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城市的理论思考

2015-04-29 00:44范玉刚
人文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育文化

范玉刚

内容提要“创意城市”建设不仅关乎城市转型,更关涉城市发展,其背后要有一系列条件和理论支撑与价值引导。“创意城市”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有“创意思维”,尤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其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保护创意权益、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尊重创意培育的区位选择、文化指向和创新指向,营造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发展优势主导性行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创意北京”的成功将为国内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效应。

关键词创意城市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城市转型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2-0017-0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凸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都市的功能转型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显现为中心城市的博弈,“创意城市”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

一、文化创意的概念分析及其理论设定

对文化创意的理解是研究“创意城市”的逻辑起点。关于创意,迄今没有任何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能涵盖这一多维度的活动。简单地说,创意是指产生想法并把这种想法转化为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或是指利用现有想法产生新的想法,来创造财富和价值。贺寿昌先生认为,创意是“美的或艺术的创造”,从宏观看创意是文化,从个体看创意是审美,从应用看创意是产业。①还有人认为:“首先,创意是一种主观创新能力,创意既是思维的过程,又是思维的结果,带有明显的精神生产性质。创意不是模仿或复制,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其次,创意是一种资本性要素,在传统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中加入创意的要素,能够使产品、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第三,创意是文化的创新或科技对文化的再创造,创意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文化既是创意的结果,又是创意的源泉。”②在当下创意经济的语境下,创意不再是简单的出点子或策划,也非作为一种元素局限于某个部门或产业门类,而是通过培育或者各种要素的集聚产生化学反应,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呈现,以形成版权为旨归,以拓展市场和产业链为诉求目标。其能量之大,已作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文化生产与积累的新方式,而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 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第一个从国家层面提出创意产业政策和理念的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于1998年

和2001年分别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另外,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Caves) 曾用此概念力图描述和总结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在他看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经济活动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及产品价格。无疑,创意产业的提出建立了一条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构新的产业构成的通道。此外,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在实践中,创意体现出某种关联性和戏剧性。“知识,仅仅是激发优秀的创意性思考的基础,它们必须被消化吸收,才能形成新的组合或者新的关系,以新鲜的方式问世,从而,才能产生出真正让人惊叹的创意。”[美]詹姆斯·韦伯·扬:《创意的生成》,祝士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页。通过创意,可以为产品建立“主观性”“非实质”的额外附加值,制造感性的差异。实践表明,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的核心是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文化是创意和创新的源泉,创意和创新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都源于文化的积淀。创意是创新的开始,创新始于创意。创意内含新颖性和原创性,虽然创意不等于创新,但激发创意才能创新,缺乏创意就缺乏创新,创意度与创新度成正比,轻视创意就等于放弃创新。创意的激情不单是让人去体验,而是更多地去促使人行动,它是一种推动创造的正能量。说到底,创意不仅仅是策划,其本质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业链的跨界整合。

