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谈李白和杜甫,在时下这个特殊的时期,很能够从一个方面拨动我们的心弦。
一拨从20世纪50年代一步步走过来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动荡和变化。仅就知识分子的地位来说,表面上看经历了几起几落,实际上却没有太大的、本质的改变。现在的许多文学作品仍然在写知识分子的苦难,使用了大量笔墨来写上一代人的不幸,而且都很真实。这应该说是很“现实主义”的,并不需要什么“浪漫主义”。
一些很不幸的代表人物丢掉或接近丢掉了性命,命运稍好一点的,也在监狱里度过了最好的年华。他们一路跌宕过来,经过了一系列政治运动,最后好不容易等到了平反,已经是老迈之人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知识分子,已经觉得经受了沧桑巨变。今天他们在物质主义、欲望主义、商业主义的合力挤压之下,作为一个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分裂。一部分人仍然不能从昨天的记忆里走出来,带着痛苦的回顾纵横思索,心理非常复杂和沉重。还有一部分人追随时代,与时竞进的能力很强,可以及时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对一切都很适应也很认同。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去看李白和杜甫的一生,会别有一种深刻的感受,体悟知识分子与庙堂的关系,悲剧感特别强烈。知识分子急于被庙堂所用的那种尾随、攀附的心态,在两个大诗人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其中给人的痛苦——那种痛彻骨髓的感觉,尽管经历了千余年,也仍旧是无法消除的。这种感受伴随了审美的始与终,算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经历。这种阅读体验和经历会是中国独有的吗?
自然,李白、杜甫与庙堂的关系一言难尽,他们身上既有知识分子的依附和巴结,还有另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或许就是——信仰。当时的帝王被看成上天派来的俗世管理者,所谓的“天子”,于是对皇权的信奉就多多少少演变成为信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那么多标新立异的思想家。战国时期有严刑峻法的秦始皇和商鞅,有齐国的物质奢靡,但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奇迹,就是稷下学宫的建立。在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在不同的文化格局、文化人物和文化潮流的演变之后,一路走到了所谓的盛唐,出现了灿烂的唐诗,其中就有李杜这两颗最耀眼的文学恒星。我们长期以来笼罩在盛唐诗歌的巨大光环之下,感到炫目,浑身流汗。
可是如果转过脸注视其另一面,又会觉得冰冷寒彻,有瑟瑟发抖的感觉。这里不仅指他们这两个杰出人物的悲苦命运,他们的晚年归宿,还有他们的心灵挣扎、对于庙堂的乞求与哀告,这声音一阵阵传到我们的耳膜中。
这种冷热温差之大,有时让我们无法消受。今天的知识人有什么期许?可以幻想和追求一种理想的知识人格吗?我们处在一个被冠以“全球化”的时代,一个网络时代,又将如何接受李白和杜甫他们那一代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