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焉行为不端,源心术不正。”人的心理影响和决定其外在行为。现在有些腐败官员在落马后,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归咎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一味强调什么“现在都这样”、“腐败是被逼的”、“身不由己”等。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领导干部能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白做官、干净做事,而有的人却蜕化变质、堕落为腐败分子?纵观种种“被动腐败”,与其说是身不由己,还不如说是情不自禁,是“自己扳倒了自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扳倒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的“心态”。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儒家学说认为,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就是要端正心态而不存歪心、不生邪念,去非分之想、弃贪婪之念。心态端正,自律意识就强;心态不端,各种潜在的不健康意识和欲望就可能滋生。廉洁心态是一种健康的社会职业心态。领导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从调整好心态做起,要消除“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官财心态,“船到码头车到站、吃点拿点不算贪”的放纵心态,“上升无希望、不捞白不捞”的失落心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态和“贪图享受、快乐人生”的享乐心态。
欲望人皆有之,如果欲望不加以节制,就会膨胀,演变成贪婪,最后使人走向堕落。大量案例表明,部分心理失衡的领导干部对金钱等物质利益有强烈的渴望。当将手中的权力用于谋取私利,并不会就此止住,相反地,欲望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划出一条清晰的堕落轨迹:欲望→满足→新的欲望→更大的满足。
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有一首题为《山坡羊·十不足》的诗,形容欲壑难填十分贴切:“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欲望是一个无底洞,如果心理失衡,陷入贪欲无法自拔,就会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慎之又慎。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健全的人格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而廉洁则是党员领导干部人格力量的重要支撑。大量事实证明,腐败首先是精神的堕落,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就必须健全人格。要通过养成对权力、地位、责任与利益等的正确认识,不断提高人格修养,真正从内心形成高尚的信念和廉洁的观念。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视廉洁为生命,那么,他还会对腐败行为安之若素吗?答案不辩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