要指出的是,作为产业或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创意虽是个人的想法和行为,但需要社会环境的激发,特别是城市创意氛围的营造和全民的广泛参与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支撑,就此它是可培育的。所谓文化创意是指在文化价值引导下,通过创意理念和思维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创意水平的高低,表征着该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繁荣度的标志。文化创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创意”指一种观念性的存在,这种观念能够形成产品和开发新的市场,以设计、理念或者心理享受等来实现增值服务。联合国贸发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包括想象力在内,一种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式诠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加以表达。它可以促进创收、创造就业机会及增进出口收益,同时促进社会包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创意经济报告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翻译,三辰影库印象出版社,2011年,第9页。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创意有多次使用性特征,用得越多,其价值就越高,增值速度就越快。中国官方是在狭义上使用,指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的一个分类,即第五类:“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体包括4项:(1)广告服务和广告业。(2)文化软件服务。软件开发: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3)建筑设计服务。工程勘察设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服务。(4)专业设计服务。如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饰物装饰设计、美术图案设计、展台设计、模型设计和其他专业设计等服务。这是体现文化创意含量最充分的产业门类,也是以文化创意为主要附加值的产业形态,是当前大力倡导的新兴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核心,最具活力和巨大的增值潜力,直接催生了当前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如动漫游戏、互联网经济、数字设计、电子(数字)商务、网络电视、手机电影、手机音乐、手机报刊、手机阅读、手机娱乐等。同时,文化创意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大力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不断变革、提升,是加快转变文化产业自身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广义的文化创意是指创意在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运用及其成果,其直接功效就是推动文化产业从自身的小循环融入到国民经济的大循环。当前,文化创意契合文化时代的来临,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要素,以其先进生产力的理念突破行业壁垒,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提升、合作,推动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第三产业的细分及其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从而通过“跨界”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寻找提升第二产业的支点,成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支点。2014年3月份,中央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以创意为驱动力的产业“跨界”融合中,推进文化创意与装备制造业、终端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体育产业和农业等融合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近年来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的意图表明党中央不单纯认为文化是一种工具性手段、一种支撑力量,不仅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引擎功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文化繁荣本身就是发展的目的。文化建设不再是封闭的“自我循环”,而是要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一位”。文化发展不再是“两张皮”:一方面,文化事业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与国民经济、国民教育、城乡建设、科技和旅游等相融合,并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扎根于文化积累、科技支撑和产业依托的文化创意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要的倚重,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关。有报告丹尼尔·克利谢等:《〈创意欧洲〉项目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吴思富译,张晓明等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指出:创意可以被定义为在变化着的互动进程中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集体地实现的。进而,这些逐渐复杂的进程为全社会及所谓的新经济创造了资源。艺术创意不再单纯被视为个别人的能力或天赋,而被视为一种集体性无形资产的贮存。它既在个体身上积蓄,也在相关文化创造和“创意氛围”中表现。创意观念和创新对于艺术和文化创造不是一次性的资源。通过中间商的活动和创造过程,它们逐渐成为集体性无形资产贮存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版权法的框架内,它们不断被其他艺术家、文化生产或销售组织的管理者“再利用”或“再创造”;长期地看,甚至被“创意公众”普遍地调用。因此,它们逐渐变成全社会的遗产,这种认知有助于把对当前活动的解释与历史连接起来,而增强了文化认同感。随着数码新技术的发展,这种无形资产贮存的重要性连同其经济价值大大增加。这一资源贮存来自促成地区与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创意过程,它塑造了独特又融洽的文化氛围。在此意义上,创意的“热点”不仅是个体创造者的产物,也是该地区与地方的文化氛围所促成与影响的产物。可见,此报告着眼于广义“文化创意”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它启示我们要用新的观念和视野理解文化创意,以一种动态的思维来把握它。

