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与时俱进中的“脱胎换骨”

2015-04-29 00:44姜莹名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民歌

【摘要】综合乐、舞、诗而成的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歌构成了人类所共有的音乐瑰宝。本文以《茉莉花》为例,从多方面探讨民歌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文化的穿越和审美的突破,如何脱胎换骨成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民歌;与时俱进;脱胎换骨;审美突破

我们常说民歌源于生活,是人类在劳动中利用形式美的原理创造的结果,反过来又对人民生活起着广泛的作用,集中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思想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审美角度发生着变化,民歌自然要与时俱进,在词曲等方面实现自身的文化穿越和审美突破,做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

一、民歌生成演变的历史过程中的嬗变

一首民歌往往十唱九不同,产生多变体。《茉莉花》更是如此。据钱仁康在《乐歌考源(十六)》和《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考证:最早刊载《茉莉花》歌词的出版物是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出版的戏曲剧本《缀白球》《花鼓》中,就记下了这首民歌唱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赛不过了它,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其中《鲜花调》的歌词与之很相似,曲调也与《茉莉花》大体相似,此见于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由此可见,《茉莉花》是由江南小调《鲜花调》中脱颖而出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也“闯关东”,东北民歌《茉莉花》加上了“蛤蟆”韵腔,充分变现了北方民歌的特点,大口唱腔,同时也体现了北方人豪爽的性格。而东北地区的《茉莉花》也有所区别,黑龙江的《茉莉花》由于演唱歌郭颂的处理,即在结尾时拖音,音加以延长,注入富有东北地区风味的衬词“哎呀哎呀哎哎呀”而显得别具风味。《茉莉花》也“走西口”,山西祈太的《茉莉花》都出现了“4”“7”偏音,在花鼓中与舞蹈动作进行结合,使之曲调形态和音乐形象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显见,各地都有各地的《茉莉花》,这其中江苏的《茉莉花》最具代表性。虽然都由《缀白裘》的“鲜花调”脱颖而出,只有它溶合了扬州小调,历经扬州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所以可称为经典的《茉莉花》。江苏《茉莉花》曲调优美,音乐人易人认为:“苏北《茉莉花》和《鲜花调》相比,无论旋律、节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显得更委婉。”江明惇认为:“苏北《茉莉花》的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周青青认为:“在词曲的配置上,江苏《茉莉花》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很密集。在演唱上,河北、东北的《茉莉花》略快,在整体的风格气质上,更有抒情气质。”

显然,《茉莉花》曲调已从“鲜花调”母体脱颖而出,可谓脱胎换骨,不再是“鲜花调”,《茉莉花》已成为新的母体。而各地不同变体的《茉莉花》,又从这创新母体衍变而出,于是《茉莉花》呈现出审美突破。如今不管是用乐器还是用各种唱法来演绎这首《茉莉花》,它温柔的曲调,好似江南雨,那么纯清,一尘不染,沁人心田,正如亭亭玉立的江南女,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

《茉莉花》如此,其它的民歌也都在自己生成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自身的嬗变。

二、民歌唱响(奏响)世界舞台中的“脱胎换骨”

一首民歌由各地区再唱到全国各地,大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乔羽先生对歌词的要求是“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每一首经典的民歌都是如此,《茉莉花》的歌词也是如此。如三段歌词中,一句“好一朵茉莉花”突出主题,反复吟唱,而其他三句话也都是爱花之意,只是文字不同而已。诸如“香也香不过它”,“雪也白不过它”,“比也比不过它”,说的是心里话,犹如口出,发自肺腑的表白,倾注无尽的爱慕之意。其词崇尚意境,可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尤其向美求善,符合儒家提倡的中和之乐和道家提倡的自然之乐。歌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情,重感受,通俗易懂,大众化,简洁明了,易记易唱,有返朴归真的美学追求。

至于传播到国外,最早的版本,大约在乾隆年间,首任英国驻华大使的秘书约翰·巴罗(1769—1848)出版的《中国旅行》中提到了《茉莉花》:“似乎是全国最流行的歌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之前传入英国的,是一位叫希特纳记谱的人将《茉莉花》加上了引子、尾声和伴奏。把《茉莉花》引到国外最有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吉亚科。他作曲的歌剧《蝴蝶夫人》被列为世界经典,而他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特》,将《茉莉花》的曲调用作歌剧中女生合唱素材,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很大。他实际是接受中国文化的先行者,这有利于传播中国民歌,值得推崇和纪念。

不只是歌唱,很多经典的民歌也被演变成乐曲。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中国军乐团奏响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仍然高奏《茉莉花》。1999年为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世纪世界》音乐会在北京上海举行,而参加演出的俄罗斯红军歌舞团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用纯正的中文演唱了这首歌,激起满堂喝彩,掌声经久不息,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然而审美突破更超越的嬗变,莫过于宋祖英在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曲《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其中只留有童声演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似江苏《茉莉花》金蝉脱壳。即便是其他的歌词都记不起来,可这一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却让人记忆久长,刻骨铭心而怦然心动。2003年11月在高贵华美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如“茉莉”般芬芳美丽的宋祖英,用她美妙的歌声演唱了《茉莉花》,让世界音乐圣殿震惊。而彭丽媛演唱的《奥林匹克、茉莉花》引人入胜,感动国人和世界。

