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虎
An Analysis on Liao Dynastys Cockscomb
契丹族在其统治的2 0 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建立了地域辽阔、颇具影响的辽王朝,还吸纳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创造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其中,辽代陶瓷犹如一枝奇葩,绽放出了诱人的光彩。鸡冠壶被誉为辽瓷三宝之一。它的产生、演变到消亡,就是一部契丹民族的历史,是物化了的契丹民族生活。
Khitan not only established of a vast territory, influential Liao dynasty, but also absorbed art and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together to create a unique prairie culture in its rule of more than 200 years. Among them, the Liao Dynastys ceramics was like a miracle and bloomed attractive luster. Cockscomb pot was praised the one of Three kinds of valuable Liao Dynastys ceramicists. The course, which was come into being, evolved and died, is a Khitans history and the materialized Khitans life.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契丹族的游牧民族生活。《辽史·营卫志》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渔以畋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其有了一个更为贴切的称谓——“马背上的民族”。为了更好地适应游牧生活,契丹人制作了很多适合游牧生活的工具,其中就有配备在马鞍上的鸡冠壶。
唐朝末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国,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契丹在建国前,由于过着原始不定居的游牧生活,导致契丹族没有制瓷业,直到辽国建立后,契丹人在汉人的影响下,开始从单纯的游牧生活向农耕的定居生活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了生活日用器皿的变更,所以迫切需要设置窑厂烧瓷以供人民使用。然而长期的游牧生活却使契丹族没有完善的制瓷技术,所以辽国的制瓷工匠多是从战争中俘虏的汉人,这也导致了辽瓷不仅具有浓厚的契丹民族文化风格,也反映出契丹与汉人杂居的生活面貌。
鸡冠壶之名,有文献记载最早是由李文信先生命名的。1958年,李文信先生在《文物参考资料》中发表过名为《辽瓷简述》的文章,明确提出“鸡冠壶是近年对这种陶瓷容器新加的名称,因为它有的像鸡形,有的孔鼻像鸡冠形。”冯先铭的《中国陶瓷》书中也曾提到:“鸡冠壶:来源于皮囊,皮囊壶唐代河北邢窑即有制作,辽的鸡冠壶,有单孔、双孔、环梁、横梁诸式,因单孔式鸡冠壶的单孔在鸡冠状内,故名鸡冠壶。”然而,鸡冠壶之名既然是在1958年才被确定,那么在此之前这类壶又称之为什么?《辽史·兵卫志》载:“辽国兵制,凡民间十五以上,隶兵籍。……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炒一斗、炒袋、搭挷伞各一、麾马绳二百尺,皆自备。”“马盂”就是一种置于马上的装酒水的容器,其功能与鸡冠壶相同,玛稀、张松柏两位先生也曾根据文献提出辽代的鸡冠壶就是马盂的说法。另外鸡冠壶亦有其他称谓:其一,此类壶源是仿制契丹族的皮囊容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皮囊壶”;其二,是因为矮身横梁式壶其造型酷似马镫,故又称之为“马镫壶”。
关于鸡冠壶的分类很早就开始了,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论述,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即两种类型、五种类型和七种类型。李宇峰先生曾明确提出关于鸡冠壶的类型可以分为穿孔和提梁两个序列,路菁也在其专著《辽代陶瓷》有此观点。而早在50年代,李文信先生便将鸡冠壶划分为五种类型: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然而在李文信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李红军先生又对鸡冠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矮身横梁式、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扁身折梁式、扁身绳梁式、圆身捏梁式。笔者认为:由于鸡冠壶的型制演变与契丹社会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两种类型的分类过于笼统,不能很好地进行说明,而七种类型又只是在五种类型基础上略加细化,五种类型的划分不仅能够将鸡冠壶的造型特点加以说明,同时也可以从它的造型变化窥见契丹社会发展过程的变化,所以本文主要以鸡冠壶的五种类型作简要说明。