文化创意培育及其产业发展是一个集聚行为,其集聚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成为一个产业群的概念。其通常逻辑是:经由创意理念催生创意活动及其产品(服务),形成产业链(企业),拓展市场(效益),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在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转型中激发城市活力。以文化创意培育为核心,在产业链完善中,创意人才、创意活动、文化创意产业层层递进,通过融入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带动其他部门的产出和就业的增长。文化创意城市理论表明,要有完善的创意人才培育体系,创意是人的智力成果,创意是对文化和知识生产方式的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的核心要素,是创意活动的主体;创意活动是创意的有形化过程,也是创意与产品或服务有机结合的过程,其结果是创意产品;创意产品经由产业链延伸和空间集聚形成创意产业,融入创意经济,最终形成创意城市。创意的融入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产业链衍生,以先进技术和持续创新为依托,拓展创意产业链条;一是跨界衍生,打破传统行业和产业的边界,以同心圆的效应实现融合发展。从价值链高端出发,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转让实现创意产业化,一方面通过向高端服务业延伸强化生产过程的创意化,实现产业创意化。城市是文化创意培育的主要空间载体,创意经济与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阶段上的耦合性,是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的一种主要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既创造经济价值又激发城市活力,因其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具有高附加值,而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意经济主导下,产品越来越具有文化创意的意味,生产过程越来越具有创意性,创意经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就理论设定而言,创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通常是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强大的要素配置能力(一是城市综合要素配置,一是某类型创意行业的专业化要素配置)、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创意及其成果的转化需要健全的市场,包括组织生产和传播与消费等)。在国际上,如伦敦、纽约集聚了各类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总部、各类企业和专业组织总部,其影响力能够辐射全球,从而成为全球创意之都。另外,创意培育与发达的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一定的带宽和信息业的发达是其基础。创意成果转化离不开产业化能力和消费市场,更离不开信息传播能力,拥有强大的辐射范围广泛的各类通讯网络、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图书馆、文化馆等传统媒体,以及各类愈加数字化的新兴媒体,这是创意城市建设的支撑点。就此而言,北京、上海作为世界尤其是全国数据信息知识的传播中心,有利于创意人才获得最新、最前沿的信息。而高效的创新环境(创意培育离不开对创造力的投入,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发展两方面),以及持续的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拥有高质量的培训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相当数量的科技人文知识分子),同样会提升创意人力资本。此外,产业集群的发育程度也是衡量创意城市的尺度,包括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地方性生产网络在内,可以说创意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优势密切相关。纽约的百老汇戏剧表演、伦敦西区的歌剧表演、巴黎的时装、米兰的家具设计、洛杉矶的电影产业等都离不开当地大量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生产部门、创意团体、个体艺术家和创意企业,这些团体和企业是创意城市建设依托的环境。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集聚在城市的某个地方,取决于文化企业、非盈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的集聚和互动,由此形成城市内部独特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意产业集群。它有利于创意企业通过市场交换、知识外溢和非正式交往等活动提高其创新创意能力,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常,创意经济发达的城市都聚集大量的文化生产部门,具有较强的创意产品供给能力。如伦敦是歌剧、音乐和时尚活动中心,纽约是世界舞蹈之都、当代艺术品交易中心,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可见,创意培育中心建设具有城市指向性,既要满足包含共性条件的综合性要求,也需坚持特殊性要素满足设计类、艺术类、传媒类、软件类等不同创意培育所需的个性条件。

作为综合性的共性条件来讲,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功能、产业配置和非政府激励等是创意培育及其产业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这决定了创意培育的区位选择倾向于势能较高的城市。在国外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内则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国际化大城市。在区位势能作用下,城市和创意培育及其产业发展在多方面产生相互耦合与功能叠加,出现向着区位势能高的城市布局的强烈冲动。但区位势能高的城市并非所有创意行业都发达,因为某类创意行业需要城市一定厚度的特殊性要素支撑。如包括工业设计、建筑、广告、时尚设计和时尚生活等在内的设计类创意行业,无论是创意培育还是成果转化,其对创意人才的个人创造力、技能、才华、知识等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类创意产品生产具有小批量、差异化的专精特点,需要创意人员的相互交流和持续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因此,这类行业在城市区位选择上会趋于专业性创意人才集中的地方,在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周边往往形成设计类行业的集聚。如上海和北京在工业设计上就很有吸引力。

而包括软件设计、互动休闲软件等在内的软件类创意培育机构,更多地依托先进技术及其应用体验的支持,这类产品的生产、流通、交换活动,高度依赖于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如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普及。因此往往集聚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区域——在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基础设施效率高的地方,如数字娱乐产业园、动漫产业基地等。通过技术的互补性、依赖性和关联性,降低技术交易成本;同时分享集群的集聚效应,共享技术性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这类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的机构和企业的组织形态存在少数大企业和大量中小企业杂糅的特点,就单个企业来讲,无力购买昂贵的技术设备搭建技术开发平台,也无力支付在企业发展中需要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法律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成本。产业集聚一方面能分享技术基础设施,降低人才、信息等交易成本,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等;一方面可以分享包括技术服务和公共服务在内的产业孵化服务,降低创业期的风险。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意培育的内在技术关联,使其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和产业基础优势,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创意产品转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链,形成创意培育的产业发展与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等。

