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摘 要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系统性、专业性能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关专业建立有效的实训基地需要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其中,师资问题包括师资补充及能力提升问题,设备问题包括设备的及时更新及设备引进方案等,管理问题包括管理者任用、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此外还应考虑实训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评估工作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质量;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54-03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实用型人才,而建设有效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途径[1]。本文以机电专业为例探讨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相关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
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在不同的实训基地经过系统完整的学习以及训练,最终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通过实训基地的学习,教师能够完成一些在教学课堂中无法顺利完成的教学内容,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及技能操作等,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也为教师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平台,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当前职业院校普遍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辅助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建立有效的专业性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让学生能够拥有专业的学习平台,熟练地掌握各种职业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同时,高质量的实训基地能够促进教育品牌的建立,如机电实训基地属于机电专业重要的学习实践基地,需要包含重要的实验内容。
二、师资建设问题
拥有较强理论功底、专业技能,并且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教师是保证实训基地有效建设的基础。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由于人员编制等问题的制约,严重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各专业的社会资源。实际上,一般技能要求较高的企业,其专业技能人才大都在企业的生产一线,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一线的精英技能人才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并结合具体情况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建立专业技能性强的师资团队,并给予较高的待遇,留住优秀的社会资源[3]。要让一些专业技能较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人才拥有更多的发展平台,接受专业教学的培训,成为能力较高的教育人才。更新实训基地的专业教育资源,并建立有效的人才补充和培养机制,能不断提升实训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这种人才选拔的形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师生一致认可。
此外,要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培训。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对实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但是,培训内容职业校理论内容,缺少对教师自身操作能力或者是实践能力的专项培训,这样的教师培训并没有做到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无法保证最后的培训质量[4]。
三、实训设备问题
随着我国大量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设备更新频率加快。建设实训基地需要随时把握技术更新的发展趋势,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的实训基地很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只有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发挥资金最大的效益。购置重复性并且非常落后的设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的建设,提高实训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5]。同时,实训设备还应最大程度地符合实训课程的需求,保证实训课程的有效性。对于一些大型的实训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并进行模块化处理,让实训设备能够最大程度符合真实场景。
在建设实训基地的最初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生产代表,聘请拥有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师,并与高校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制定有效性的设备引进方案。需要把握好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紧跟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还要充分考虑中职学校内部具体的办学条件以及实际情况,将专业的实训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企业人才具体需求建立内在的连接,添置新的实训设备[6]。
四、管理问题
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在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操作的所有流程,并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实习制度,以保证实训基地能够顺利有效运行。学校需要对实训基地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并建立领导负责制。负责人需要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比较突出,并组建由专业教师以及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实训教师团队。
相关专业每学期都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习的具体项目,以及实习的具体计划安排等内容,实训计划需得到学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审核以及批准后才能开始实施。学校内部进行实训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对具体的实训计划进行协调与管理,保证实训计划能够顺利落实。实训基地需要重视对实训学生的组织与管理,监督学生能够按照实训的教学计划及时地完成实训的内容,使学生遵守实训基地各种管理制度以及实训纪律,按照制定的各个操作流程完成实训的教学内容,有效防止发生安全事件。在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以后,需要对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考评工作。
学校内部的财务部门需要为相关专业具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专门的财务账户,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具体的规定,严格控制实训基地建设的收支。实训基地及所有的配套设施都属于学校,学校对于专业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与运行具有管理以及监督的权利。但实训基地不能由学校进行私自的出租,各种专业的实训设备也不能进行出租或者转让,需要结合相关管理的规定,对实训基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7]。
五、实训教学问题
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探索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将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生产实践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背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从参加实训学生的着装以及实训纪律入手,重点关注实训产品的质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法等,让实训教学同样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8]。
六、实训基地评估问题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建立校企联合的发展模式,制定促进学校以及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双赢运行模式,推动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对实训的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训教学质量,有效的评估是建立有效实训基地及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9]。具体的评估工作包括学校基本的实际情况、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个过程以及实训教学的管理工作等。应制定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标准,并制定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行的管理办法,建立实训质量有效的标准体系,按照具体的标准以及实训的质量要求顺利完成对学生的实训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实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推动实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行管理都需要改变以往的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在结构以及具体布局上要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在需求,并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充分地融入现代化的技术以及先进的实训设备,利用模拟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一种职业氛围,培养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
参 考 文 献
[1]李韬.经贸类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4(10):105.
[2]夏浩军.高职院校工程测量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249-250.
[3]谢旭阳,秦永高.校企合作促进实践基地的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8-49.
[4]蔡文芬.新建本科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151-153.
[5]詹蕾.导游模拟实训室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3-14.
[6]孔令宏,孙凤杰.浅谈高职院校物联网实验实训室功能及建设方案[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6.
[7]金智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分析和实践探索 [J].科技信息,2010(12):175.
[8]毛宇辉.浅谈重构课堂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化学实训建设与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98-99.
[9]刘建安,冯占红.工程造价专业校内技能实训模式[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87-88.
Abstract The nature of systematic and professional of vocational school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To establish effectiv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for related specialties should consider relevant issues comprehensively. Among them, the teachers issue includes teacher supplement and ability to ascend, equipment issue includes timely update and introduction solutions, and management issue include administrator appointment, student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etc. Beside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the evaluation of practice training bases, etc.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eaching 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