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天
陕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但是当前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匮乏,专业人才偏少等突出问题,如果不积极加以应对,必将制约陕西苹果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
1 发展现状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海拔较高、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具有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苹果产业在陕西发展势头迅猛,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系列中央惠农利农政策的实施,陕西苹果产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仅2011年陕西保有苹果面积935万亩,年产量1 203万吨。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优果率在75%以上。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但是当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认真研究应对,必然阻碍苹果产业后续的健康发展。
2 存在问题
2.1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果农文化素质低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大多科学文化素质低,自身劳动能力低下,对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既难以应对果园繁重的日常作务,又制约着新型果园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2.2 苹果产业专业人才偏少,人才储备不足
苹果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但是当前苹果产业专业人才数量偏少。许多农林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改行或选择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不愿选择环境较差的西北内陆和偏远乡镇发展;产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基层服务体系落后,基层组织和技术人员数量少,思想观念陈旧,业务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导致基层推广难度大,产业更新缓慢。
2.3 品种单一,苗木繁育基地少
目前主要以晚熟品种为主,中早熟品种比例低。晚熟品种富士系品种老旧、抗性差、品质低,缺乏优良新品种,鲜食加工品种短缺。同时苗木繁育基地少,科研力量薄弱,新品种培育力度不够。这一切都制约苹果产业更新换代的步伐。
2.4 老龄果园面积大,更新改造难度大
当前老龄果园在苹果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树龄增长,树体逐渐老化,品质和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新建果园比重小,初期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老龄园缺乏长远的改造规划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果园更新改造周期长,难度大。
2.5 渭北地区腐烂病发病严重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和人为管理等因素影响,渭北地区腐烂病发病严重。据陕西省洛川县植保植检站2010年洛川县腐烂病发病情况普查结果,5~10年生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13.3%,平均单株病斑1.13个,11~15年生平均病株率为50%,平均单株病斑2.50个,15年生平均病株率73.3%,平均单株病斑2.59个。
腐烂病病菌具有潜伏期长、遇风雨传播迅速、周边辐射范围广、复发率高的特点,果树一旦感染病菌,轻者造成苹果减产、品质下降,重者出现挖树毁园的严重后果。
2.6 不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苹果商品率低
据相关资料,美国农产品采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3.7∶1,日本为2.2∶1,而我国只有0.38∶1。苹果采后商品率低,严重制约着苹果产地定价和当地果农的增产增收。
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苹果产业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较低,缺乏大型现代化果品采后深加工企业,大多数产区仍然沿用落后的地窖贮藏、冷库贮藏,气调库数量较少,技术不规范。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产业化人才
实现苹果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制定人才培养长期规划。
一方面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多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加快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专家、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逐渐形成完整的多层次技术推广体系和长效推广机制。
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特别注意发掘农村技术能手、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他们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走联合、协作、统筹协调、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3.2 鼓励青年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扶持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
青年农民是未来苹果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关系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力保障。一是要鼓励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改外出务工为本地就业,增强苹果产业发展后劲。二是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大力兴建农村学校、农民夜校,实行农民自学与专家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变劳动力优势为技术智力优势。三是扶持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通过政策宣传、企业咨询、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形式扶持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企业家。
3.3 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兴建苗木基地
针对本地区气候和生产实际,加大苹果新品种培育力度。一要组织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培育一批抗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易于管理的新品种。二要制订长远发展规划,新建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苗木的科技含量。三要加快新型无病毒优质苗木的生产和技术推广力度。
3.4 要重视老龄园更新改造
一是通过提干、落头、间伐等技术手段,改造树形,促果控冠。二是通过拉枝开角、摘心扭梢、刻芽抹芽等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结果枝组。三是通过测土配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技术手段,发掘土壤肥力。四是通过虫情监测、科学防控、合理用药等技术手段,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延长果树结果年限,以科技促果业持续良性发展。
3.5 加快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研发新型防治药剂
当前腐烂病已经成为制约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病害之一,必须加快推广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发挥科研院所、农林院校的科研优势,结合产区生产实际,建立腐烂病防治技术规范;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积极研发新型持效长、见效快、方便实用的防治药剂。
3.6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苹果采后商品率
苹果采后商品率的高低直接关系苹果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只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才是提高苹果采后经济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要加快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苹果产业尽快更新换代。
二要引导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加强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提高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要新建现代化果品采后加工基地,加强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全面提升果实商品品质,提高苹果经济价值,持续增加果农收入。
(作者联系电话:1399102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