而包括艺术与古玩交易、音乐、表演艺术在内的艺术类创意培育及其产业发展,则对城市的文化创新环境和消费市场包括创意培育、成果展示、交易等都有较高要求。具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以及紧随潮流、追求时尚的消费文化的城市,往往是艺术类创意培育活动活跃之地。这类创意培育需创意个体、艺术作品经营机构的相互协作,以及城市艺术教育和培训的供给。一个城市的创新环境和消费市场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国际化程度、文化属性和艺术活力、创新精神和包容性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创意氛围浓郁的城市,通常拥有各种层次的文化设施、众多的文化艺术团体和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等,适宜以艺术作品创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创意人群的生存。同时,因艺术类创意活动多以创意个体为主,其工作和生活相交融,既要有价格低廉、宽松自由的生态环境,又需各种完善的城市服务。此外,这类创意培育活动对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很敏感,必须近距离地贴近消费市场,灵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些创意培育的集聚趋向于创新环境好、消费市场开放度高的区域,常围绕创意产品消费市场集聚,选择把工作地与生活休闲地相结合的地域,如北京天桥演艺区、旅游产品设计、珠宝首饰等工艺品设计等。

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要体现四种指向,即人力资本指向、先进技术指向、城市文化指向、创新环境指向。城市文化指向主要指营造城市的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创新指向主要指激励城市的创业,而人才和技术是关键要素,正是这些关键要素支撑着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高度。创意城市建设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有“创意思维”。清楚城市的创意不仅仅是某街某区的创意产业发展,亦非简单的创意理念的叠加,而是在城市发展理念和规划中要形成一种整体的创意氛围及其市场环境,尤其要营造城市整体的创意空间与社区,通过艺术把创意美学浸透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使各类创意活动形成联动。创意城市建设要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公众和创意人才的积极参与,只有发挥当地民众文化认同的力量,才能推动城市创意社区空间的营造。人的文化性、精神性本身不断要求他去追求新的、美的、善的生活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文化创意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人生甚至改变社会文化。

二、对“创意北京”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为首都,北京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创意北京”建设提供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6.9%,居全国首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指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靠前。北京是全国创意人群、创意企业和机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国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影视导演、编剧、演员、文化经纪人、表演艺术家、文化管理人员等,大多集中在北京,高端人口的比例在全国遥遥领先。集中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意培育的基础资源,是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吸纳创造性人力资本的磁力中心。北京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包括有利于创意人群生产、体验和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有利于创意人群生活的基础环境。文化环境包括三个层面:宽容的社会氛围,主要指市民宽容的态度,如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崇尚个性、平等自由等;多样化的文化风格和多层次性的文化消费,尤其是具有实验意味的各类青年亚文化的活跃度;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城市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从而有利于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和波西米亚族群的入驻,形成多个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性聚落,催生了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广告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的集聚。生活环境包括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雾霾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充实的商品市场和消费性服务、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等。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基础环境,北京都在全国屈指可数。这在城市基础支撑方面契合了创意人才在市场流动中体现的鲜明的城市区位选择,以及创意人才对城市服务、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关注,有利于集聚大量专业化的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

就“创意北京”建设而言,北京资源丰富,但在思想观念上对文化创意的认知不够深刻,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经过创意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意产业链不够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政策还不到位、创意保护有待加强,对文化创意的资金、资本的融合尚需强化,城市创意氛围不浓(活动载体和平台不多)、创意培育机构数量少、创意质量和水平不高、高端创意核心人才短缺、支撑创意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不理想、创意培育的国际交流不够多、国际视野不够宽。与国际上的文化中心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理念、政策导向、综合实力、市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城市的文化发达程度上还面临一些挑战。“创意北京”需要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面加强的同时,要强化文化创意的品牌化建设,重点加强文化创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提升首都创新水平、创意设计、创造能力的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转变北京目前粗放型、数量型、分散型、低效型的文化发展模式,向现代型、生态型的新兴文化产业趋近。在文化创意人才集聚上积极主动,改变政策立意高、执行力弱、协同力不强、产业结构失衡、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偏重行政化考核的弊端,以及主动创新不足、应对市场能力较弱,经营者普遍缺乏市场化思维,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不够,过分依赖行政配置资源的顽疾。导致龙头领军企业不多,难以造就一流的大师、一流的文艺作品、一流的文化品牌的高度集聚,弱化对全国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主导优势不突出,文化核心元素不清晰,文化渗透力不够强,国际文化影响力不够大;对外文化吸引力不足,对外的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不相匹配。

