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守义 景敏
“祖国邀请我参加了建国50周年与建国60周年的阅兵观礼活动,今天又让我登上城楼观礼,在我心中,站上城楼是所有旅日侨胞共同的荣誉,可以说,儿时的决心,我现在实现了。”惠京仔难掩激动地说。
30多年前,《山东画报》报道了一篇名为《女博士的乡恋》的文章,惠京仔作为文章的主角,时时流露出对家乡、尤其是对中国的家的深切渴望与眷恋。30多年后,在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上,惠京仔作为5位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的侨胞代表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是5名受邀侨胞中唯一的女性,她生在日本、长在日本,在日本军国主义环境中成长,但却从未考虑过加入日本国籍,“我就是中国人,我是山东人,我的国籍永远不会改”。
1982年,《山东画报》记者庞守义先生在山东邹城采访时,偶然得知一名旅日华侨回乡探亲的消息,这份“偶然”让《山东画报》与惠京仔结识,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庞守义先生跟随惠京仔一起回乡探亲、与山东同行座谈……《女博士的乡恋》一文最终刊发在《山东画报》1982年10月刊上。回到日本之后的惠京仔看到报道十分激动,专门向本刊及庞守义先生寄来感谢信。我们也因为这一次偶然的相遇,得以认识一个真实的惠京仔。
惠京仔祖籍山东邹平县。1932年11月生于日本,其父惠葆桢先生希望女儿长大后像男孩子一样,所以取名为“京仔”,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并从小教育女儿要时刻不忘家乡。20世纪30年代,适逢日本全面侵华,对遭受日本侵略最早和最严重的山东省来说,损失不容估量,数以万计的山东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惠葆桢虽远在日本,但经常有家乡亲人病逝的消息传来。为改变家乡的落后贫穷状况,提高家乡的医疗条件,惠葆桢先生决定让女儿学医,以便长大后为家乡医疗服务,也正因此,惠京仔10岁时就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
回忆起童年,在日本军国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惠京仔留下的只有不愉快的记忆。读书期间,她是学校唯一的中国籍学生,受到各种歧视。因此,她更知道自强、自爱,继承父亲有志气有毅力的性格,发奋读书,为中国人争气,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保持功课成绩第一。
独立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可以塑造一个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让惠京仔儿时的梦想成真。惠京仔24岁毕业于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获院士学位,后进入国立新潟大学医学院人工肾脏研究所深造。由于当时中日没有恢复外交关系,惠京仔无法为家乡医疗事业服务,便于1963年开设医院,定名为“山东医院”,以表达对家乡怀念之情。
在办院过程中,她凭着顽强毅力,对医院进行科学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训练,特别是在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方面更为突出,这些促使“山东医院”的规模逐年扩大,成为日本人工肾脏研究专门医院,她也为此博得“人工专家”的称号。
惠京仔作为当地的侨团领袖,积极支持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捐资淄博市阳侨医院;向北京友谊医院捐赠6台人工肾透装置价值达100万;捐巨资为邹平惠家辛村引进电气;常年同医学界交流,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此外,她还积极投身于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领域。1999年,她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