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

2015-04-29 00:44党传升刘喜华
成才之路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教师

党传升 刘喜华

摘 要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评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理清当前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实践,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将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劳动者的创新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粗放经营、生产力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创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要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人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领域,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2.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人才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高等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培养大批推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衡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成败的重要标志。

二、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1. 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沿袭“应试教育”模式,以传承为主要目的,教学遵循“求同思维”模式,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教学内容的答案是“唯一的”,不允许学生发挥“批判性的思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确立,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张扬,使服从成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学生习惯于认同教师讲课和书本结论,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这必然禁锢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压抑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

2. 教学内容陈旧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瞬息万变,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既有知识体系构成的教材,教学内容空洞且和实际严重脱节,远远没有及时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材中占有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内核的科学前沿知识,却仍被置于教学之外,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材未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课程设置中偏重单一的学科知识,忽略综合知识的渗透,培养创新能力的思维训练类、方法类课程开设较少,因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3. 教学方法呆板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固守“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理念,以灌输式地传授已有的知识为主导思想,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教学及师生间的交流,而仍以教师教、学生记的“填鸭式”方法为主,教师把知识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则不用费力地全盘接受,忽视了应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和创新。在这种单一教学方式的桎梏下,学生思维产生了惰性,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意识不强,最终会导致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被日渐销蚀。

4. 理论脱离实际

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硬的实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内容逐渐减少,软的虚拟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增加。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被稀释,实践教学被削弱,学生在实验课上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同时,不少企业不愿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实习难以安排。没有足够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核导向偏颇

当前,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主要看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和刊物级别。这种考核制度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向写论文、出成果,于是不少人对教学、对培养人才不感兴趣。又由于持续扩招使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致使许多教师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去培养创新人才。从考试评价方式来看,传统成绩考试主要采用书面闭卷式,答案多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对教材或教师讲义的接受甚至是记忆程度,易引导学生死记硬背,鼓励对既有知识和成果的认同,而不鼓励甚至排斥独立思考,研究生招生考试亦是如此。这种静态应试指标的评价体系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训练成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答题机器,忽视了个体的禀赋、兴趣爱好的差异性,以及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

三、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思路

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不再是培养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应试型人才,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就是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克服忽视实践教学、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理论结合实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正确看待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新潜能、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肤浅的了解,不满足于前人已有的结论,而是去寻根探底,提示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

2. 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知识结构基础上。面对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实行课程综合化,打破传统的专业和学科壁垒,能将众多相关思想观念和方法融会在一起有利于导向综合与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使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用一种系统的观点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学习与研究能力。加强基础课程,根据某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的素质标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地选择知识的方法,掌握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强文理结合课程,构建涵盖科学、技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艺术等多学科门类的课程体系,提供培育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多元知识综合及多元文化融合的能力。

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说到尾”的教法和“教什么、学什么,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的学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方法,激发“问题意识”,这是创新的“切入点”。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并引导、启发学生去阅读、思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将单纯讲授、验证式教学转变为知识讲授、课程讨论、实验训练、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教学过程按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设计,依专题讲座及问题提出、文献检索、确立假设、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开题、预实验、论文撰写和答辩逐次展开,使学生在教学中真实地经历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建设,解决实践教学空间不足问题,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二是本着“互惠、双赢”原则,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三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科研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学到导师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科研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四是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和科研课题,做到“真题真做”,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专业刊物,查阅相关文献,更要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引,激发学生发挥独创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各类评优制度,制定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知识及文献检索能力、实验(调查)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论文质量等一系列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既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和理论知识的考核,也重视实践教学成果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解决学生保研、考研、评优的后顾之忧。如对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单科奖励办法,鼓励学生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或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以及各种科研、设计大赛等。考试形式可灵活多样,采用笔试、口试、开卷、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小论文、大型作业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进行综合考核。考试内容增加主观性试题和综合性应用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

6.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最重要的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独创精神,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敏锐、流畅、开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自己勇于创新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带动学生去创新。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面向全国和世界吸引各个学科领域的一流人才,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龙头构建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队伍,并通过自学、研讨、培训、进修、参观、学者互访,邀请专家讲学,加强学术交流等各种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使教师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形成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创造性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05).

[2]许淑慧.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 (23).

[3]李文星,陈薇.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7(03).

[4]杨德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克服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5]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人才教师
人才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美教师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