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素养文化,营造育人养护场

2015-04-29 15:57:53周智宁周华东朱翠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素养

周智宁 周华东 朱翠华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诸多因素的总和,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思想启迪、行为规范、心理构建、群体凝聚及社会辐射等功能,是学校的一种充满力量的“教育场”,能随时随处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中,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特色与魅力。

我校实施的素养教育是“以养为道的生命修行”,是顺应并发展生命根性的教育,强调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定基础。以素养教育为核心理念而衍生的校园文化,我们称之为素养文化。素养文化系统、动态、人性地看教育,注重“养”的过程和方式,极力构建立体的“生态性”育人养护场,以求做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养人养心,育人无痕,是一种尊重生命、滋养心灵、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校园文化。

自2003年建校以来,我校对素养文化建设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深入思考和大力实践,引领了全校师生的幸福成长和学校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重品位,物态化,做精素养文化

一所学校办教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做校园文化,做环境,做风气,为学校发展“铸魂”,为学生成长“造场”。我校的素养文化紧贴素养教育理念,为培养全校师生的高素养营造氛围,把素养文化中思想性、理念性、精神性的内容物态化呈现,全盘规划,整体布局,做美做精。

走近学校,就能看到高悬在楼壁上的校名“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名由孔子在江南的唯一弟子言偃的后裔、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题写,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走进校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雄奇灵秀的巨大泰山石,上面镌刻着校训“守正出奇”四个大字。“守正出奇”,出自老子《道德经》,“守正”就是坚守根本,遵守规律,信守正义,恪守信念;做到心正、气正、品正、行正;严守正道,一以贯之。“出奇”就是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巧于应变,勇于超越;具有奇谋、奇才、奇招、奇志;出奇制胜,创造奇迹。泰山石背面镌刻的是学校的校风“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沿泰山石再往前走几米,就能看到东外学子要传承的君子之养“清、忍、勤、慎”四德,出自《尚书》和《三国志》,集于乾隆的一块玉佩上。清是一种境界,淡泊纯净;忍是一种胸怀,有容乃大;勤是一种力量,勤能补拙;慎是一种态度,谨思慎行。每个字的文化内涵都用文字和浮雕表达的故事加以诠释。整个造型色调古朴典雅,有历史的厚重感。

再向前的廊道上就是东外学子培养目标:“山挺拔沉稳,水秀丽灵动;东外学子,举止高雅,气质高贵,品德高尚,志向高远。”背景为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金箔画形式展现,体现了南京江宁金箔之乡的本土文化元素。“举止高雅”,是素养外在的表现;“气质高贵”,是素养内在修为所表现出的气度和魅力,“品德高尚”是待人对事的品格境界;“志向高远”,是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山”“水”为喻,内涵丰富。

校园内每一栋大楼都以“养”字命名,彰显素养教育特征,如行政楼命名“养正楼”,教师办公楼命名“养德楼”,教学楼命名“养志楼”,实验楼命名“养用楼”,多功能室命名“养乐楼”等等。校园内主要道路都以校花——桂花命名,如:丹桂大道,金桂大道、银桂路等等。校园内花草树木栽种、假山奇石的摆放都极注重美感和季节、色彩、层次的搭配,并在整体上形成风格。通过素养文化内容的物态化,更直观,更明晰,更好地发挥了育人功能。

二、重内涵,特色化,做足素养文化

校园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对学校所有的人与事都起着统领作用,必须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我校紧紧把握素养教育的内涵特征,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凸显素养教育特色和学校风格。

为突出素养教育“养”的特征和方式,在行政楼一楼大厅专设了一块黄铜浮雕,上面刻有99个出自不同年代、不同书者、不同字体的“养”字,第98个“养”为首任校长张景彪所书,第99个“养”字为2009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东外首届高三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陈佳佳同学所写,象征着素养教育的意义与成果。“99”意在突出 “养”的重要,表明素养内容的丰富多元,强调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素养是无止境的。

我校以桂花为校花,以桂树为校树,校园里栽植了300多棵不同品种、风姿各异的桂花树,有四棵树龄将近百年,最大的“桂树王”,出自大别山深处,已有200年以上树龄。校有嘉树、大树,桂花清逸淡雅的香气、质朴贞定的品格、美丽动人的传说、蟾宫折桂的寓意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给校园增添了鲜明的环境特色、浓厚的文化气息。学校每次表彰师生,都以丹桂、金桂、银桂等冠名奖项,并给获奖者佩戴“桂冠”,彰显学校特色与文化。

学校“鹰雁”文化的校徽图案,整体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细看又像一支目标一致的团队,设计巧妙体现了我校的校风。校园大道上的路灯设计也颇具匠心,造型独特又美观雅洁,单看如昂扬之雄鹰,整体似同心之雁队。52盏路灯上都用中英文写上素养教育细节,28块大石头上镌刻着28句颇具内涵的素养教育箴言,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

