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了解读者就是研究读者心理,是打开读者心灵的钥匙,是做好读者工作的重要的前提。
关键词:读者工作;读者服务;图书馆员;读者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59-01
读者工作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及其他条件,通过组织读者和组织服务,使读者获得知识的一种服务工作。那么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呢?
一、了解读者
(1)调查法。调查法包括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书面调查,就是以书面问答的形式,由图书馆提出问题,制作调查表,发给有关读者填写,然后按内容逐项统计。口头调查,可以以个别谈话或集体座谈的方式,由读者工作人员直接向有关读者了解情况,视其反应。
(2)观察法。它是服务人员对读者阅读行为研究的方法,要求坚持观察过程的客观性,以达到观察结果的可靠性。有计划观察法和随机观察法。
(3)阅读登记分析法。主要通过对读者借阅记录档案的统计分析,掌握读者阅读倾向,了解读者心理活动规律。分析法包括统计和内容分析。通过分析,不仅能掌握大量的数据材料,而且很准确地反映各类读者的阅读倾向,从而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辅导读者阅读的计划。
(4)读者统计法。是以计量为基础的读者统计法,是数学方法在读者心理研究中的运用。例如,读者成分的分类统计,读者到馆率、各类读者与文献的拒绝率、文献检索率、图书馆工作统计表等大量统计数据材料,是分析研究读者心理的重要依据。
二、熟悉藏书
图书馆藏书是开展读者工作的物质基础。馆员经常了解图书的入藏情况,熟悉并掌握图书馆藏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1)利用藏书目录了解馆藏。特别是利用分类目录,了解各类图书的收藏情况,包括图书品种是否齐全,类型是否多样,复本量的数量,藏书的科学价值等。
(2)直接到书库了解藏书。直接了解各种图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这对于掌握藏书的内容,向读者推荐适用的图书,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3)对书名、作者、类别留心记忆。时间一长,就能把许多图书信息保存在自己的脑海。
三、善于运用各种服务方法
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就要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就要对读者特征进行分析。
一是职业特征。各种职业的读者,具有各自不同的阅读需要,阅读方式和阅读特点。例如,对于教师,要采用文献报道,文献检索。而对于工人读者,则要加强阅读的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偏向,提高阅读水平。二是文化特征。在学习上有较高水平的读者,需要专深的各种名著,而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则较多地阅读各种基础性、通俗性的作品。三是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群,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素质和智力状态。例如,对青少年学生应立足于教育。因此,要采用各种宣传方式,主动推荐好书,帮助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健康成长。
四、开发与利用馆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图书资料的增多,还需要对文献进行深加工,才能方便读者检索查询,更好地引导读者开发和利用馆藏,加工的主要渠道如下。
(1)编辑书目、索引。书目是一种独立、完整的检索工具,它以整本文献为著录对象编制而成,具有揭示、报道、检索文献的作用。索引,则可以深入细致地揭示和报道著录对象的重要内容,比书目更为广泛和深刻。
(2)整理成文摘。它与题录结合起来编成一定的系统,使读者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献的内容要点和线索,是揭示、报道、检索文献的主要方式。
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服务工作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手段越来越科学化。目前,由于传统技术与现代化技术两者并存,为此,读者工作人员对两者要一视同仁,既不轻视传统技术,又不拒绝现代化技术,从实际出发,为读者服务。
五、读者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读者工作是体现图书馆社会职能和工作质量的窗口。流通工作人员的语言举动,反映着整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反映着整个图书馆的水平。因此,流通工作人员的修养,不同于其他业务环节上的图书馆员,而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1)礼貌。流通工作人员在对读者工作的过程中要有礼貌,做到主动热情,诚恳周到,在服务过程中要虚心听取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对读者不理不睬,工作时间聊天,看书报,这些是不可取的。
(2)语言。流通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还表现在工作语言上。在与读者具体接触过程中,说话要文雅和气,耐心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用礼貌的语言迎送读者。工作中要提倡推广普通话,方便与各种读者交流。
读者工作不仅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它既平凡又重要。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立足本职、放眼全局,看到读者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爱岗、敬业,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完成历史和社会赋予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使命,真正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大学作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精尖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慰慈,郑莉莉,张伟.图书馆学概论[D].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1991.
[2]张树华,刘兹恒.读者工作与藏书建设[D].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