这朵传统音乐之花常开不败,永葆美丽!

参考文献

[1]贾万尚.“河曲民歌”艺术魅力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2]任俊文.浅析河曲民歌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音乐学报,2004.

[3]吕仲起.民歌海洋中的珍珠—河曲山曲初探[D].中国民族音乐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1982,10.

[4]张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河曲编纂委员会编.河曲县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6]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河曲民歌采访专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

作者简介:王飞飞(1984-),男,山西汾阳人,硕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