能同时容纳1200人、设施先进的青春剧场(因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为剧场题写的“青春万岁”而得名)和国内一流、与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合作的棒球场,也是我校充满文化特色的文体设施,体现着我校从教育理念到硬件设施与国际接轨的追求。

三、重实效,网络化,做畅素养文化

我校的素养文化,一线贯串,网状铺开,多维联动,真正做到层级分明又联系紧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首先,从学校层面,确立了“素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的办学宗旨以及“守正出奇”的校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素养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并组建了素养文化、素养管理、素养德育、素养课堂、素养课程(校本)五个研究和实施团队。

每个部门、教研组、年级组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教学楼每层楼梯口东面都设有主题文化角,一至五层分别为:音乐角、生物角、军事角、天文角和阅读角。教学楼每层楼梯口西面墙上设有10个文化专栏,如:初一新圃——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二园地——接天莲叶无穷碧,初三馨苑——映日荷花别样红,初中学生会——雏雁清声,初中团总支——雄鹰展翅等等,分别作为初高中6个年级和学生会、团总支个性风采的展示阵地。

食堂前的小广场上有6个文化橱窗,共12面,东边6面是安全、卫生、心理、宣传等部门的文化阵地,分别是“新闻广角镜”“校园直通车”“东外荣誉榜”“安全伴我行”“棒球大看台”“卫生保健箱”;西边6面是初、高中德育处的文化阵地,分别是“天天有进步”“周周有榜样”“月月有成果”栏目。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题、班徽、班歌、班训、班报等,室外廊道上都有班级个性化的文化专栏,进行有创意的宣传和展示。

四、重生成,动态化,做活素养文化

素养文化引领着每位师生的价值追求、思想行为,同时,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表现、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校园内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等也无不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师生们良好的表现和价值追求,时刻丰富和提升着素养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东外员工们从建校之初就表现出的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团结意识、目标观念,爱生如子、乐教似痴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自觉的作为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校胜家、众志成城的忧患意识和集体观念,很快形成了东外员工精神“同心同德,尽心尽责,自尊自强,共存共荣”;而师生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和表现,以及团结一致、善于合作、相互关心、心系集体的品质及和谐关系,东外人身上共同彰显出的这种群体特征和风范,逐渐形成了东外“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的校风。校园内师生们彬彬有礼、真诚亲切的言行举止,是素养文化下文明程度的表现;走道上悬挂的上百幅师生员工创作的绘画、摄影、手工、篆刻、书法等艺术作品,是素养文化下艺术品位的展示;爱心义卖热烈而慷慨的场面,是善良仁爱之光;运动场上整齐矫健、口号震天的跑操队伍,是团结与坚强之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才艺个性的“达人秀”舞台,是青春与激情之火。

素养文化持续地涵育着校园内的每个人,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举动、开展的各项活动,既是素养文化的外显,也是动态中素养文化的生成与充实。

五、重细节,人性化,做细素养文化

养人养心,育人育德,教育最大的意义是尊重人性、弘扬人性、升华人性。因此我校素养文化尤为注重细节,充满着浓浓的人性化养护。

校园里最动人的“微笑墙”,是采集了全校数百名师生员工最真诚、幸福、灿烂的微笑表情制作而成的,既是素养德育“微笑待人”主题活动的一个载体,更是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充满人性温度和感染力的教育细节;建在教学楼前空地上的“养心亭”,更是体现人性关怀的一个代表性建筑,它专门设置了很多座位,供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小坐休憩,暗喻“人”靠“亭”边,就是“停”,启示学生们在前进的路上要学会停下脚步休息、调整、静思,让灵魂能跟上自己的脚步;而位于运动场、实验楼、大剧院三者交界处,绿树掩映下的曲形长廊——“养趣廊”,更让学生在闲情野趣中放松心情,怡悦心灵,发现美,找到乐;校园内随处有可供学生坐下休息的设施,每个角落都安有造型颜色与绿植适配的广播喇叭;教学楼楼道上到处可见到由一只雄鹰叼着、写着素养表现提示语的锦旗,下面还用竖起的大拇指的造型强化正面的引导;走进教室,后面专门设置了50多个格子的物品柜,供每个学生摆放书本物品,最里面还架起一个书橱,摆放班级图书,各班图书角与学校图书馆联通,而学校图书馆又与区图书馆合作,资源共享,一卡通用,丰富和方便了学生的阅读;走进食堂,有为生病师生专门服务的特定窗口,而每个窗口前学生队伍最前面自觉留出的“一米线”,更是一道令人刮目相看的素养风景线。一个个细节,倾注着真情,彰显着文明,温暖着人心,更用人性美培育着美的人性。

有丰富内涵、美好纯正的校园文化对人的涵养化育,是无声无痕、潜移默化的,是渗透内心、直达灵魂的。当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用心做精、做足、做畅、做活、做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自然成了一花一木、一砖一瓦,甚至连空气都会说话的育人场所,学校自然成了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地方。

(周智宁、周华东、朱翠华,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211103)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