《茉莉花》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了自身的脱胎换骨,《小拜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小河淌水》很多经典的民歌,都突破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引领着中国的民歌与时俱进,实现唱响(奏响)世界的舞台。

三、民歌实现自身审美突破和“脱胎换骨”的原因

每一首民歌都历史悠久,而且能让中外人士情有独钟。尤其《茉莉花》能由小调到民歌,由唱故事到唱“茉莉花”甚至只唱一句“茉莉花”,进而变成演奏曲或交响曲,这种审美突破和价值的实现,尤其是在这些年逐渐达到峰巅。《茉莉花》代表中国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成为经典音乐,这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前,极左思想和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音乐除了表现阶级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之外,爱情歌曲几乎被禁唱。所谓爱情至上,已遭到彻底批判。改革开放后,通俗歌曲,从港台引进来不少爱情歌曲,人们逐渐的从对文革的反思和批判中得到精神慰藉和释放,并从这种反思和批判中,对音乐艺术自身规律、审美价值以及人本主义思想得到启蒙和肯定。于是民歌更有了突破和穿越,唱得更多传得更远。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港澳回归,没有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民歌《茉莉花》就不可能在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和奏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传播,也是促进和谐中国,以人为本社会的理念和实践所致。一首民歌它影响着世界,正如当年乒乓球虽小,它曾为中美建交作为成功的媒介一样,意义深远。

美无处不在,审美的角度也是各有不同,诸如《茉莉花》这样的民歌,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也是适应了当代的审美精神和取向。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它始终与时代的脚步保持一致,并不断的呈现出鲜活感。新民歌的主要标志和特点就是它的民间性。这种民间性不仅表现在音乐的形式上,也表现在其精神内容当中。正是由于拥有民族性的精神内容,民歌才能作为民族艺术文化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流传。而《茉莉花》无论从旋律、语言、结构等方面,还是在民族精神方面都与新民歌融洽的天衣无缝。现代性的新民歌展现了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是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从而具有广泛性,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带来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和愉悦必定要体现在新民歌中,因此积极、欢快、喜悦是新民歌的感情基调。演唱者(演奏者)和新时代的广大听众只有基于这一感情基调,才能达成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而这欢快基调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新时代民歌所蕴涵的民族性所在,当代纷繁芜杂的社会中要想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安抚和寄托,唯有这种民族性才能带给人们精神和心灵上的归属。《茉莉花》亦是如此,已从最初的对爱人、对花的爱慕、忧伤与恋恋不舍的小爱走向对民族感,责任感的无比大爱之情怀。无论其形式还是其本质都与当代的审美精神和价值取向相适应的,因此才能使自己在审美和文化上有所突破和超越。尤其当下的审美文化带有浓厚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就音乐的审美而言亦是如此。大量的民族创作作品失去了优美的旋律、高雅的唱词,歌曲内容慵懒、散漫、低俗,没有了地域的风情,民族的特色与精神,使很多人精神颓废。而这时的民歌更应始终以它的纯净、善良和历史积淀来唤起人们“纯精神”“纯民族”的审美追求。

音乐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与人的内心情感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即便不唱歌词,只要演奏曲子,听众就感受到真善美的所在,娱悦之中令人净化心灵而陶醉。情感艺术的音乐,它存在着人类的通感,如果没有通感,岂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说。但就《茉莉花》而言,歌词确定了思想含义,即对爱情的执着,就像对花一样的爱。然而成为演奏曲或交响曲,它的意义远远超出原来的本意,已成为尊重、友好、好客之乐。

正如《茉莉花》一样,民歌历经自身的审美突破和文化穿越,它才成为世界音乐经典。黑格尔曾说过:“音乐的实质就是‘灵魂自由的音响。”《茉莉花》正如《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歌词中研究的那样:“东方的神韵无可比拟,茉莉的芬芳沁人心脾,这娇艳的花,能代表古老民族的传奇。” 芬芳四溢的茉莉花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艺术享受,衷心祝愿我们的《茉莉花》能常开不败,成为世界的传奇。也希望我们的民歌,紧随时代的步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7.

[2]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4.

[3]程民生,等著.音乐美纵横谈[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

[4]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

[5]程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茉莉花研究综述[J].

[6]黑格尔.美学[M] .商务印书馆 ,1981.

[7]罗兴连.经典民歌《茉莉花》词曲的演变与传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9.

[8]杨璐璐.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D].东北师大博士论文,2014.5.

作者简介:姜莹名(1981—),女 ,硕士研究生,渤海大学讲师,从事音乐教育和歌唱表演专业。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民歌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黑龙江民俗文化与边境城市宣传设计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研究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