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苦出来的

2015-04-29 00:44:03李庾南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世俗历程教育者

有一次听我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冯卫东老师讲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有一句,叫“快乐是苦出来的”,还以我的专业成长历程来“佐证”它。对这句话,我有共鸣,倒不完全因为冯老师“拿我说事”,触及了我的“痛点”和“甜点”;也因为,在我看来,大凡在教育教学上感受、享受到真正深刻、持久、广远快乐的人,都是饱尝治学之苦、工作之累、研究之痛的,没有这些,他便不能拥有“教育的快乐”。

我还想进一步说,幸福是苦出来的。

在一般人那里,“快乐”与“幸福”是一回事,但凭感觉或经验,我以为,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同的:快乐是幸福的基础,幸福是快乐的升华;有些快乐是幸福,但有些快乐(如感官或浅表层次的快乐)则达不到幸福的境界,很难说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幸福的都是快乐的,但此时的快乐未必是一种能用言语或表情、姿势表示或呈现的感觉,它是较深层次、需要心灵去细腻感受并具有可持续动力的感情……教育者要追求教育的快乐,还要由此努力走向教育的幸福,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学生、下一代创造幸福的学习生活,奠定幸福的人生基础。

“快乐是苦出来的”,“幸福是苦出来的”,一些教育的成功者、智者在谈到职业的幸福时,讲述一件件其乐陶陶的事情,其乐融融的活动,让人感到教育本来就是“好玩”的,“教育表情”本来就是快乐和幸福的……我不否认这一些。事实上,我也常常体会到教育的“好玩”,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快乐和幸福的“教育表情”;但我要说,在很多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却是辛苦的,是艰苦的,需要教育者付出辛劳,承受艰难,没有这一些,而一味追求轻松、惬意、浪漫、小资,那么,你或许获得些许快乐和幸福,但那不是教育的快乐与幸福,也不是学生的快乐与幸福,而是日常生活或世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日常或世俗生活的快乐、幸福跟教育的快乐、幸福可以兼得,而如果不能兼得的话,则需要我们舍弃一点日常的快乐、世俗的幸福。要不然,不仅不能“兼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还将与曾经拥有的那么一点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渐行渐远,背道而驰。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追求快乐的,每一个人的事业都是向往幸福的。回首五十余年的教育历程,我曾由衷发出“好生辛苦,好生幸福”的“一声浩叹”。我是辛苦的,从19岁走上讲台到77岁仍执教鞭,从1978年开始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探索,到2014年荣获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所经受的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甚至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我更是幸福的,丰厚的成果和荣誉给了我幸福,而一批批学子的成长、成才,以及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则是对我辛苦工作的最大回馈、最好反哺,也是我最大最美的“幸福之源”。我的辛苦酿就了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源自于我的辛苦,并且它还使我愿意、乐于面对、承受和体尝更多、更大的辛苦。我已经舍弃不得这一份幸福,同样,我也抛撇不下这一份辛苦。易言之,要我不苦都不能够;也可以讲,这一份幸福与辛苦早已溶在一起,融为一体;甚至无妨说,不断攀高履新的教育辛苦就是我“与时俱进”的教育幸福。

不敢奢望、应该也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如我这样,在教育的无数辛苦中创造教育的无限幸福。我所要寄语于大家的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还要寄望于大家,做好面对、承担与化解教育辛苦的心理准备,“适当”地有一点吃苦的精神,能吃一点苦,能吃更多一份苦,不为别的,只为你自身也拥有一点、拥有更多教育的幸福。

教育,我甘之如饴;莫如说,教育,我甘“苦”如饴:以苦为乐,教育就快乐;以苦为福,教育便幸福……

(李庾南,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26001)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世俗历程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党员文摘(2022年14期)2022-08-06 07:19:22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党员文摘(2022年7期)2022-04-28 08:57:58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党员文摘(2022年1期)2022-02-14 06:09:00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党员文摘(2022年3期)2022-02-12 10:38:14
不愿向世俗投降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19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