扁身单孔式鸡冠壶“一般形状是下圆上扁,肥身平底,上有鸡冠状单孔鼻,身有凸起缝合线。即仿照左右两大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的皮袋形状。……有陶胎瓷胎及各种釉色的产品,但有花纹装饰的极少。”扁身单孔式鸡冠壶的时代最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扁身单孔式鸡冠壶的纪年墓葬是应历九年(公元959年)的赤峰西大营子村辽驸马赠卫国王娑姑墓,而非纪年墓葬,最早可追溯到契丹建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晚期。扁身双孔式鸡冠壶“一般形状是扁身、较高而上宽,平底短管口,上有双孔鼻,有的有壶盖。仿皮袋形的缝线针脚很逼真。有三种装饰法:最多的是在壶面大面线划卷草花纹;有的塑贴浮起的牡丹花或云龙纹;极少数的是在上端双孔的中间或后方加塑人物小像。此类陶制绿釉的较多。”最早的扁身双孔式鸡冠壶的纪年墓葬是保宁二年到九年(公元970—977年)辽宁法库叶茂台M7,非纪年墓葬最早可追溯到辽景宗时期。孔系鸡冠壶是鸡冠壶的早期时代,此时契丹族还基本处于游牧生活,很多时候生活用具要置于马背上,孔鼻便于系带绳索挂在马鞍上,双孔鸡冠壶又比单孔鸡冠壶受力均衡,使壶体在马背上更加稳定,方便生活所用,所以从技术上讲双孔更加成熟。器皿的稳定性也很重要,扁身亦能使壶体更好地贴附在马背上不至于滚动。辽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契丹人开始逐渐从马背上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这也导致了契丹人生活工具的变化。以往的孔系鸡冠壶在定居生活中不再适用,单孔或双孔不便于用手直接把持,这时契丹参照汉族人注壶的特点,将之前的孔用提梁取代,在辽太平年间后,扁身双孔式鸡冠壶终被扁身环梁式鸡冠壶所代替。扁身环梁式鸡冠壶“形状是高身圈足,口无颈,高环梁。身有皮条和皮扣装饰。把有两种做法,有的作皮绳状,有的作皮环状,上加皮扣形为饰,也可充分看出皮袋原形。陶制的较多,白釉加绿的尤为精美。”这种型制的鸡冠壶偏少,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圆身环梁式鸡冠壶(一般形状是高身圈足,拉坯圆壶捏扁上部,加长管状壶嘴及环状提梁,提梁上多加指捏纹为饰,很少皮袋形象。单色釉陶器为多,无任何装饰,是鸡冠壶中最普遍的一种。)和矮身横梁式鸡冠壶(一般形状是矮身,横圆如鸡形,平底管口,上有横曲梁。有的表示皮袋缝合线,有的塑贴皮条皮花状装饰,有的直作像生鸡形,并画出口鼻耳朵翅尾,十分逼真。此式很少,且皆瓷质。)都是在扁身环梁式鸡冠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前文所说,契丹人开始了定居生活,从前的便携特点不再是烧制器皿的主要考虑因素,放置桌面时的稳定性和大注水量成为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壶体逐渐变圆变矮。因此从辽代中期开始到辽代末期,孔系鸡冠壶和扁身鸡冠壶基本不再出现。鸡冠壶五种形态,是根据契丹民族发展的特点变化而变化。早期的鸡冠壶工艺粗糙、体积小、器形扁,适应游牧生活,中晚期的鸡冠壶制作工艺复杂精湛、体积大、器形圆,适合定居生活。
鸡冠壶不仅是契丹民族必备的工具,还是辽代墓葬中最普遍的随葬器物,它承载了契丹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信仰,它随辽国建立应运而生,又随辽国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它的产生、演变到消亡,俨然就是一部契丹民族的历史,是物化了的契丹民族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文信,《辽瓷简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2期。
〔2〕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 玛稀、张松柏,《马盂考》,《松州学刊》,1987年第4、5期。
〔4〕 李宇峰,《辽代鸡冠壶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一期。
〔5〕 冯继钦、孟古托力、黄凤岐,《契丹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6〕 刘素侠,《从“鸡冠壶”形式的演变看契丹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7〕 李红军,《辽代陶瓷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
〔8〕 王胤卿,《契丹民族鸡冠壶的文化诠释》,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1期。
〔9〕 王胤卿,《试论辽代鸡冠壶是否实用的问题》,《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10〕辽代鸡冠壶型制与使用功能分析。
〔11〕吕金泉、孟蕾,《论鸡冠壶的造型特色》,《大众文艺》,2011年23期。
〔12〕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13〕李宏坤,《辽代鸡冠壶:中国陶瓷的草原奇葩》,《艺术市场》,2008年07期。
图片来源:
〔1〕 中国陶瓷全集。第9卷,辽、西夏、金/冯永谦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次印刷
〔2〕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张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