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新势力

2015-04-29 00:44沵力
艺术沙龙 2015年2期
关键词:笔墨诗意画家

沵力

笔墨:栖居于诗意

“70”人、“80”人的生命之根,曾经被遗失在海上,从广场到异乡的那段波涛间。如今,街市繁华热闹,霓虹迷离扑朔,然住过、走过、凝望过,他们却在声色俱寂的刹那无端陷入了落寞与惶恐……在现实的时间中,“拥有”好似流沙,躺在掌心,终握持不得。那是一种动物性的满足,出现的时候不可靠,消逝的脚步又太匆匆,人只有在对性灵和美的追求中才能获得终极的幸福。于是,裂变中“失重”的自我,随意漂浮在幻想与真实、希望与回忆的世界。在这里,他们肆意奔逐、纵情悲喜,体验着感性生命的无限丰富。

以笔墨为指月之指、渡河之舟,“70后”“80后”画家在感性审美的天地向上、向善而登。知识分子式的崇高角度和社会批判的尖锐锋芒在这一代人的创作中逐渐隐去。他们手握画笔,不为改造世界拯救他人,不为思想态度的激烈声张。在人类文明累累英华中采撷,他们亦无需如前辈般过多考虑同西方艺术史的关系。他们的目光,真正停留在绘画、笔墨本身,实现了对艺术本体超越文化界限、超越意识形态的可喜回归。面对绢素,他们是清醒而纯粹的。专注于笔墨创造,他们不盲目地歌颂,不抽象地畅想,而是异常冷峻地描写自己的生活与所思所感,在浪漫庄严的宏大叙事之外开辟了诗一般澄澈、真切的新境。

这样的境界因少了功利的诉求而显得格外轻松。在笔墨传统之上纵意心游,他们时常放浪情怀,不在意一招一式的得失,不执著苦心孤诣的摘句,随手挥散,只为与造化相契一笑。在这样的挥写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庄严”方式却依然有效有力的艺术旨趣。它为新时期中国画的笔墨创造扩展了表现空间,亦带来了诸多可能。

心中诗意的降临,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如夜中簌簌飘落的雪花,不知不觉改变了万物与自我,清晨起来,天地内心,一片素白。因着笔墨,“70后”“80后”画家在熙熙攘攘的俗世之外独辟桃花之源。在那里,他们生活在别处,超然而飘逸,执著而深情。

对现代新潮生活及流行文化的介入,他们是持审慎态度的。拨动千年如缕的弦歌,一颗颗敏锐的心灵常突出自我生存的重重深围,以独立深邃的思考和清醒理智的头脑冷眼旁观。匆匆行色,纷杂步履,穿梭的人群中总有他们,未曾释怀对古典中国的浓浓乡愁。“故乡”有小桥流水,有花馔青灯。一炷香,一盏茶,一茎荷……是对文人雅致的历史追忆,是对牧歌田园的深情向往,是对抱朴守真的精神皈依。或精于儒学,或旁通老庄,或净念修禅,他们凭借内心深处对经典的尊重,不断升华对中国传统美学之正见,使得手中笔墨谙合古道、清净澄明,透过俗谛之桎梏而有片刻之超脱,为经历繁华都市生活的观者营造了一份美丽的精神邂逅。

超然尘俗之外,却又深陷性情之中。面对机械复制时代苍白疲惫的灵魂,他们难以抑制對逍遥自适的向往。“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周作人《北京的茶食》)这样的话,让身居窘迫的人心生希望。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风清云霁般“闲适生活”的推崇日甚。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等人的休闲文字被重新“挖掘”并大受欢迎。美术作品中对花鸟情致、生活物什的表现也渐趋丰盈。至于成长于斯的“70后”“80后”画家,水墨的意味和绘画的乐趣,已自然地转化为内在的坚守。气质、情趣、思想的传递,远比金戈铁马的呼啸更贴近人心。因它在疲于奔走的时光中,唤回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和彷徨迷失的自我,似一朵自内而外盛开的睡莲,幽幽绽放笑意于眉间。

沿着生命的长河,一面为现实而奔波,一面为逐梦而流淌。而栖居于诗意的笔墨恰是河中舟楫,引渡着心灵一次又一次地飞扬。生活在别处,“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绝非对现实虚弱不堪的逃离。所有幻想与虚构,都有其扎根心深或苦痛或期许的源头。他们从未扛起标语与旗帜,却在诗化的想象中时时呈现出不能割舍的理想主义情结。通过充满古意的情境、生机流溢的瞬间甚至荒诞不经的梦呓,他们用笔墨弥补现实的缺憾,默默营造着足够心灵休憩、精神奔驰的美妙空间。这,便是他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

猜你喜欢
笔墨诗意画家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笔墨童年
酷炫小画家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被耽搁的诗意
春日诗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