文化创意城市建设,在理念上要凸显人的理念、秉持人性关怀、满足人性诉求,实现文化人的情怀;在价值追求上要有卓越性的品味、出奇制胜的创意、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融合的诉求;在创意价值的实现上要有跨界营销的商业模式,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实现创意成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外在层面的要素集聚和支撑要给力,创业的自由度、社会开放度、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度、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城市区位的选择要能支撑不同类别的文化创意培育。树立文化创意创新驱动首都发展的理念,通过培育文化创意和创新主体、完善文化创意创新机制、鼓励文化创新体验、发挥市场灵验功能,塑造文化创意品牌和优化文化创意的社会环境,营造积极的文化创意氛围,从根本上推动首都北京走文化立市、创意驱动、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市的全面转型,迎来北京发展的“文化时代”;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简政放权、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营造城市的创意氛围,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信息,做好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导向,自由竞争是经济资源最有效的配置方式,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才能得到历练,才能真正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引导文化消费,提高市场开放度,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消费群体,通过消费刺激创意培育。做好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的有机统一,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扶优扶强。继续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文化创意培育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就创意培育主体而言,普遍存在产业链意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在北京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语境下尤其缺乏国际视野,要加强与国际机构的交流和国际交往。此外,加强与产业集聚区的知识、技术共享,扩大外部性收益。

基于当前“创意北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经验以及前瞻性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增强“战略意识”以及在国际城市文化创意培育方面的定位研究;同时完善促进和保护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改善文化法制环境,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强化“中心”意识和战略思维。

首先,强化“中心”意识。

北京市不仅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具有“中心”意识,还要在全国的文化建设中强化“中心”意识,并把“中心”意识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尽管北京作为首都其文化创意始终走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但全国“中心”的意识不够强烈,主体意识不充分,还缺乏一定的自觉,尚未把“中心”意识贯穿所有工作领域,更是缺乏全国眼光和全球视野中的“中心”定位,未能把中心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1.建议以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撑“中心”建设。

(1)加强创意理论研究,把握“创意”的特性及其技术创新支撑下的产业链思维。(2)以文化创意为驱动力,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文化创意经济功能区。

2.建议以资源有效整合推动“中心”建设。

着力搭建三个平台:建立统筹首都文化资源的协调机制,形成统一协调、能够促进首都文化资源交流互动的国家文化中心良好运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其一,搭建北京与中央文化资源共建的平台。其二,搭建北京与外省文化资源交流、展示和相互借鉴的平台。其三,搭建北京与国际文化资源交流、展示的平台。

3. 建议以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加强“创意北京”建设。

其次,增强战略思维。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数字化网络技术引领的语境下,“创意北京”建设要有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不能拘泥于僵化的思维和传统的管理体制。

第二,健全创意培育的政策体制。

首先,在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诉求下的北京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1.营造自由宽松、多元兼容的文化环境。

2.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其次,实施创意人才战略支撑“创意北京”建设。

1.建立与“创意之都”的创意大师的定期交流、研讨和创意培育合作机制,使本土文化经验与国际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催生创意火花。

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机制,打造文化创意人才高地。

第三,完善创意培育的支撑机制。

首先,完善组织支撑机制。

在组织保障上,加强对文化创意培育的管理职能。遵循文化大部制的管理特点,把文化创意作为重要资源,在现有北京“文资办”框架内成立文化创意创新协作处,作为政府推动“创意北京”建设的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全市文化创意培育中心建设。

其次,健全市场支撑机制。

1.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2.强化市场导向,培育市场主体,充分激发文化创意主体的活力。

3.拓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意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完善文化创意激励机制,激发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再次,健全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撑机制。

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要关注有别于版权的创意保护。

总体上,“创意北京”建设旨在通过文化创意有效提升北京的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保护创意权益、科学规划城市空间,营造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研究城市创意指数,发展优势行业等方面;自觉融入北京城市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利用空间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集聚创新人才等,推动北京成为创意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联盟。对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创意北京”的成功将对中国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效应。因此,“创意北京”建设要立意高远。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不仅要有发达的创意能力和文化市场,还要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对全国城市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国际上形成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责任编辑:无语

猜你喜欢
培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